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出新府谷话中的)

说“有两把牙刷子”府谷过去把“有本事,好逞能”的人赞誉为“有两下子”,“那人可有本事了,到哪了也能吃得开”尤其是农业社时代,面对全体社员天天出工、收工,晚上记工分的单调无奈,就有那么几个能行人,干活总是轻省,便宜跑在前头,队长捞好处不敢瞒着,干部睡女人也得先敬他上轮到我们小孩评价同伴中有好吃的不离嘴,有新衣裳勤着换打架不用说,不仅厉害还有人替添拳,虽然家里没有当官的,但是,人家出门就不怕欺负,走路横着,说话从来不商量,总是他妈上下每遇这种人,我和罗爹、小明早已靠边站,离的远远,私下还是承认人家“确实行,那苟的有两把牙刷子了”所谓“有两把牙刷子”,意味着“做甚也能行,愿意偷酸毛杏,还是讹人、打架”,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陈出新府谷话中的)

说“有两把牙刷子”

府谷过去把“有本事,好逞能”的人赞誉为“有两下子”,“那人可有本事了,到哪了也能吃得开”。尤其是农业社时代,面对全体社员天天出工、收工,晚上记工分的单调无奈,就有那么几个能行人,干活总是轻省,便宜跑在前头,队长捞好处不敢瞒着,干部睡女人也得先敬他上。轮到我们小孩评价同伴中有好吃的不离嘴,有新衣裳勤着换。打架不用说,不仅厉害还有人替添拳,虽然家里没有当官的,但是,人家出门就不怕欺负,走路横着,说话从来不商量,总是他妈上下。每遇这种人,我和罗爹、小明早已靠边站,离的远远,私下还是承认人家“确实行,那苟的有两把牙刷子了”。所谓“有两把牙刷子”,意味着“做甚也能行,愿意偷酸毛杏,还是讹人、打架”。

关于“能行人”,一度时期也叫“红人”。我们府谷话中就有一句俗谚:“马布上打滚儿——红人人。”农村人将“月经布(城里人叫‘卫生巾’)”的叫“马布”,能在马布上打滚可是个不简单事,不仅红浑身,还红出个血头狼,分不出眉和眼。说明“红人”虽然吃香,可也不一定让人瞧得起,比如单位有人突然成为领导办公室的常客,一起坐了十几年的同事马上警觉起来,闹了半天是那人的三爹和上面打了一声招呼。大部分人的走红多数是因为刻意奉承,有本事让老板能吃到想吃的荤菜,尝到久味的那口鲜美。正如我的学生常念叨的一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老婆套不住流氓。

我离开老家多年,许多事情渐于模糊,唯独这“有两把牙刷子”让人耿耿于怀,怎解也难以理清说顺。首先是这“牙刷子”,当我们热衷谈论“牙刷子”时,全村人没有一家发现“牙刷子”,只有个别外出工作的干部早上起来刷牙,也仅止他本人,还没普及到家里其他成员。或有北京来的下乡知青、医生也刷牙,所以,那时的我们就将“刷牙”杠分为农村人与城里人的一道生硬标杆。如果谁家十四五岁孩子从城里亲戚家回来,没见面半年,猛然发现那苟的早上起来也学城里人刷牙,第一反应是到他家看他如何刷牙,二是感到出奇地气愤,当城里人有什么好的,把个嘴唇子当拌茅粪一样攉搅上,荷了好了!反正是见谁开始刷牙,说明人家与咱这农村人已经有间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我的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刷牙是我二哥去武功上“农学院”,半年回来过春节。那是1972年,二哥起床第一件事是洗脸,先将崭新的毛巾焖湿,再在毛巾上打香皂,然后才在脸上反复擦拭。脸洗过后,开始刷牙,那刷牙的过程由于以前没见过,总觉得太长还繁琐,总要等泡沫糊满半个脸部才算刷完。后来是,大哥在清水公社农具厂上班,刷牙起来才认真,早中晚都要刷。我问他为啥,大哥说,刷牙就要早中晚,不然就不叫刷牙。

我对刷牙从来有芥蒂,上到麻镇中学都十七、八岁的人了,也不想起刷牙。因为,班上只有二雄与乔忠义刷牙,其他同学和我一样解(hai去声)不下刷牙是个甚意思。尤其是二雄,每次早起立于宿舍门前的树坑旁,接多半缸水,一手抓着牙刷只管在尿膀肿胀一样的鼓起的嘴里,一个劲的东戳一阵,西搅一回,给人感觉好像嘴里含着一层黄金,不搅拌出来决不罢休似的。而且,每当我们从其身旁路过时,他似乎更专注于嘴里的搅攉,那意思明显是嘲讽我们的不刷牙,不讲卫生。我的被迫刷牙是在遭到麻镇市民同学的重撞后开始的,一次,我刚讲完“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性,从来不革命的同学愤怒的对我说,满口的臭气也不刷一下牙。自此,我才去供销社买了一只牙刷,一管牙膏,每天早上举着个吃饱碗认真刷牙。这时我已虚岁二十,高考考上陕师大那年。

为此,我给罗爹打电话,问他“有两把牙刷子”的意思。罗爹说,两把肯定比一把强,两把牙刷子意思是左右开弓,像如清水墕头村有个赵川老师,那人就是两只手同时写字,还能一笔不差。我可是亲眼见过,那种人可不多见,真本事!我说,咱那时农村人谁家有人刷过牙,凡刷牙的人必须是城里人,还有在外上班见过世面,能刷牙是一种身份象征。再就是,解放前有去内蒙打工,做生意的,难免在包头、呼市停留,有时憋不住去窑子逛个新鲜,肯定见过窑姐梳洗打扮、刷牙之类奢作。于是,生产队劳动之余就将牙刷子列入有本事的编俳以消遣。反正用“牙刷子”来解释本事的不一般好像有点牵强附会。罗爹一听马上接口道,是不是“牙刷子念蝇刷子”。我也马上附和说,对着呢!你没见唱戏中,皇帝出场前,先有两个拿蝇刷子的太监出现,做一步一扬刷子的动作,那意思是“清场”或“肃静”,皇上老儿要登场了。也就是说,能拿刷子上场的人可不简单,非富即贵。

就在我与罗爹通话的交流中,从另一房间传出太太的话语声,我们这地方也说刷子,谁谁有本事就叫“Wo人有两把刷子”,意思和你们那里一模一样。我老婆是关中人,对我写府谷方言早有意见,习惯的发作是“就你们府谷好,甚也比关中强。连个说话也是你们那里标准,明明是关中话,叫你一写都成了府谷话了”。为此,后来我每写一个词起先都要问一声,哎,这个词你这地方是啥意思。只有当回答“不理解,没有那种说法”后,我才敢动笔作文。

所以,“牙刷子”一词决不是刷牙的刷,而是“刷子”。既然是“刷子”就神通广大了,中国文化中,凡得道高人,谋略能才,军事大家甫一出行,手中道具把玩必是持刷银须,配以清眉善眼,宽袍长袖。标明持刷之人文雅机智,虚怀若谷,千军万马挥于浮尘微沫,哪用干戈鼙鼓。千钧重任定于一计,泰山崩塌不过扫于一刷。至于府谷话中的“牙刷子”,我估计牙就牙在制造“刷子”的柄上作文章。一般的刷子用上好木材如枣、梨、樟木就不错了,越是信众云集之舵主掌门,其刷子之柄把越高级,非金即玉也不过分。侍候于皇帝跟前的刷把自然怎个也得象牙做成,故而,这“牙刷子”在民间看来就不属于等闲之辈。不是“出类拔萃”的能行,哪敢称“有两把牙刷子”!

另注:牙,特指象牙。南朝诗人鲍照《代淮南王》:“琉璃药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牙作盤,象牙做的盘子。《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少顷饭至,众人调放了桌子,凤姐儿用手巾裹了一把牙筯,站在地下。”牙筯即象牙筷子。

2022年11月3日渭南山榆居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