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守望者给年轻人带来什么启示(麦田里的守望者)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创作的一部描述叛逆的青少年题材的小说,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作品之一。
小说的主角霍尔顿,是一个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中产阶级青少年,他讨厌虚伪功利的社会,厌恶成年人总是迷醉于喝酒、女人、性、工作、赚钱这些事情上。他一方面苦闷彷徨,厌弃学业,整日歪戴着鸭舌帽,用吸烟、放纵、酗酒、说脏话等对抗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又很纯洁善良,梦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想守护那原始的纯真,却被当成异类,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
它以一个青少年的视角,批判虚伪的世态人情和过分追逐名利的社会现状,以及对纯真生活和崇高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二战后,美国没有受到太多战争的破坏,反而发了一大笔军火财,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时的国内经济增长很快,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生存压力繁重,麦卡锡时代白色恐怖导致民众精神上产生了极大的压抑,理想幻灭,信仰缺失,社会动荡不安。
此时,“垮掉的一代”文学作品在美国应运而生,小说以“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政治压力,通过酗酒、吸毒、崇尚性解放、奇装异服、信封禅宗佛学等形式反抗传统观念,追求情感的宣泄和垮掉的生活。
他们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对金钱物欲文明嗤之以鼻,渴望寻找到精神的寄托,和理想的归宿,他们同时也是探索的一代。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塞林格,着笔于青少年青春期的矛盾和迷惘,以及对社会的反抗,表现了“垮掉的一代”,他笔下的霍尔顿,除下种种吸烟酗酒等坏习惯外,还有纯真美好的一面,渴望探索精神世界的充实,厌恶赤裸裸的物欲。
该书一出世就引起极大反响,受到广大青少年,甚至大学生的追捧,掀起了一股模仿书中男主角的打扮、口头禅的潮流,教育界称赞这本书可以提高青少年对丑恶的现实的警惕,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书中少年不爱学习,脏话连篇,容易带坏青少年,应该予以禁止。
如今,这本书已成为美国青少年必读的课外读物,也成了表现“问题少年”题材的经典小说之一。全球销量高达7000万册,而塞林格也成为影响几代人的著名作家。
我们通过霍尔顿一系列的思想和行为,探讨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01苦闷和矛盾:蔑视传统观念,却无力反抗霍尔顿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身材高大,个性叛逆早熟。他已被学校开除过三次,这次,又因为考试不及格,再次被学校开除。
按传统眼光来看,霍尔顿就是传说中的“别家的坏孩子”,吸烟、酗酒、打架,早恋,说脏话,遇上这样的坏学生,父母、老师的说教已派不上用场,其他家长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对他敬而远之。
但霍尔顿是个坏学生吗?他的愤世嫉俗、苦闷彷徨到底来自哪里?
首先,他蔑视学校的教育制度。他所在的学校潘西在社会上名声很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入学得到很好的教育,但在霍尔顿眼里,“潘西也和别的学校一样,根本没栽培什么人才,也许有那么一两个优秀的、有脑子的,那可能是在进学校前就是那样的人。”
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怀疑,学生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长大后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让他觉得毫无意义。成年人的世界全被金钱、工作、性填满,空虚而忙碌。
其次,他厌恶校长的虚伪世俗。霍尔顿认为周围全是伪君子,校长最假仁假义。每到周末,校长会和每一个开豪车来接学生的有钱家长握手,亲密交谈,但对衣着寒酸、贫穷的家长假笑应付。
再次,对老师们语重心长的老套劝解不认可。
老师们都告诉霍尔顿:人生是场大家按照规则进行比赛的球赛。
但霍尔顿认为:球赛,屁的球赛。对某些人说是球赛。你要是参加了实力雄厚的那一边,那倒可以说是场球赛,而你要是参加了另一边,一点实力都没有,还谈什么赛球?什么也赛不成,根本谈不上什么球赛。
他最尊敬的一位男老师,也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一套来教育他,当霍尔顿发现这位老师可能是同性恋时,他落荒而逃。
霍尔顿蔑视一切传统观念,以及成年人的虚伪,但却没能力反抗,于是只好苦闷、彷徨、放纵。如果不能遵守成年人建立的社会规则,那么只有逃离这一条路可走。于是,他戴着鸭舌帽,叼着烟,离开了学校,并迫切希望找一个穷乡僻壤,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只需装下他的灵魂,而不用和任何讨厌的人交谈。
02寻找和发泄:想在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中寻求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霍尔顿在和同学打了一架后,深夜离开学校,他不敢回家,于是寻找旅馆过夜。
他看到旅馆里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开着窗户穿女装的男人,互相往对方身上喷酒的男女,男同性恋们,欺骗女人的花言巧语的男人,他们寻欢作乐,荒诞不羁,令霍尔顿吃惊和烦腻。他本来想放纵一下,找了个妓女,最后也只是单纯的聊聊天,不仅被讹了钱,还被人打了一顿。
当他第二天约到女友萨丽时,向女友表达想和她一起到林间砍柴、隐居时,遭到女友的拒绝,认为他应该努力学习,然后工作挣钱,两人不欢而散。
他在现实中希望寻求到真诚和善良,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
他没有信仰,不信耶稣,也不信天主教,但因为同学的几句话,“东方哲学比西方哲学更有道理,他们把性关系看成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关系。”开始对东方的禅宗哲学感兴趣。
霍尔顿喝醉酒,意识到可能得肺炎而死,于是偷偷溜回了家,要见妹妹菲芘一面。菲芘聪明、善良、机灵,听他抱怨学校的种种,当霍尔顿说出自己的愿望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时,菲芘只是重复的说:爸爸会杀了你的。菲芘无法理解他的愿望,但还是支持他,拿自己全部的零花钱给他当了路费。
霍尔顿从离开学校,在空虚无聊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期望在别人身上获得理解和安慰。但他没有寻求到,因为这个世界如此忙碌,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赚钱、寻欢作乐,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可以停下来,寻求心灵的救赎。
03与自己和解:顺从父母的安排,但不放弃追求崇高理想霍尔顿曾对妹妹菲芘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象话。”
霍尔顿厌恶成年社会的虚伪及恶俗,保留着内心的善良和纯净,在菲芘学校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就气愤的擦去,生怕影响到天真的孩子。看到修女为穷苦人募捐的花篮,就慷慨的捐钱。他看着菲芘在旋转木马上一圈圈无忧无虑的转着,身心感到极大的舒畅,这就是他一直想做的:最大程度的守护纯真和美好,希望孩子们保留的童真更长些,不要太早被社会的大染缸污染,陷入物欲横流的漩涡。
小说最后,霍尔顿本想逃离污浊的环境,寻找自由和归宿,但因为无法制止菲芘要和他一起出走,而被迫留下,他只好接受父母给他安排的转学。这期间,他生了一场大病,于是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休养。
那么,看起来霍尔顿好像并没有逃离这个迷茫复杂的世界,但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在自己内心和现实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不会背叛自己去迎合社会主流的想法,因为,我们在作者塞林格身上已找到答案。
成名后隐居塞林格:用作品为自己的人生注解《麦田里的守望者》令塞林格一举成名,没过两年,他就厌烦了记者和无穷尽的采访,选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开始了长达半生的隐居生活,此后鲜少出版自己的作品。
在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的写作时间里,塞林格便一个人待在书房,不允许家里任何人打扰他。当人们想拜访他时,也要事先递送信件。他很少出门,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真正的过起了隐士生活。
后来,在1974年,他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关于为何出版量稀少,他回答道:“不再出书使我得到了一种美妙的宁静。出版是对我的隐私的一种严重侵犯。我喜欢写作。不过,我只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2010年塞林格在家中去世,据他家人和邻居们提到,塞林格一直在持续创作,抽屉里有多本尚未出版的著作。但可能因为无法忍受媒体或评论家随意歪曲事实,胡乱解读,而拒绝出版。单纯为自己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表达,小说中的霍尔顿是塞林格内心矛盾的一个缩影。塞林格发现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想象,于是远离喧嚣物欲的世界,只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去向媒体解释或辩解什么,只用作品给自己的人生注解。
“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适用于矛盾彷徨的青少年,还适合任何对世界对人生充满迷惘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感悟和启发,叛逆迷茫的背后,是对真正的生命意义的探索。
参考资料: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
——END——
麻辣兔头,一个有趣的影视书评号,爱读书,爱写字,爱你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