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百科简介(重温三国群英传系列)
Hi,今天的回忆经典给大家带来的是三国群英传系列。相信广大的80、90后朋友也同小编一样,对这款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遥想小编当年,最早接触三国群英系列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对这款游戏简直是一见钟情、不可自拔。犹记得每天放学后都要和几个同为三国群英发烧友的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大侃特侃,讲述自己的游戏进程、大军动向、接下来的战略,还互相出谋划策,真的是fanatic!
咳咳,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三国群英传》是由宇峻奥汀(Odin)公司出品的一款策略战棋游戏,最早于1998年发布。截止至2007年,该系列一共发行了1~7共七代作品(其中还有发行同名的Online产品,这里不谈)。该款游戏可以说是三国题材策略游戏中独树一帜的经典之作,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创性地在此类游戏中引入了即时战略的时间概念、独特的内政和作战模式、动听的CD音轨佐以华丽的背景地图。其中的千人战战斗场景(包括了武将技的运用,各兵种方阵同武将协同作战)与传统大地图战棋场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三国群英系列相对于另一款经典之作三国志系列来说,比较侧重战斗体验,简化了内政的操作,非常适合有志于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而又对繁杂的内政不感兴趣的玩家。
1998年,奥汀科技推出了该系列的开山之作《三国群英传I》,游戏容量1CD,运行环境Win 95。
游戏中的中国地图绘制得很出色,角色的头像都是3D的。游戏按即时制展开,双方行动和交战同时进行。游戏进行的大致流程是“内政经营模式”到“大地战略模式”,然后到“战争发生”,再循环到“内政经营模式”。游戏采用了只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才出现的经验值,有了经验值也就有了升级。在游戏中,武将只要打胜仗就都会获得经验值,只要达到一定的等级,就会转职,同时获得一项必杀技。
在百人对百人大对决的战场上,采用了可调整镜头远近、具有3D景观的视角(这在当时国产单机三国策略类游戏中是开创性的)。在640×480高彩模式下,人物表现相当细腻。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背景下来看,第一代三国群英传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了,也基本奠定了该系列重战斗轻内政同时辅以角色扮演类游戏元素的风格基调。历史文化经典与模式创新的结合也让三国群英传一横空出世就网罗了大量粉丝。
2、《三国群英传II》——影响最多玩家的一代
在第一代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后,奥汀科技又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的于1999年推出了《三国群英传Ⅱ》。二代在一代良好的开山效应的基础上,迅速拓展了粉丝群体,并一度风靡全国大小网吧(当时网吧非常流行玩单机游戏)。二代延续了一代即时战略的模式(非回合制),在画面制作上更为完善,武将技和必杀技系统也有了很大的丰富,大大地提高了可玩性,可以说二代是一代的一次全方位升级。 至今在三国群英各类论坛贴吧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粉丝专注于二代的MOD开发和娱乐,可见其当初粉丝群体的庞大和历久弥坚的感染力。
3、《三国群英传III》——小编心中的最经典,没有之一
三代是奥汀公司在2002年1月推出的全新力作,由于三代是小编玩的最早、玩的时间最长的一代三国群英传游戏,所以当之无愧成为本文的NO.1(容许小编“以权谋私”了^-^),必须细细给大家解析一下。它完整地保留并强化了屏幕上表现出的当年三国时代广阔壮烈的战争场面,以及每位武将所施展的华丽的武将技。
三代与前两代相比有不少新鲜特色与较大改动:
(1)二代中内政都是以部下的人数来决定工作量,人越多便可做更多事,三代采用新的回合制则是依照君主的势力大小(占领城池的数量)而有不同的下指令数目,势力越大者才能下更多的指令来让部属工作,而原本只能每年作一次内政事务则改为每个月都可下指令。
(2)在三代中,玩家除了扮演原有历史君主之外,将可自立新君主、新武将,带著一群亲朋好友来打天下,自己成为一统中国的名君,这个新机制可以说极大的满足了广大玩家的YY欲望。
(3)三代战斗场景士兵的数量大大增加, 最多一次可出现的兵数增加到800人,每个武将最多可以携带400名士兵,一场战争若是交战双方都带满兵,就可以进行八百人的大对决。场面较前作更为壮观。此外,同样的一个阵型不同的方阵可以摆放不同的兵种,如可在前方布置武斗兵、刀盾兵做肉搏战,后方则置放长距离攻击的弓箭兵,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操作性。
(4)三代在增加文武官总数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官在游戏中的地位,强化了内政的作用和军师技的效能。
(5)三代延续了二代的武将在征战过程中逐渐升级的设定,但这次玩家却可任意为心爱的将士依自己的需要分配各种不同技能、自由培养手下的武将,较为不同的地方则是武将技与军师技并不是随著部属升级而直接获取,乃需要用战争中得到的功勋值换得。三代同时也恢复了一代才有的将军官位,用以代表可带兵数量的多寡,越高阶的将军可带的兵便越多,但也需要相对的等级才有资格担任。
(6)在作战的地形方面也做了许多修改,不但地形的作战效果明显,每种地形也更加漂亮,配上各种造型不同的士兵,每个小兵的跑步、砍杀动作都还是一样生动。
(7)三代的一大新特色是增加了每年年末比武大赛这个环节,玩家可以派自己最强的五名大将去参加武将擂台赛,甚至君主可以亲自出战,取得冠军之后可以得到一些奖励。此外还有突发事件(包括猛虎和盗贼),突发事件的出现可以让武将更有机会得到一些宝物和学会一些必杀,当然前提是要击败猛兽或盗贼。
其实三代还有太多太多细节上的改进升级,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说这么多,总之一句话,三代是奥汀公司历时3年的呕心沥血之作,担负的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最经典当之无愧!
4、《三国群英传IV》——被玩家誉为群英系列真正的精品
四代是在2003年1月推出的,它也是小编所购买的第一张正版游戏CD,记得还需要带运行盘才能游戏。如果不是三国群英传的高级玩家,可能会对四代稍感陌生和神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最初正版的1.00版限量销售,现在很难找到了;二是四代的免费下载网址是很少的,现在几乎找不到。即便下载了,还要关机安装,因此网吧不可能像2或7一样普遍的安装这版游戏。
四代与前几代改进之处可以概括为:大地图气势恢弘,战场画面壮观而精美,武将技华丽且大气磅礴,发天崩地裂的时候,一条金色的龙腾向天空,下面地动山摇。必杀技更是华丽无比,"乱舞"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马高高跃起往下"一击","拖刀"在身后划出一道闪亮的光线。奔跑起来的战马气势非凡。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金戈铁马,纵横沙场。武将和士兵形象栩栩如生,彻底改变了3代以前那种木偶般的僵硬画面。
四代的音乐制作也别具匠心,首先一打开游戏,就是一段雄壮的声音。吕布骑赤兔马,手拿画戟,气宇宣昂,威风凛凛。让你有一种军临天下的冲动。战场上的曲子。婉转悠扬,向天籁一样穿透天空,与雄壮的战场完美的融为一体。
其次,将宝物系统和剧情系统融入了大地图场景,玩家可以在大地图中遇到神仙洞府、山贼仙人,进行挑战成功后往往会有不错的收获。
此外,四代的千人战有一处大变革:一场千人战中一方同时可以出场超过1名最多5名武将,兵力总数也大大增加了。
四代还有一处不可忽视的亮点就是它的必杀技系统。相信玩过群3的人,一定会因为只能使用三种必杀而感到郁闷。4代聪明的改变了这一点。而且它的必杀安排的非常合理。它的每一个必杀都各具特色,而且威力强大,你依靠某一个必杀,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你只有学会所有必杀,然后连贯的使出来,才能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动作画面极为优美,大喝、连刺不再那么夸张,却极为实用。
5、《三国群英传V》——再升级,千人战名副其实
五代对大地图系统进行升级,突出了地形的影响,军团的移动必须考虑地理形势,山脉、河流、海洋等天然障碍将实实在在的区隔地形,完整重现三国时代壮丽多变的山川地势。
其次,千人战在五代达到了系列史上最浩大的战争规模,1000兵VS1000兵的激烈冲杀,不但保留玩家熟知的前作兵种,另外也新增了神秘的最强兵种。而且千人战中,武将还可使用威力更加强大的组合技,军师技系统也有了很大的丰富。
内政方面,同一城池中能够指派不同的部队,同时进行开发、训练、征兵、征税等内政工作。每隔三个月执行一次的季内政。玩家在季内政模式中好整以暇地处理诸如官职册封、装备更换、物品买卖、招降敌将等军务。同时提供了如全员册封等方便的自动处理功能。
6、《三国群英传VI》——兵种大升级,事件大补充
六代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入了10余种的新兵种且对原有兵种和武将的细节进行了改良升级。同时这一代精心的安排了许多新增的剧情事件:大如桃园三结义、十八路诸侯共抗董贼、孔明舌战江东群儒、赔了夫人又折兵等影响三国局势甚钜的情节,小如杨修一合酥之辩、邓艾凤兮之对等趣闻轶事。
7、《三国群英传VII》——系列的封山之作,堪称巅峰
七代是群英系列的收山之作,很庆幸并没有虎头蛇尾,在这一代依旧进行了很多改进和丰富,并没有滥竽充数。它各方面的成熟均衡,也让七代成为最多MOD开发的一代。
相对比六代,七代增加了冲阵系统(很多时候兵力劣势打不过的情况下可以用冲阵系统击退敌军)和锻造系统,它的隐藏剧情略有改动(鬼雄董卓改成了霸王再临),其次继续增加了兵种以及新增了兵种的晋级等级,多出了三阶兵(顶级兵会做相应的兵种进化),还有就是在名将发动武将计的时候出现了精美的CG图(如下图云妹、婵婵和呼呼)
说一千道一万,也诉说不尽老玩家们对群英的情愫,群英系列凝聚是的80、90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也许在今天看来它有许多方面的缺陷或者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但在我们的记忆中,它永不褪色。(By大佐)
各位有对群英系列的独特记忆和见解点评的,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一起分享。
欢迎关注足球游戏集散地 soccergamedog
这里网罗现下主流足球游戏,回忆留在青春的各类游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