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深刻理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人叫淳于髡,他身材矮小,但能说会道,口才很好。齐威王多次派遣淳于髡出使其它诸侯国,都能轻松漂亮的完成出使任务,既不使自身受辱,也没使齐国在诸侯国面前受辱,齐威王对他也比较器重。但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威王,算不上是个好君王。他在位好几年,无所作为,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时常在宫中大摆筵席,把政事都交给卿大夫去处理。那些正直的大臣忧心忡忡却又不敢直言劝谏。

齐威王不勤政,朝中很多大臣也懒散起来。其他诸侯国见齐国君王不上早朝,大臣也很懒政不顶用,纷纷跃跃欲试打起齐国的主意。如此以往,齐国灭亡是迟早的事。

淳于髡也看不下去了,他打算去劝谏齐威王。不过臣下对君王,这该怎么劝呢?如果话说得不中听,不但起不到进谏的作用,还可能惹恼了君王犯个杀头的罪。淳于髡是个聪明的人,他发现齐威王喜欢说隐语,他时常不把要说的意思明说出来,而是喜欢用隐晦的话,含蓄地表达出来,让人家去猜他的真实意图。

这样,淳于髡打算学齐威王,用隐语来试着劝谏他。一天晚上齐威王大摆筵席,也邀请了淳于髡,酒宴上齐威王喝到高兴时,淳于髡抓住时机,对齐威王说道:“大王,我们齐国有只大鸟,停在大王您的宫殿里。它在这里一停就是三年,既不飞翔又不鸣叫,大王您知道这只大鸟是怎么回事吗?”

齐威王沉吟片刻,回答道:“你说的这只鸟我知道,它不飞不叫就罢了,只要展翅开口叫,它就会冲入云霄让人惊叹不已。”

齐威王当然知道他是借大鸟劝谏君王要有所作为,就如他回答淳于髡的那样,由无所作为,转而开始专于朝政了。他诏令全国,把七十二个县的官员全都招来奏事。各县的事情汇报处理完毕后,齐威王奖了有功的一人,杀了有罪的一人。内政处理妥帖后,齐威王随即发兵对外,凡侵犯齐国的一律予以还击。齐国一下子发威了,其他诸侯很害怕,纷纷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这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安内攘外,迅速而有成效。齐威王从此振作起来,此后三十余年中,渐渐将齐国变成当时数一数二的诸侯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深刻理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