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

策划、撰文 / fufu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好,我是KY作者fufu。

那天和朋友聊到她的新工作时,她表达了对新的工作环境中女性居多的不满。

她说,她不太喜欢女性一起共事。她们“小肚鸡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总在暗自较劲”。反倒是她工作中接触到的男性,对她都很友善。

“女人一多,上哪儿都是宫斗剧。”她是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她一系列抱怨的结尾的。

坦白说,在听她谈及这些时,我浑身不舒服,多次想要打断并责怪她,“你怎么可以这么想呢,难道你接触到的女性都像你所说的那样吗?身为女性却厌恶女性不是很可笑吗?”

出于礼貌,我始终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她说的话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她的观点并不少见,很多女性都是这么认为的。

20年前,Rachel Simmons出版了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中文译名《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她记录了校园中的女孩们关于女性的描述,与我朋友的观点出奇地一致:

“女孩们虚伪,互相利用,小心眼,记仇,不值得信任,总会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她们有一种男性没有的阴毒,知道如何从你最脆弱的部分击垮你。”

在性别意识更加觉醒的今天,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地会对这样的描述感到不适——这些关于女性的形容难道不是一些错误的偏见吗?

尽管我也很想反驳这种关于女性关系的形容,可我也意识到,它确确实实是一部分女性,包括这位与我亲密的女性好友,所经历过的主观现实。

今天,借这本书,聊聊那些我们在谈论“girls help girls”时,常常回避的那部分,不太“美好”的女性关系。

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1)

性间的隐形战争

Simmons在书中记录了数不清的女孩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可能只是走廊上抛来的嘲弄的眼神,一些伪装成玩笑话的言语攻击,课间传来的充满侮辱的匿名纸条,或者是流传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谣言。

不少她采访的女性,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几年,依然对当时的事件记忆犹新,对伤害自己的人仍然充满恨意。这些看似微小却不间断的伤害,在她们的身上埋下了自我怀疑的种子,和对其他女性近乎本能的敌意。

与此同时,女孩们身边的成年人,往往不把这些攻击和伤害当回事。Ta们会说,“女孩子们不都这样吗”“长大了就好了”“哎女生就是心思太复杂了”。仿佛一切隐形的攻击都是女性关系和女性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

这本书最初出版于2002年。那个年代,很少人意识到,女性的关系本可以不是这样的。所幸,现在有越来越多女性意识到女性关系的潜力,意识到很多时候女性之间的团结比竞争更有力量。尽管如此,书中描述的隐形战争并没有因此终结。女性对女性的恨意与攻击,女性对女性的不信任,不会因为“girls help girls”这句口号而消失。

那些无法信任女性的女性,那些攻击女性的女性,应该成为女性的敌人吗?女性关系最好的状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又该如何达到呢?

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2)

盾的女性关系

我中学时期有一个形影不离的闺蜜。

她会陪在我身边听我讲最私密的心思,可转头其他人也知道了我的秘密;

她强调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可有时她会刻意和其他女生走得更近;

她喜欢取笑我,可如果我不高兴了,她便会说“都是开玩笑的,那么较真干什么?”

尽管我有时真的很讨厌她,却从没真的公开吵过架,更没想过和她绝交。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理解,为什么明明不喜欢她,表面上还要笑着说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明明厌恶她的虚伪,自己却也虚伪地维系着这段关系?

这些记忆是被Rachel Simmons书中的一句话所唤醒的。在采访了女孩们的故事后,她总结道:“关系对于女性来说尤其重要,一段糟糕的关系好过没有关系。”

这本书的中文译名叫做“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战争”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之间相互为敌的状态。可Simmons却发现,很多时候女孩们互相攻击,并不是因为她们彼此为敌,而是她们彼此亲近。

女性在重视关系的同时,也常把关系作为攻击彼此的工具。不少Simmons书中的女孩关系,既是亲密好友,也是霸凌与被霸凌者。一些女孩出于对于自己朋友的占有欲和专横,试图利用情绪虐待来控制对方。而这些关系中的霸凌,往往被双方当成了彼此友谊的一部分。

女性关系中的矛盾,一方面来自于女孩们对于自身攻击性(比如愤怒、冲突、胜负欲)的习惯性压抑。由于女性从小习得的关于“温柔”与“好脾气”的规训,她们往往误以为直面冲突和表达愤怒意味着关系的终结,隐秘地迂回地表达自己,成了不少女性熟能生巧的本领。

有时候,一个女孩决定下课期间不理会自己的闺蜜,可能只是在表达昨晚闺蜜没和她一起回家的不快。可到了闺蜜的眼里,这可能成了一次“宣战”——你不理我,我就去和别人玩。关系中的问题随着两人的迂回,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

另一方面,矛盾的女性关系还可能来自于女性间掺杂着恐惧的爱意。

Simmons的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S和V原本非常亲密,S曾在一天夜里亲吻了V,可当V再次提起这事时,两人的关系却直接落入了冰点。S开始处处针对和捉弄V,还联合其他女生一起孤立V。

当社会忽略和轻视女性关系的潜力时,女性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她们能对自己的同性产生怎样强烈的情绪。我在旧文中提到,女性之间存在胜似爱情的友情,其实并不少见。

可不少女孩熟悉的却是这样的叙事:女孩间互相猜忌,表面朋友。这使她们由于不知如何表达对同性的强烈爱意,而对自己的爱感到恐惧——被否认和压抑的情绪被一层层地挤压和扭曲,最终演变成对对方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抑或是伤害与霸凌。

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3)

撕裂的女性特质

矛盾的不仅是女性的关系,还有女性的自我。

攻击冲动、敌意、自负、胜负欲、嫉妒心——它们最大的共同点便是:美好女性形象的反义词。尽管它们本是人类不分性别的天性,女孩们表达这些天性的渠道却被关闭了。

Simmons注意到,同样的肢体暴力,男孩会因为“行为不端”被惩罚,女孩则可能在此基础上被学校认定为是问题学生。

然而,这些攻击性的情绪并不会因为社会对女性形象的“美好”描绘而从女孩们身上消失。她们依然会愤怒、会嫉妒、会与他人攀比、会在意输赢……只是无法直接表达这些的她们用隐秘而迂回的方式传递这些情绪,这也就有了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些“隐形战争”。女性因自我的矛盾,而产生了关系中的矛盾。

此外,女性自我的矛盾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如今的我们,一方面憧憬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却仍受限于从小受到的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训。儿时的我们被教育不要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青春期的我们习惯了自我怀疑,而成年后的我们又要为自己不够强大自信而自卑。

站在时代的过渡期,我们有时不得不“既要又要”:你要大胆又羞怯;要充满野心又谦逊温和;要性感又端庄;要自信又内敛。

这些彼此矛盾的要求给女性带来了很多困惑。一方面,环境的变化让女性开始渴望建立更有力量的自我形象,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环境尚未停止剥夺女性的力量。

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4)

“坏女孩”与“girls help girls”的陷阱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挺邪恶的。跟其他女孩子相比,我不够温顺,脾气暴躁,还胜负心特别强。我不喜欢谦虚,也不愿意为了别人让渡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从来不因为觉得自己“坏”或“邪恶”而感到自卑,甚至,这种坏让我感觉很有力量感,很自在。

书中,Simmons有个有趣的观察——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如前文描述的那样避讳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冲动。有些女孩的攻击性非常地直接,她们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她们往往被贴上“坏女孩”的标签。尽管这个标签给了她们展露攻击性的自由,代价却是被社会边缘化——只有承认自己是糟糕的女性,才能获得本就该属于她们的自由。

如今,“坏女孩”一词对于很多女性而言是赋能的,包括英文俗语中也习惯用“bad bitch”来指那些独立强大的女性。我们并不需要抗拒这些称呼,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每个女孩都多想一个问题:Why do we have to be bad to be powerful?

为什么“好女孩”不能是充满力量的呢?

这也是girls help girls可能存在的一个陷阱——在girls help girls的语境中,女性与女性之间似乎只能彼此友好相爱互相支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最“美好”的女性关系。

可是,就好像女性不该只是“美好”的,我们也要警惕对于女性关系过于“美好”的描绘。

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停止“girls help girls”的口号,而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口号背后更包容的含义——“girls help girls”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温柔对待彼此,更应该是鼓励彼此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胜负欲、攻击性——这些情绪只有当我们不得不隐藏它的时候,才是有害的。

允许竞争、矛盾、甚至嫉妒的存在。允许愤怒的表达。允许女性不那么美好,也允许女性关系有时不那么美好,或许反而更能给予女性力量。

女生之间有真正的友情吗(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小心思多)(5)

KY作者说:

关于开篇我提到的那个朋友,那天聊完她的工作,又漫无目的地聊到了很晚。我们聊了过去,聊了未来,聊了她在学校是如何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孤立,被其他女生荡妇羞辱,也聊到我们彼此都经历过一段不愿信任女性的时期。她很坦白:以后也许我可以(重新信任女性),可我暂时还做不到。

身为女性,却不信任女性。这件事听起来或许让人不快,或许让人悲哀。Simmons的书中有不少女性在那些霸凌经历发生后的十几年,依然放不下对其他女性的敌意。但也有女性依然愿意相信女性关系所拥有的力量。

当我们讨论女性关系时,经常把“girls help girls”和“girls hate girls”作为两个矛盾的事实对立起来,试图用前者驳斥后者。

其实,回顾每个女性的人生经历,我们都可以很清楚地给出答案:这两种事实同时存在。

或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试图驳斥任何一种事实,而是问问自己:我更希望活在哪种事实当中?

为了你想要的那种事实,去活自己的人生吧。

今日互动:身为女性,你和身边女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快乐的、痛苦的、愤怒的、竞争的……不管是哪一种,都分享出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