姜维退守剑门关用的什么战术(是因为姜维才能不足吗)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后叹姜维的诗。在他成都身死后,三国历史尚有十五年,羊祜、陆抗的英雄相惜一时传为佳话,但罗贯中都用一回篇幅带过。而在这第一百一十九回,伯约身死,大汉是真的亡了!历代对于姜维的评价,各有褒贬,但总体并不高。作为亲身经历过蜀汉灭亡的《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评价他:“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殒毙。”
作为诸葛亮的亲传弟子,姜维身上笼罩了多层光环,但最终的结果,他并没能力挽狂澜,让对他抱有期待的人失望了。那么,他是否真如陈寿所说,只是“粗有文武”,在所谓“明断不周”的背后,又掩藏着他怎样的意图呢?我们从魏灭蜀的最后一战中,汉中和剑阁相继失守,试图寻找答案。
一、汉中失守,谁之过?在蜀汉的北伐战略中,汉中的防御是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在费祎、蒋琬执政时期,都沿袭了之前的方针,“实兵诸围”以御外敌。具体做法是在汉中外围设置许多的据点,共同拱卫汉中。此前魏大将军曹爽曾于244年率军七八万于傥骆道进军汉中,蜀汉镇北将军王平以三万兵力,凭借地利优势,大败魏军,足见这套体系固若金汤。
汉中位置
后来蒋琬去世,费祎被刺,昔日被费祎限制,所带不过万人的姜维终于有了发挥空间,于是对汉中防御有了新的构想。《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
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扞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姜维的这个战略构想,为许多后来的史家所诟病,其核心在于“敛兵聚谷“。在这里,姜维的决策仿佛就是一次博弈。“错守诸围“固然稳妥,然不获大利,而且是一种高成本机械的防守,敌人不主动进攻,就只能白白浪费人力。那么姜维希望北伐,经略陇右,干等是等不来机会的,而且会陷入囚徒困境。魏国猜疑蜀国有恢复中原的野心,必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伐蜀时的三路十八万大军就是证明,而蜀国举全国之力,不过十万兵力。既然发展不过魏国,那不如寻找机会,以阳安关作为诱饵,放手一搏。
于是,他建议后主,撤掉外围,集中成一支机动兵力,即所谓“游军”,“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以达到其诱敌深入、瓮中捉鳖的目的。而这支机动兵力的驻地,姜维选在了汉寿,又称葭萌关(今四川广元昭化),这里前有阳安关,后有剑阁,便于向几个方向出击,这样虽然把敌人放了进来,但可以利用汉中盆地的地形优势,灵活地圈住敌人予以打击。
然而,公元263年魏国伐蜀时,蜀军的部署没有设想的那么周密,情势的发展出乎意料。姜维为了避祸,在较远的沓中屯田。八月,钟会十三万大军直扑阳安关,此处有姜维提拔的武将蒋舒与傅佥守护险关。但蒋舒却诡称出城杀敌,傅佥信以为真,既未阻拦,也未设防。蒋舒率全军出城投降,傅佥格斗而死。此时汉、乐二城兵各五千,整个汉中体系只有万余人防守,而姜维在增援的途中,又受到了诸葛绪拦截,不出一月,汉中失陷,只能向剑阁撤退,与张翼、廖化等将会合。
钟会、邓艾伐蜀示意图
对于汉中失守的恶果,姜维无疑要负主要责任。他的计划首要条件,是各部需要紧密的配合,汉城、乐城、阳安关等要塞必须承受住相当大的压力,给予包围部队充分的时间,不让敌军长驱直入。而姜维因为避祸,带走了相当一部分力量,据钟会后来给朝廷的上表中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这支精锐,包括在剑阁和张翼、廖化会合后的兵力,是姜维抽调出来以图建功的力量,结果却在救援汉中时被阻隔,姜维的冒险终于遭到了失败。
二、该守剑阁,还是救成都?阳安关、汉中的连续失守对蜀汉是一个沉重打击。阳安关扼守咽喉,控制着西汉水河谷,而西面阴平方向,还有白水河谷通向蜀地,白水在剑阁外汇入汉水。北方的门户一旦洞开,蜀军就只能阻隔剑门而守,阴平方向难以兼顾。姜维在此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术水平,迅速摆脱了诸葛绪的围追堵截,退回到剑阁与张翼、廖化等共同防守,钟会这一路遭遇顽强抵抗,一时之间不能下。
但阴平对于蜀军,始终是个隐患。钟会伐蜀前,姜维曾建议后主刘禅加强阴平小道的防守,但被黄皓压下奏折,未予理睬,结果不幸真的被姜维言中,邓艾也是一位出奇制胜的高手,据《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邓艾偷渡阴平,绕过剑阁示意图
邓艾先头部队不足万人,绕过了剑阁,先取江油,江油守将马邈见到神兵天降,竟也开城投降。试想此时邓艾已是粮运将匮,不足万人的奇袭部队,一旦遭遇蜀军正规军拦截,就有可能全军覆没,哪里还有喘息的机会?现在不仅有了补给,还在江油得到休整,邓艾顺势直取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绵竹。
按说姜维听到江油失守的消息,有三条决策可选:
一是全军立即回援成都,而钟会人马势必大队涌入成都平原;
二是留一部兵马守剑阁,其余回援,但分兵是否能挡住钟会十万人是个问题;
三是继续死守剑阁。
这三种选择无关优劣,只看效果,第三种最保险,因为成都面临的压力不会太大,即使失守,也可称尽力,无可指责。但姜维偏偏选了第四条路:他放弃剑阁,并未走江油、涪城的路线,而是从东边大路撤回郪县(四川三台县郪口)。
路线图,蓝线为姜维军路线
在蜀汉危急之时,姜维究竟是怎样的心理活动呢?可以想象,姜维的意图有以下两点:一是他知道无论是分兵固守还是驰援绵竹,都可能陷入在成都平原上被钟会邓艾两路夹攻的危险,假如分散力量,死守剑阁能够抵挡钟会十万多人吗?姜维不想无谓的牺牲。
另一点,就是如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说法:
“姜维未知后主降,且谓固城;素与执政者不平,欲使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乃由巴西出郪、五城。“
按常璩的推测,姜维想让成都的执政感受一下压力,再解除危险,以便重新取得蜀汉决策层的领导地位。陈寿也说,姜维此时和成都方面完全失去联系,有人说后主想要固守成都,有人说后主要投奔东吴,于是不知情况的姜维“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最终,等来的却是成都投降的消息。
自汉中以后,姜维再一次失策。他预料不到的,是他手上只有军事牌,没有政治牌,他愈发孤立,一生独自和曹魏的顶级名将邓艾、钟会、陈泰、郭淮等周旋,只要被打败一次,他就再也不敢回成都。他想不到蜀汉的民心士气,竟土崩瓦解的如此之快。他的审视虚实,何尝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存下一支部队,想要恢复蜀汉,但历史已经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了。
三、姜维的博弈为什么失败?如果用博弈的观点看姜维的决策,姜维一直试图加大筹码来试图改变着游戏的规则。如果长时间比拼国力,蜀汉必败。如果适时的先声夺人,有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曾与卫将军张翼共同北伐。张翼以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为由相劝,但姜维不听,在狄道大破雍州刺史王经,王经死于洮水者以万计。但当姜维想要扩大战果时,却围困狄道多日不能克而退。
樊志启版姜维
这是姜维北伐取得战果最辉煌的一次,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理论上,在最为要害的地方,就必须押上最重、最大的筹码,才是最优选的方案。所以他屡次出兵,到后来押上阳安、汉中乃至整个蜀汉的国运,不惜放手一搏。如果成功,收益很大,蜀汉复兴,假如失败,则“星散流离”,不仅性命堪忧,还要背上穷兵黩武,引狼入室的骂名。
如果他像普通武将如廖化等,屯田养民,不做有风险的事,没有任何可能,当然也就不会犯什么错。谨小处世固然妥当,即便是投降后人也不会过多非议,只因他们太平庸。而太过冒险,常人不敢干的事姜维干了,然后人们发现,姜维实在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请试想,邓艾连走七百多里无人小道,以毛毡裹身滚下崖的奇袭岂不也在冒险?虽然姜维的博弈没有成功,但不能仅以结果推论,归罪于姜维一人。
姜维失败的原因,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和政治上的筹码,在一点点地消失,有限的本钱支撑不起一次豪赌。
在军事方面,姜维的地位不断地旁落。他为了保留决策权,而至沓中避祸,造成了君臣相疑的恶果。蜀国的北伐仅仅剩下“蚕食凉州”这点象征性行动,却封了很多大将军,以削弱姜维在军中的地位。诸葛瞻为卫将军,董厥为辅国大将军,宗预为镇军大将军,阎宇为右大将军。此时,姜维的北伐主张更是得不到支持,他被诸葛瞻、董厥以及黄皓等参奏,“好战无功,国内疲敝”,段谷兵败之后也因“危怯”不敢回成都。
姜维雕像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姜维得不到友军良好的配合。蜀亡前夕,除姜维、罗宪、霍弋等将,主要将军基本都在成都,主力收缩在剑阁以内。这已不是战略收缩,而是因国力的衰败而导致国势无可奈何地向内塌缩,蒋舒、马邈等重要关口守将相继投降。而后来,诸葛瞻放弃城关优势,出城与敌野战,绵竹迅速失陷,邓艾兵锋还未及成都,刘禅的降表已经送到了雒城。姜维固然有救援不力之罪,但成都方面,至少有两三万兵力,而姜维此时离雒城并不太远。五十年前,以刘璋之暗弱,此城尚且坚守了一年多,罗宪驻守永安,抵抗吴国的趁火打劫,也坚守了六个月,为何邓艾十月奇袭,十一月皇帝就举国投降了呢?
另一方面,姜维在政治上也缺少影响力。当时的蜀国,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消极情绪,谯周的投降主义论调占据舆论主导。《谯周传》中,记载了百姓的恐慌状态:“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守城调度,及闻邓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进山野,不可禁制。”朝堂之上,谯周力主投降,大臣大多附和。可见,姜维远没有诸葛丞相的号召力,而蜀汉政权在人们心中普遍失去了认同感,民心士气土崩瓦解。没有了朝廷和民心的支持,也就没有了一搏的资本,即使成功割据一时,百姓们还愿意再经历一次平叛战争吗?
结语:姜维的一系列决策,都无可挽回地打上了冒险的烙印,他一直不放弃,在绝境中寻找各种战机,直至最后身死。他忽略了决策中的各种不确定风险,乐观估计了自己手中牌的分量,蜀国臣民的消极情绪是他不愿相信和预料的,蜀汉终于走向覆亡。不过,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正是人们对他抱有更高的期望,才会对他的失策多加非议。我们看到,往往年代稍久的史家评价姜维,会客观一些,而陈寿在蜀刚亡不久,司马氏掌权时著《三国志》,势必会对正统魏国的宿敌贬低一些。而晋史学家郭颁在《魏晋世语》中则说:“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姜维的对手钟会,也对他表示了欣赏:“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诸葛诞和夏侯玄。可见姜维虽不如诸葛亮说的那么“思虑精密”,但依然是蜀中一流的出色将领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