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言论一出让很多心怀梦想,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开始疯狂读书,一本接着一本。

首先我想说,读书的确会让我们成长,就如知识付费教父罗振宇说的:向终生学习者致敬。

但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没时间,没精力去读书,无法让工作和学习协调

2.看不懂,看懂了过阵子也记不住

3.心血来潮买了书,但是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相信这个情况很多朋友都遇到过,其实读书≠成长。书读破万卷,不是重点,学会“破”才是关键。

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1)

读书破万卷,重点是“破”

其实不管是什么书,都可以分成四部分:筋骨肉皮

连接着整本书的脉络;就是其中的知识点,干货;就是填充进去,为骨服务的内容;而就起到升华包装的作用。理清这四点,我们就差不多可以拆解一本书,从而读懂他。所以学会“”书,很重要。一本书可以分为筋骨肉皮,如果你想学习的是干货内容,那么对于,你就要重点关注。如果你想学习行文辞藻,那就多关注的写法。阅读要带有目的,并有重点。

最简单的拆筋方法就是先看这本书的目录,他会让你大致了解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其中的知识点对你来说有没有用,如果你看目录都感觉写的一些很虚,不接地气,满足不了你的刚需,那你就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和金钱。


我们为何不走量,而重在破?

1.二八定律: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

《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也有明确说法:人们一直有个误解,一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才算读完。然而事实上,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一本书——重要的部分只占整本书的20%,在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这就是一本书的骨头,也就是一本十万字的书,最关键的干货内容只有4000个字。

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2)

2.时间成本

其实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到时间成本,读书也是一样,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但是,多读书并不意味着会给你带来改变,与其只在乎量,说实话,还不如不读,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根据谷歌计算机算法得出,世界上目前存在一亿两千九百多万本书,我们就算一天读一本,也需要30万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3)

3.切实刚需

“如无需要,勿增实体”这个理论,非常适用于选择书:一个理论,越少假设和前提越好,适用的范围越宽越好。同样,读书也是如此,打个比方,我们想要买关于PS的书籍,一本是关于设计的,但是里面也有ps的知识,还有一本就是专门针对ps的,显而易见,后者无论从专业性,信息量,针对性来讲,一定比前者强。所以书没有好坏之分,能切实解决你刚需的,就是好书。有时候读“破”一本书,远远比你读10本书强的多。

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4)

4.目标导向

萧秋水老师在《进阶》一书中说道:我们为什么努力学习却没有结果呢?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以过程为导向学习,而没有以目标为导向。

我们大多数读书,只是为了读而读,并没有花时间去思考,我为什么去读,读完之后我会学到什么。如果想明白了这些,大脑就会潜意识的集中注意力,促使我们读下去:主动地搜索答案远比被动的接受知识有效率的多。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才会看得下去,记得住,并且会应用呢?

三遍读书法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中说到,想读透一本书,最起码要读上三遍,简单来说,就是把书读薄。

1.第一遍通读

把感觉对自己有帮助,有价值的页折一下(大部分人大多止步于此)

2.第二遍重读

读第二遍的时候就没必要通读,直接把折过页的再读一遍就好,在此进行筛选,更有价值的再次折上。

3.第三遍

此时只需要关注折上两个角的页即可,并准备开始整理笔记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

完成以上三遍的阅读,便开始整理笔记(整理笔记这步至关重要),这个方法叫做葱鲔火锅式笔记法。葱鲔火锅是日本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特色火锅,主要配料就是鲔鱼(金枪鱼)和大葱,这里的葱并非是佐料,而是配菜,所以这种笔记方法就是把摘抄(金枪鱼的肉)和自己感悟(葱)结合在一起。

摘要写上日期,书名以及作者,然后对已经重点标记的内容进行摘抄,再加上自己的评论感想,学到的知识,以及思考,统统整理出来。做笔记时,不同内容要做上不同标记的符号

(买的笔记本最好贵一点,这会激励你一直坚持下去,你想想,如果你去小店买一本一块钱的本,你会坚持下去吗?)

温习笔记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整理好的笔记可以给你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当你重读笔记,要点,重点一目了然,看看内容和思考,你就会发现有了新的收获。

古典老师说:一个人牛不牛,不是看他知道多少事,而是取决于他能应用多少知识

其实读书是一种输入的方式,而通过整理,加工之后,输出的环节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温习,在原有作者的基础上,整理出自己的思考,这才真正的做到把一本书给读透了。

归根结底,这种读书的方法,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

读书破万卷为什么写不出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5)

大家可能觉得这样读书很麻烦,但是请记住一句话:过程绝对不会背叛结果

很多学者把一生所学都写进了书里,就是为了让后来之人吸取他们的经验,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从而有所精进,当你读完了一本书,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整理,那么,请相信,久而久之,你就会慢慢与别人真正的拉开差距。读书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会思考,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加以运用,才是根本。

这里是闻字,用文字,遇见更好的自己,感谢观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