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悟100条 清明悟语
(一)
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不过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大多是指南方。在我们东北,清明前后雪才刚刚化完,被雪覆盖了一冬的山上,经过融雪的浸润变得异常潮湿,一脚踩上去满鞋的泥泞,甩也甩不掉,但节却丝毫挡不住人们上山扫墓祭祖的脚步。
小时候,清明对我来说是懵懂的,不知道有扫墓祭祖之说,只记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父母总会在天刚蒙蒙亮就起来(那时不放假),换上㬵鞋或高腰雨靴、带上一把铁锹早早的出门而去。出于好奇,我曾偷偷的尾随过一次以探究竟。但只跟了一条街,就因害怕找不到回来的路而放弃了。
也曾有过一次亲身体验。
那是在不到七岁的时候,我随母亲回湖北老家(广济县,现武穴市),印象中母亲带着我跟着两个现在已记不得是什么亲戚,来到了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的山上,在一座也记不得是谁的坟前烧香、叩头,最后还放了挂鞭炮。整个过程我只是机械地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至于在做什么其实并不知道,当时唯一感觉有点奇怪的就是:也不是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直到上了学以后,对清明才有了点初步的了解。因为每年的清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集体到烈士陵园扫墓和野游。现在怎样不知道了,反正我们那个时候每个人都要自己动手扎白花,然后交到班级里做花圈,并统一着白衬衫、蓝裤子、白鞋排队前往。
由于时间比较集中,这天通往烈士陵园的路上,各个学校的队伍汇聚到一起接起了长龙,远远望去浩浩荡荡的,蔚为壮观肃穆。但即便如此,当时的我也并未真正明白清明扫墓意味着什么,只是非常羡慕站在阶梯高处代表学生发言的同学,知道了“自己所戴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其实呢,心里更惦记的是随后组织的野游、挖宝游戏和书包里家里给带的好吃的。
可以说,少年时的清明是除了春节、“六一”儿童节之外我最盼望的节日了。因为可以有机会和理由要求家长买新衣、换新鞋、带好吃的中午饭了。
长大以后,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明白了清明扫墓的意义所在。知道了扫墓祭祀,不仅是对革命先烈表达缅怀之情,也蕴含着对已故亲人深沉的哀思和虔诚的孝心,更是一种彰显血脉的传承和责任。
因此,每年到了清明,即使再忙,我们姐弟五人也都会相互提醒着,并抽出时间,带上工具和祭品一起前往墓地给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上坟扫墓、烧纸祭拜。只是后来由于我的生活居所发生了变迁,远离了家乡故土,长期在外地生活,使中间发生了断隔。算起来,我已连续四五个清明节没有回乡亲临墓地扫墓祭奠了。
所以,如今的清明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种乡愁。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只好由姐姐们代我尽责。好在这状况很快就要结束了。在此之前,我只能隔空遥拜,祈愿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我亦相信,心底也可过清明,心里的虔敬胜过一切,即使时空路隔也阻挡不了我虔诚的祈愿。
(二)
与南方的一些地方焚香、放便炮等不同,我们这通常是用烧纸、填土上坟的方式祭奠先人。因此,毎年的这个时候,在山上的墓地里,总能看到一堆堆烧过的纸灰痕迹。一些没有烧尽的纸,有的被风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进低凹处,使本来就有些阴郁的氛围又增加几分凄凉和惆怅。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一直都不大相信有什么阴间鬼神之说。所以,对于烧纸等祭奠和丧葬习俗,形式上我是遵从的,但内心里却是不怎么接受的。尤其是,每当在葬礼上看到一些人哭的悲痛欲绝、昏天地暗,甚至是说着哭、唱着哭,似乎生怕别人看不到他的孝心的样子,总会让我产生一丝难以言喻的感觉!总觉这“风树之悲,皋魚之泣”,似乎更多的是在做给活人看的。即使退一万步讲,幽明路隔,音容渺渺,如此这般,对逝去之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当然,人都是父母生、父母养的,谁都有三亲六故,只有孙悟空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生老病死虽乃人之常情,要说面对亲人的离去而无动于衷,一点悲伤都没有的确枉为人也。这里我只是想说,面对逝者,人的悲切莫过于太少的陪伴,莫过于此生的亏欠,莫过于还没来得及尽孝,莫过于最后一刻的缺席!即然如此,且逝者已矣,何不实实在在的做好今后的自己,以弥补自己的愧疚之心呢。
记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泷冈阡表》一文中有句名言。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意思是说,安葬父母再厚殓,祭祀的供品再丰厚,也不如趁其在生之时,尽自己的哪怕是一丁点微薄的奉养义务。对此,我深以为然,并引为家训。
那是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都11点多了他还在写作业。一般情况下我从不打扰孩子学习。因为,以我的水平,总体上也辅导不了什么。只是觉得有点太晚了怕影响他第二天的上课,便悄悄的透过门窗玻璃观察 ,发现桌上和地上扔的都是揉褶皱了纸团,于是便推门进去一问究竟。
儿子说,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内容是与“孝”有关的,不知如何去写。
听罢,我便问他:你知道《笑比哭好》这首歌吗?儿子说知道,不就是王结实和谢丽丝两人唱的吗,但这与“孝”有关系吗?
我说:是没有关系,但你把歌名中的“笑”字改为“孝”字,变成《“孝”比“哭”好》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目了吗。儿子听后顿悟,但仍觉没有实例可写。我便进一步引导启发说,爷爷奶奶去世时你不是也去殡仪馆送别了吗,你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都看到了什么?
儿子说,看到了好多纸制的祭品,如冰箱、彩电、汽车、房子等什么都有,而且人们大都哭得伤心不已,但也有表情凝重、哀思不语不哭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我又问。
儿子说,是不是祭品越多、哭的越历害才是最有孝心的人!
于是我对他说,亲人去逝活着的人伤心是必然的,但哭与不哭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并不代表孝与不孝,更不能用哭声的大小和祭品花样的多少衡量一个人的孝与不孝。作为儿女,一个人如果真孝,就应该在老人在世时,尽量做到多问候、常陪伴、勤孝敬,厚赡养,不要“活着时不孝,死了乱叫”……
谈话过后,儿子茅塞顿开,很快就完成了作文,据说他的这篇作文还被当作范文在全班进行了颂读。
当然,人间世事大都说易行难。且自古就有“忠孝”难以两全之说,其难如经济上的窘迫,时间上的琐务、空间上的阻隔,以及情感上的代沟等等。
就拿我來說吧,父母在世时亦曾幻想过,一旦有了条件,我一定要让他们住上好房子、用上空调、坐次飞机……但却一样都没来得及实现他们就先后的走了。尤其是父亲,走的太突然了,突然的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甚至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就永运地离开了我们。
所以,无论如何孝敬老人都不能等,更不要做事后诸葛。因为,他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这种漫漫无期的伤痛和思念!何况所有的难都不可能让一个人都占尽了。
(三)
這些年来,我之所以格外关注和热衷于清明,主要是缘于父母的离世对我的触动。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不一个迷信的人。但出于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理解,每年回乡过年时,我依然会按照习俗到十字路口为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烧些冥币和纸钱,以弥补清明时的缺憾。只是每次去的时候,我总是尽量选择比别人去的晚些再晚些,甚至是别人归,我方去,以避免人多相互打扰这本该幽静的氛围。
而在一过程中,当我看着一张张面额巨大纸的币化为灰烬时,积蓄内心已久的疑惑便又不停地在脑海里涌现翻腾。不是说人死如灯灭吗?所谓的阴间真的存在吗?为什么一定要烧纸,逝者真的能收到吗?如果是否定的,这一习俗又为什么会世代传承的这么久……
对此,我也试图通过唯物主义和哲学观点来解释,但结果总是象画圈一样,往往又回到原点无法自圆其说。比如,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讲究辨证地看待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而客观规律又说物质不灭,质量守恒。
简而言之,按照上述说法,人死后不论是躯体还是灵魂并没有消失,只是以另一种形式或形态继续存在,而具体是怎样的形式或形态,尤其是对于灵魂的归属,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说法。
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许多过去被认为是迷信的东西,却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验,被证明是真实存的(如《易经》、《推背图》、《山海经》中的一些内容和说法),但从科学的角度却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和解释。而反过来我们又不能武断地说,科学无法说明、解释的事情就都是迷信。
如此一来,一切似乎又都回到了问题之初,一切又变得皆有可能,也使得科学与迷信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有些模糊不清,让一些真正的迷信东西得以鱼目混珠、大行其道。
可以说,许多人对于迷信东西之所以采取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模糊态度。说白了就是:不信也没多啥,信也没少啥。但是信至少可以图个吉利、解解心疑,避免一些所谓的忌讳,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总之,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如此反反复复的绕来绕去,最终我也没绕出个所以然来,反到绕得我都有点怀疑人生!难怪常听人说,所谓哲学就是诡辩,喜欢哲学的人大都不太正常,不是疯子就是精神有问题。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就足以让人思维混乱,逻辑不清。
所以,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吧。而现实就是,不管你承认赞同与否,一些传统的祭祀习俗能逾千年之久传承至今,一定是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来作支撑。就拿烧纸来说吧,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之前,祭祀都是用真人实物。因此,可以说,烧纸也是代表过文明和进步的,
但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习俗也需要“扬弃”和与时俱进。尊重传统是必须的,但不能食古不化,更不能作茧自缚。因为,文化的本质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表达,故扫墓祭祀亦应重在感情,贵在真诚,以精神传承为主,并提倡绿色低碳、安全环保的祭扫方式。如用鲜花祭、植树祭、网上祭、家庭追思会等,只要不与祭祀的目的、意义产生错位和背离,便都是可取的。
因为,只有符合时代精神的表达方式才能更为持久长远,更具生命力,也才能使得清明变得更加清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