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最狠的酷吏(他是西汉最牛廷尉)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执法者最低也是最高的要求就是执法平等,但是这确实一直困扰中国执法者的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最早由法家商鞅韩非子等提出,即“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史记》中更是明确记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汉时期的张释之就给执法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西汉文帝时,张释之负责掌管全国司法,他以执法不偏、直言敢谏著称。

西汉最狠的酷吏(他是西汉最牛廷尉)(1)

张释之通过捐钱而进入仕途担任谒者,但是十多年没有升迁,直到袁盎向文帝推荐说他有大才,文帝与他交谈之后将他升迁。不久他担任公车令,负责守卫宫殿门户。有一天,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与兄弟梁王刘揖同车入朝,当时刘启和梁王都是个熊孩子,不然景帝也不至于因为下棋将吴王太子用棋盘砸死!二人途经宫殿门口,直驰而过。张释之策马追上,阻止其入宫,并以“不下公门,不敬”予以奏劾。这是大不敬的罪名,文帝摘下帽子向张释之赔罪,太后闻讯后,也派人携带诏书,予以特赦,才得以放行。因张释之能秉公执法,故文帝对他信任有加,先提升至中大夫,后再予以提拔,后来升到三公之一的廷尉一职,负责掌管全国的司法。但是因为他弹劾刘启因此得罪了他,也为张释之晚年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西汉最狠的酷吏(他是西汉最牛廷尉)(2)

有一次,文帝出巡经过一座桥时,桥下突然冒出一人,使文帝的车马受到惊吓。侍卫立即抓住此人,交给廷尉处置。张释之亲自审问,那人称道:“我从城外来,听说皇帝出巡,赶紧躲到桥下回避。过了好久,以为戒严解除了,便走了出来,哪知正好遇到皇帝的马车。”张释之于是判以罚金处分。文帝得知后,愤怒地说:“他闯出来吓到了我的车驾,幸亏这匹马性情温和,如若是别的马,我岂不是要受伤?如此大罪,你居然只判他罚金而已?”

西汉最狠的酷吏(他是西汉最牛廷尉)(3)

张释之回答说:“惊扰车驾时,如果皇上命令侍卫将他杀掉还则罢了。可是交给廷尉审理,那就得秉公处理。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任意加重或减轻都会使天下人无所适从。我是掌管天下司法的廷尉,如果我带头执法有偏差,那百姓以后如何遵守法律呢?”文帝听了他的话以后,赞赏地说:“做廷尉的,就应当如此。”

不久,又发生汉高祖宗庙内的玉环被窃事件,文帝下令将小偷押送给廷尉审理。张释之按照当时的律法,将窃贼判处死刑且暴尸街头。文帝知道后,大怒说:“盗先帝宗庙器物,实属罪大恶极,理当灭九族,而你却拘泥于法律的规定,实在太令我失望了。”张释之立即跪拜于地说:“该判处何罪,得看法律与事实的情况认定。如果偷盗宗庙器具要灭九族的话,那么倘若有人盗高祖之墓,此罪重于前者千百倍,那该判何罪呢?”文帝被问得哑口无言。回去与太后商议后,最后还是同意张释之的判决了。张释之的执法公正离不开胸襟宽广、雄才大略的上司文帝的支持和理解,文帝驾崩后,张释之的苦日子就来了。

西汉最狠的酷吏(他是西汉最牛廷尉)(4)

文帝驾崩景帝继位,张释之因为曾经弹劾景帝过宫门大不敬的罪名而感到十分惶恐,因此向名士王生请教,当面向景帝请罪,但是胸襟并不宽广的景帝表面上原谅了他。却在不久后将他贬谪到淮南国担任国相,要知道当时削藩的重点就是吴国和淮南国,可以想见张释之在淮南的日子不好过,到任不久张释之就去世了。但是张释之秉公执法、司法为民的精神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是所有执法者的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