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国航消息(国航事件的结局)

“国航监督员”事件持续发酵。17日,李亚玲在微博发表《别黑人黑己了!请国航正视维权乘客的正当诉求》文章后,再次发文表示,自己怀着不得不服的心情放弃索赔。

最近的国航消息(国航事件的结局)(1)

根据李亚玲的说法,让她“服了”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民航网发布的一篇题为《安全人人有责 维权也需有度》的文章。该文称事件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牛女士“在此次事件中的出发点是好的,这种维护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场风波发展到了这里,终于落下了帷幕。但这个结局,有人能猜到吗?

李亚玲赢了吗?显然没有。怀着“不得不服”的心情放弃索赔,这一态度的潜台词是清楚的。作为维权者,她的努力化为泡影。作为消费者,恐怕未来她会缺少一个出行选项。

国航赢了吗?很难说。虽然应对很“硬气”,但是这一轮“交锋”下来,国航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又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民航行业赢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更是无人知晓了。虽然中国民航网及时发声,却没能解开萦绕在公众心头的疑惑。

比如,国航先承认再否认“监督员”的存在,那么,航空“监督员”到底存不存在,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又比如,牛某某曾多次在飞机上因类似问题与其他乘客或航司服务人员等发生纠纷。那么,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重演?国航以及其他航司会不会有相应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双方一来一去的隔空对决,也让讨论的焦点不断跑偏。飞机滑行时“接打手机”行为确实不对、如何鉴定精神疾病患者乘坐航班时的状态,这些细节不该被淹没在口水仗里。

一场纠纷就此不了了之,留下了一个无言的结局。但是上述问题,却不会因为李亚玲的“服输”而烟消云散。就此而言,“国航监督员”事件里没有赢家。但是,双方的一系列操作到底应该如何评判?相信,公众心中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