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摘缨的典故(典故楚弓楚得)

楚弓楚得

【解释】: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出自】: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示例】:如今恰恰的不曾动身,这个东西送上门来,~,岂有再容它已来复去的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一种传说,说“乌号之弓”是黄帝遗留下来的宝弓。例如 《史记•封禅书》就是这么说的。上古时代的黄帝,打败了作乱的蚩尤〔蚩chī〕,建立了汉族最早的国家,于是开采首山之铜,铸巨鼎于荆山之下,以纪念这一丰功伟绩。鼎铸成以后,忽一日,天上出现一条神龙,下来迎接黄帝,黄帝跨上龙背,升空而去。百姓舍不得他,可是毫无办法,只能仰望嗟叹而已。这时,黄帝的一张弓从天空掉下,大家抢着抱起这张弓,一齐乌乌地号哭起来。后来就称这张弓为 “乌号之弓” 。

另一种传说,说“乌号之弓”是用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柘木制成的良弓。例如《淮南子•原道训》就是这么说的。乌鸦栖息在柘木枝条上,待要飞走的时候,张翅猛一用劲,枝条就往下一沉,随即起飞,枝条又迅速往上一弹,打得乌鸦大惊呼号。这根枝条,肯定是制弓的绝好材料,用它制成的弓,就叫“乌号之弓”。

传说总不过是传说,这两种说法,都不可信以为真。我们只要知道古书上所谓的“乌号之弓”,是一种宝贵的良弓就是了。

楚王摘缨的典故(典故楚弓楚得)(1)

楚 凤

【解释】:赝品。

【出自】:《尹文子·大道上》载,楚国有人受骗,把山雉当凤凰,以重金购之,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国人传为真凤凰,遂闻於楚王。"王感其欲献於己,召而厚赐之,过於买鸟之金千倍。"后因以"楚凤"称赝品。

【示例】:唐·李嗣真《书品后》:"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

有一个楚国人,挑着担子走过来。担子上有一个笼子, 笼子里有一只山鸡。

一个行人不认识这是普通的山鸡,见它毛色很好看,便问逍:“这是一种‘珍禽’吧?它叫什么名儿?”

那楚国人欺他外行,故作正经地说:“这是凤凰!”

行人又惊又喜,叫道:“啊!凤凰!我只听说过有所谓‘百鸟之王’的凤凰,原来真有!今天我可亲眼看到了!” 接着又问:“你卖不卖?”那人说:“本来我是舍不得出让的。不过,你既然特别喜爱,就卖给你吧。”

行人惊兴极了,便同那人讲价钱。先出价十金,那人不肯,讲了半天,添了一倍,才算买到了手。他把“凤凰”带了回去。心想,这样珍贵的鸟王,应当献给楚王才是。他决定第二天就把它送交官府,转递进宫。

不料第二天起身一看,山鸡巳在昨夜死去。这人大为懊伤。他并不是因为白费了二十金而觉得痛惜,他只因为楚王没有得到一只难得的凤凰而感到遗憾。

这个新闻,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迅速传开,人们都以为死去的是真凤凰。官府得悉了这个消息,想趁此讨好楚王,便立刻向楚王奏报。楚王听说有这样对他忠诚的良民,很是感动,便把这人找去,给了一笔很大的赏金。这笔赏金,大约相当于他买山鸡所出售价的十倍。

这个故事,载战国时齐人尹文著的《尹文子•大道》。由此,有人就把“楚凤”作为山鸡的別名。

后来,平庸的普通人,被当成极其了不起的人物,就叫做“楚凤”,或者说是“错把山鸡作凤凰。”

楚王摘缨的典故(典故楚弓楚得)(2)

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示例】: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杨朔《迎春词》

“出类”和“拔萃〔cuì〕”,都是超出于同类的意思。这句以两个同义词组合的成语,形容超群出众、不同一般的人物。(萃,原指草丛生之状,引申为聚集在一起。)

《孟子•公孙丑》载,孟子对公孙丑说: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妨听听他的学生们的评论。宰我、子贡、有若,这些足智有才的学生,都非常了解孔子,他们是不会因为爱戴老师而有所偏袒的。你看,有若就曾这样说过: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dié),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有若的话,大意是:麒麟对于走兽,风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小溪,说起来都是同类。圣人对于百姓,也是同类。但是他们远远超出于同类、高出于同群。自从有人类以来,没有哪个的影响比孔子还大的。

《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载,蒋琬,字公琰〔yǎn〕, 湘乡(今属湖南)人。起初,他当广都县长(广都,原在四川成都附近,现已并入双流县)。蜀先主刘备有一次到广都,见他不大办事,而且喝得醉醺醺的,因此很生气,要处死他。军师诸葛亮请求道:“蒋琬是治国的大才,不是当个小小县长的普通人啊!其为政也,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慎重加以考察!”于是任命他为尚书郎。后主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又多次提升他的官职,并且秘密奏请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不久,诸葛亮逝世,即以蒋琬为尚书令(略等于一国政务总理)。那时,“元帅新丧,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戚”,忧愁。) “出类拔萃”,亦作“出群拔萃”。例如唐朝韩愈的《与崔群书》:“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群拔萃。”(“度[duó]”,推测、揣度。“足下”,对同辈朋友的敬称。)

楚王摘缨的典故(典故楚弓楚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