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说过一句话: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有了孩子之后真是深有感触。

最近,朋友圈里收到一条"请给孩子XX号投一票"的信息和链接。我想都是朋友,帮助一下也没关系。

谁知道,接下来6天每天都能收到同样的信息,并说"和第一名差距有点大,请每天坚持投一票"。但是抱歉,我拒绝坚持投票。

朋友小礼也为女儿做过同样的事。为了让孩子表演的节目入选电视台栏目,她专门建了一个好友群拉票,还要经常发红包,每天说无数遍谢谢。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1)

谁知拼到最后阶段,女儿竟然说对她说,"妈妈,要是选不上多丢脸啊,我不想去演节目了。孩子竟然因为虚荣心而想放弃了。

身心俱疲的小礼感慨地说,"再也不干这种为孩子拉票的事儿了。"

不管是拉票的人,还是投票的人,大家都或多或少厌烦这种"道德绑架",因为这已经违背了投票的初衷。看似是对孩子们公平公正的客观评选,实则拉票行为成了变相的"拼爹拼妈",那结果必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也许为孩子拉票不过是个游戏,但游戏中的父母却怀着一颗虚荣心而来。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和心理状态。

虚荣固然可以带来一时的、表面的荣耀,但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为之买单,小则道德沦丧,大则走向罪恶的深渊。

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虚荣心。4、5岁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也想要买一个,买了还会去炫耀,去攀比。

孩子强烈的虚荣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这与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是有残缺的,很多都只是停留在模仿。

同时,孩子对于事物好坏的评价标准往往来自于家长。比如家长在日常说话、行为中透露出对某些事物的好坏评价,孩子很容易被父母的思想和价值观影响。

所以我说,父母的虚荣心,会像病毒一样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孩子。

然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感到自身有虚荣之心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纠偏。因此,请父母尽早远离下面4种易让孩子传染虚荣心的路径,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的尊重和负责。

01远离"第一"的怪圈

就像上面朋友圈拉票的家长一样,身边总是有热衷于让孩子争当第一的家长,比如学习成绩要考第一,第一个完成打卡任务,甚至排队都抢着站第一位。

我想心疼地问一句:难道孩子不累吗?有没有问过孩子的感受?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第一名没什么好当的"。

"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

虚荣心强的人,大都活得很累,因为他们生活在极度的自信和极度的自卑之间,没有中间地带。

如果要求孩子凡事都追求第一,那么你的孩子会受到很多伤害,因为任何一次竞赛、考试,第一名都只有一个,得不到就会失落、失望、失去信心。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输不起,就会不择手段,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强,在与别人的差距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远离"第一"的怪圈,父母可以教育孩子向着"第一"努力,但"第一"永远不是目的。名次终将被时间埋没,只有名次以外的那些收获,才会内化成孩子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2)

02避开"完美"的陷阱

有了孩子后,更能体会为人父母是什么心情。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是无限可能。因此,许多父母将自己所有的期望和未实现的梦想统统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父母心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是要"成龙""成凤"的。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旦发现孩子不是自己期许的样子,有些父母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

知乎上曾有网友讲述了她的妈妈如何将她一步步逼成了抑郁症 ,逼进了精神病院。

她的妈妈有很强的虚荣心,妈妈要她在学习上比过所有人,尽管她在别的方面表现的很好,只要有一方面输给了同龄的孩子,妈妈就对她又打又骂。 长大后,不仅限于学习,工作、婚恋甚至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都是妈妈攀比的对象。

正是妈妈的虚荣心,让她想要逃避家庭,很早就离家工作,还让她患了抑郁症,对社交产生恐惧。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3)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因此也不能苛求自己的孩子必须做到完美。假如非要强人所难,就会对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带来负面影响。

TFBOYS有首歌叫"不完美小孩",其中有一句歌词让我每次听到都被深深感动:

"当我努力做个完美的小孩,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你却不讲你的愿望,怕增添我肩上重量。"

父母们,是时候避开追求"完美"的陷阱了,正确看待孩子的优缺点,理智分析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莫再盲目乐观和自欺欺人。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孩子的兴趣、优势和特长都不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自己的领域努力做到最好,就是优秀。至于不擅长的领域,就正视它,接受它,然后慢慢改进它。

03打破"成功"的魔咒

每每与家长们聊到孩子的未来,绕不开的两个字便是"成功"。很少听到哪个家长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成功人士的。

市面上到处是兜售成功秘籍、法则、宝典的育儿教材,还有五花八门的补习班、早教班、速成班。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无不拼尽全力,却往往搞得焦虑不安。

很多时候,"让孩子成功"就像一个魔咒,父母用虚荣心来念咒,又把虚荣心传授给了孩子。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父母总是喜欢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待成功和失败。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是成功,找到工资高的工作是成功,嫁给有钱人是成功,有车有房有地位是成功……

记得前段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吗?当时红极一时的演员翟天临,获得博士学位后,竟不知知网为何物。随即,不仅他的学术论文被质疑抄袭,连他的高考成绩也一并遭到质疑。翟天临学霸人设瞬间崩塌,博士学位终被撤销。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4)

当一个人被尊重的需要与现实不符时,就会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正是用欺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要当学霸、要高学历、要成名成功的虚荣心。

美国文化精神领袖爱默生曾告诫我们:"幻想成功、追求名誉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打破"让孩子成功"的魔咒,就从脚踏实地开始吧。让孩子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享受成长的过程,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父母要忘掉功成名就的浮云,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一个踏实、充实、真实的孩子。

04挣脱"爱"的绑架

知乎上有一个扎心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孩子,为了父母的虚荣心活着?

有网友回答:"每当我满足父母虚荣心的时候就是我们关系最融洽的时候,否则就矛盾不断。""明白了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自己变得有些敏感,有些讨好型人格,有些自卑……"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5)

什么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变得如此沉重。我想就是这爱里开始掺杂了虚荣心吧。一旦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爱便没有了。于是,父母的爱成了自私的,有偿的,扭曲的。

诗人纪伯伦讲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用来炫耀的资本。孩子只是他自己,父母不能以爱的名义来绑架孩子,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孩子14岁时请告诉他这7个秘密(34亲)(6)

杜江在一档综艺节目的尾声,送给爸爸们一首海桑的诗:《给我的孩子》。在这里将其中一段送给所有的父母,共勉之。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个梦里不必有我

你我也只能成为

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然而我爱你

我的孩子

我爱你

仅此而已


作者:鱼不见,80后宝妈。岁月不易,世事艰辛,愿用温暖的文字化解心头的冰霜。岁月匆匆,世事变迁,满载闪光的思想踏上人生的旅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