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津简介(每经记者专访刘世锦)

刘世津简介(每经记者专访刘世锦)(1)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彪 摄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人又明显感到不适应。

2018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其中,三季度增长6.5%也达到了近10年来增速的新低,上一次低于这个速度需追溯到2009年第一季度,当时的经济增速为6.4%。

经济增速放缓是不是意味着的经济形势不好,国家大刀阔斧地进行环境治理是不是影响了经济发展?一系列的新旧问题都被抛出来。

为此,在11月3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8年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他认为,在过去六七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已从高速增长的平台逐步往下走,未来会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到2020年以后,中速增长平台的速度也就是5%-6%之间。

2020年后保持5%-6%仍是高增长

NBD: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速增长,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刘世锦:过去8年间,中国经济在减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未来的中速增长,我们概括为增长阶段的转换。未来会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在转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称其为中高速增长;但是,将来转到一个新的平台上并稳定下来以后,形态上是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

根据我们的研究,GDP在2016年下半年以后基本上已经触底了,我们可以看到近两年中国经济的稳定性是在增加;但是,中速增长的平台在今后一两年时间重心是有所下移的,主要是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几个主要变量,比如基建投资、房地产可能还会有进一步减速的可能性。2018年上半年,整个基建投资是在减速,所以我们今年三季度经济增长是有所回落,那么到明年,房地产投资速度有很大的可能还会降低。

我们讲稳增长,需要有一个前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要有所降低,这是符合规律的。大概今后两年GDP增速能保持在6.2%以上,就可以实现我们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以后,中速增长的平台速度也就是5%-6%之间。

从中速增长的平台来讲,上述增速并不低,因为我们判断速度高还是低,一定要和所处的增长阶段、潜在增长率联系起来判断。过去我们在高速增长期,潜在增长率是10%左右,那个时候增长7%可能就是低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平台以后,潜在增长率就是在4%-5%之间,增长5%-6%其实也是高增长。

另外,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即使我们GDP增长降到5%-6%之间,每年的增量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还是最大的。中国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不论是从量的角度还是从质的角度,如果投资者在全世界范围内,要选择投资地点的话,一定还是不会错过中国的。

先盯速度?GDP应被视作结果性指标

NBD:很多人还是担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拿什么来衡量经济增长形势是好还是不好呢?

刘世锦:从国内来讲,我认为需要调整观念。过去判定经济形势总是认为速度高才是形势好,这个看法可能在高速增长期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经济逐步转入中速增长平台以后,潜在增长率已经下来了;我们还是有追求高速增长的惯性,希望把增长速度放高一点,谈经济形势好不好还是拿增长速度做一个基本尺度,这样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说,相当多的地方以过高的杠杆率支撑了一个偏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到一些地方可以看到,速度看起来还比较高,基本上是靠投资在拉动,投资又是依赖比较高的杠杆率;这种经济形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可能带来一些后遗症,要处理起来会相当麻烦。

最近我们也一直在探讨,应该有一种新的理念,因为十九大已经提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是有指标的,我们最近提出可以考虑六个方面的指标:就业、防控风险(主要看是不是有一个合适的杠杆率)、企业盈利水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如果这六个指标都处在合理区间,和它相对应的增长速度就是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增速,从长期来看也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我们过去是先盯速度,再决定其他指标;以后要转向先盯质量方面指标,再定速度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速度指标是被决定的,或者是一个结果性的指标。当然,要发生这个转变也不容易,但必须要实现这个转变,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高质量和增长速度并不矛盾,我们讲质量并不是不要速度,我们要的不是大起大落的,而是没有水分的、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来看,在衡量高质量发展的六个指标里面,现在最明显的短板还是杠杆率,杠杆率还是偏高。

经济减速赖环保?绿色发展带来乘法效应

NBD:正如您所说,经济增速放缓是发展转换的结果,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加强环保与经济增速放缓相联系,您对抓环保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怎么看呢?

刘世锦:这种声音由来已久。有人把增幅放缓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有种观点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是有矛盾的,环境保护需要去限制一部分生产,从这个意义上,相当数量的人对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负面看法。我想强调的是,这些年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通俗的讲,更广泛的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既在做减法,也在做加法和乘法;所谓减法就是一般要把经济活动中的污染物去掉,这个意义上讲是在做减法。但是,我们强调它是在做加法和乘法,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绿色发展创造了新的绿色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绿色付费,产生了强大的绿色消费的需求,这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同时,还包括绿色生产。过去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会产生污染物,然后再去除污染物;下一步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清洁的,需要向清洁无污染的生产方式转变。还有绿色融资、绿色流通等,全国绿色信贷规模已达到几万亿元。我们讨论十年以后,绿色信贷的规模有多大,可能问题要反过来问:十年以后还有哪些信贷不是绿色的?如果有,那就是有问题的,正常情况下应该都是绿色信贷。更重要的还有绿色的创新,最近几年的一些创新,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定是绿色的,如果不是绿色的话,进入市场是很困难的,消费者也不认可。总而言之,绿色的消费、生产、流通、融资、创新等带来了经济增长的加法和乘法。

NBD:之所以一些人质疑环保影响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由于有些企业面临着一些困难,他们认为环保在加剧这种困难,比如一些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等,是不是存在这些问题呢?

刘世锦:中国经济下行不是一个简单的减速,整个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发生转变,转变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由过去传统工业化的方式,包含了很多“黑色”的产出,转向未来的绿色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这种转型会带来大量的新的机会,它对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一个推动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到了目前的这个阶段以后,之所以减速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行业需求增长速度几乎都在相对放缓;而过去的供给量比较大,供给侧正出现竞争加剧的状态,竞争的结果就是分化;很多产业的产出、利润向少数头部企业集中,这也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其他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这种企业分化、集中度提高的状况,中国正处在这个阶段。相反,一些竞争比较强的企业在扩张,扩张很重要的就是增加一些绿色的东西;我们看到作为企业分化、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绿色比重增长的过程。我们把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更多看成一种经济增长新的动能,这样的话,人们的思路就不一样了。

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