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

前言

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信也变得越来越方便。从最初只能打电话的大哥大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只要在有信号的地方,无论距离有多远都可以隔着屏幕交谈、视频,可以说"天涯若比邻"不再是一句比喻,而是真真正正地实现了。

就我们的父母来说,他们那时候可以说手机还没有普及,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她们并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那他们靠的是什么呢?写信——是他们那个时期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那些有一定文化的人更是对书信有很深的记忆。当然对于20世纪的我们来说,用写信来传信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有类似于写信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信息,比如:小时侯我们总喜欢写一些小纸条传给自己的好朋友;初高中时有些人会写情书给自己喜欢的人告白;现如今的一些明信片,贺卡等一些东西。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十分常见的。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1)

如果我们把时间转回到几千年前,那个时期的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呢?当时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不发达,交通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速,对于当时传递信息大概只能靠双腿了,在电视剧中我们也看到过一些朝廷传信一般都是什么"快马加鞭"、"五百加急"与"十万加急",这是在有充足条件下所能使用的方式。而就农民百姓来说他们靠的又是什么呢?估计便是去集市时碰到熟人让某帮忙传个口信吧。

其实还有一种传信方式,即"飞鸽传书",我想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词都是不陌生的,在我们所看的小说、电视中都出现过这种通信方式,但是就现如今来说有不少的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毕竟一个动物帮忙将书信带给一个指定的人听起来便觉得不可思议,更不用说实际操了。但是对于"飞鸽传书"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从商朝用到民国时期,大概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2)

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飞鸟传书——鸿雁传书

三青鸟…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

根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期,周穆王到天下各地去游玩,在路途之中遇到了西王母,据《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是最早拥有"飞鸟信使"的人,她有三只青鸟,专门为她收集信息。这是史书中最早一次关于"鸟类传书"的文字记载。

据《史记》所记载:汉武帝时,汉朝的苏武去匈奴被对方扣留,匈奴人还对汉皇帝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这时同孙武一块被扣押的使臣想到一个好办法:让其对匈奴人说汉王射到一只大雁,而大雁的腿上绑着一封信,信上写着孙武没有死,而且现在被关押在沼泽地。果然匈奴人一听吓的赶紧吩咐手下人将孙武放了。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被流传了下来,而"鸿雁"也因此成为了书信的美称。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3)

二、中国的养鸽史

对于西方的养鸽史大家一般都知道,而对于中国的养鸽史却很少有人知道。对于有着悠久历史且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实也有着悠久的养鸽历史,而对于鸽子的艺术形象,早在几千年前的商代便已经出现了。

经过我国现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他们在河南殷墟的妇好墓中发现了一个玉鸽,这个玉鸽全身都是用绿玉雕刻形成的,虽然因为经过的时间太过久远,使得鸽子的羽毛与花色不能很清晰地显现出来,但是就通该玉鸽的外形特征:嘴巴很短,头很圆,眼皮很宽,便能够看出该鸽子是饲养鸽而非野鸽。而妇好是在商代中期死然后入葬的,而商代中期距离现在已经有3300多年了,由此可见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饲养鸽子了,从这不难看出我国的养鸽时间非常早。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4)

而对于鸽子的史书记载,最早出现在《五经》中的《史记》: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而汉人郑玄在书上有注明:六禽:雁、鹑、鴳、雉、鸠、鸽。从这不难看出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王侯贵族在养六禽了,而养六禽的原因便是为了食用,这便是"食用鸽"的最早出现时期。在汉代的玉器上面也有发现"鸽子"的雕刻,此时的鸽子线条优美,在当时来,鸽子有"信义"之称,"信"便是指通信,而"义"便是指救刘邦,据《畿辅通志》中所记载,鸽子还曾救过汉高祖的命,项羽引兵追汉高祖,避井中。有双鸽集井上,追兵不疑,因得免。然而当时只有"鸿雁传书"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并未传出"飞鸽传书"的说法,因此一直到如今也未被得到证实。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5)

在我国考古学家从徐州东汉墓中挖出的东汉玉鸽可看出是一种"玩赏鸽",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玩赏鸽的形成,大约是在公元25——220年间,唐宋代时期便有对玩赏鸽的记载,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迅速形成我国特色的玩赏鸽种族,就我们现如今来看,玩赏鸽的种类已多达300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而信用鸽其实是从玩赏鸽中所分离出来的一个品系,在隋唐时期便用鸽子传信了,到唐朝时期,鸽子作为通信工具便被明确的记载了。

在198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四川芦山县芦阳镇在挖掘的一座汉代古墓中发现了"陶楼房",陶楼房上边有一个鸽舍,鸽舍中有两只鸽子,经研究人员发现这是我国汉代饲养信鸽的证据,这把我国饲养信鸽的时间提前了400多年。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6)

到明清年间"赛鸽"正式出现,这是一种异于"信鸽"的飞行鸽,和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斗鸡相类似,说白了就是让两只鸽子比赛,主人押注。而明代人张万钟所写的著作——《鸽经》则成为了全世界最早关于鸽文化的专著。

三、飞鸽传书

我们对于"飞鸽传书"的第一印象大概便是武侠剧中的吧,毕竟几乎是武侠剧便少不了飞鸽传书的画面,而在画面中我们仅仅只能看到两个画面:一个是写信人写好后将纸条绑在信鸽的腿上边,然而从窗户或门放出去,一个便是收信息者从窗户接到鸽子,然后把纸条从信鸽们腿下拿下来。当时的我们觉得很正常,但是仔细想想,这还挺不能让人相信的。其实武侠剧中的"飞鸽传书"是真实存在的,并被得到证实。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7)

秦朝时期,宫廷里就饲养着各种各样的鸽子。唐朝时,据《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张九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与诗人,他养有许多鸽子来帮他传递信息,就像张九龄有很多的朋友,他肯定没有如此多的时间一一会友,于是他就利用鸽子传递信息的本事来帮他固友,并且张九龄将飞鸽称为"飞奴",因此古书中称为"飞奴传书"。还有些史书中记载唐朝的"飞鸽传书"是受到西方波斯人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与唐朝的同一时期的波斯人也在利用鸽子进行传书,据《酉阳杂俎》书中所记载:"波斯舶上多养鸽……以为平安信。"从这可以看出波斯人在很早很早之前便开始养鸽了,而且还掌握了鸽子的特点。由此可见说我国古代的唐朝的"飞鸽传书"受到西方波斯人的影响的说法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8)

另外唐朝的人不仅喜欢养鸽还喜欢以鸽作诗,比如说王安石与白居易均以鸽为题裁写过诗篇,还有画家边鸾所画的鸽子也是流传于世的。

到了宋朝时期,可以说将养鸽发展到了高朝,他们养鸽不再仅仅用于日常生活的通信,还将其引入到军事之中。在宋代之所以把扩展到军事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因宋高宗特别喜欢养鸽子,而且还亲自将其放飞,被当时一个学生写诗表示讽刺,其中一句为"沙漠能传二圣书",

宋高宗听到后,不仅没有生气,还给写诗的学生以官职,并因此将信鸽引入到了军事战争之中,在《宋史》、《齐东野语》等书中都有鸽子用于军事中的记载。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9)

《清平乐》这部电视剧其必大家都不陌生,里面详细的写了宋仁宗的一生,其中在与西夏的"好水之战"中,就因宋国主将任福因看到路旁盒子里的动静而上前察看,这时百只鸽子从盒子里飞出,并旋于宋军上空,这使得早已埋伏好的夏军将其全军覆灭。这是我国信鸽用于军事中所有记载的第一例,在此战中,信鸽为夏军传递了宋军所在位置的信息,从而使得宋军失败。

总结

鸽子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就现今时代仍有许多人在养鸽,有"肉鸽""赛鸽"等一些品种。此外鸽子的"自带导航"还给我国科学人员带来了很多启发,比如:无人机的研究制造、人工纳米通道的研究制造、通过地磁对生物学的研究探索等方面都受到鸽子的启发。现代的鸽子象征着和平,虽然现在社会发展已经不再需要鸽子来传送信息,但不可否认,鸽子在我国古代的功不可没。

古代真的用信鸽送信吗(古人真的用鸽子来送信)(10)

古代虽没有如今发达的通信技术,但是古人却靠着动物的生活习惯,并把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成来服务人类的信鸽,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