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差异(纵向横向竖向思维归因)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差异(纵向横向竖向思维归因)(1)

说到归因,就是老百姓那句话“客观找原因”,原因是找出来的,虽然看似一瞬间给出了解释。

比如,开车遇到前车行驶迟缓,别的车道行驶顺畅,会不由自主归因为前车“不会开车”缘故,甚至出现路怒症现象。可能,很快发现是前面道路路况或者蹭车缘故,导致后面车子都缓行,这时候会释然得多,这又是不自觉的归因。

前一个归因,产生责怪和愤怒,后一个归因,产生理解和平静,同一个事情由于解释不同出现截然不同情绪反应。

而且,这个解释和归因未必就是真实事情导致的,比如上面例子原本路怒症发作,有人故意歪曲告诉说前面蹭车了,这个路怒症患者也可能会缓解。

这就是心理特点,“避实就虚”“以虚克实”,不由你不服气!

从心理学理论解释归因,需要多个角度,从宏观的理念的大方向把握。

比如,首先知道归因就是找原因,这个大脑思维是心理安全感需要,由不得你。我们活着就是首先满足安全感,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掌控感,否则心神不宁。

为此,要做的就是承认归因的必要,同时要警惕归因的单一线性,不能找到一个原因就心满意足,这种单一归因的思维方式是懒惰且极其不负责任的。

可以回想读初中时候做代数题目,往往一题多解,多个解题方式,看似会一种即可,为何老师会要求至少3种,这里隐含多种归因思维的训练。

而所谓一根筋的人,固执的人,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常常是线性单一归因的思维导致。

也即是说,这种人自我中心主义,墨守成规,画地为牢,路径依赖,思维僵化不灵活!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差异(纵向横向竖向思维归因)(2)

多个角度进行归因,可以从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多角度理解。

首先是纵向、横向、竖向思维进行多种归因。

社会心理学从横向思维提醒我们,解释行为离不开社会情境,这就是著名的勒温公式,行为乃个体以及环境两个因素的函数。比如,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等等,几乎都是社会情境的影响因素,难怪有人说心理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

发展心理学从纵向思维提醒我们,解释行为离不开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典型的是年龄影响因素,幼年尿裤子和成年尿裤子自然解释不同,这也是为何说年轻就是资本,有无数犯错的机会,以及社会允许的机会。社交恐惧症为例,老年人几乎没有,为何,心理发展的缘故而已。

普通心理学则是从竖向思维提醒我们,解释行为离不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里人性就是普通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比如认知情绪意志,比如能力和人格,比如需要和动机,比如意识和注意。社交恐惧症为何老年人很少,一个解释就是心理需要的减少,不再需要看人脸色行事,已经年纪老的足够有资格说不了。

其次,就是综合思维的解释,这离不开专业的咨询心理学,解释行为分作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可以视作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综合。当然,还有大量的理论进行仔细解释,比如三大心理学理论解释。社交恐惧症的解释,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情绪气质类型,家庭环境朋友关系等。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的差异(纵向横向竖向思维归因)(3)

说了这么多,除了树立多种归因理念,目的还是实用主义,那就是遇事一定至少3种归因解释,就如那句话“凡事都有三种以上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换个说法为“凡事都有3种以上归因方式”!

举例说明。

找了保姆照顾年迈父母亲,一切都不错,后来才知道除了每月休假,还有法定节假日的休假,这时候如果你突然知道,会如何感受和解释呢?

一种自然反应就是,非常不理解,原本就是需要照顾老人找的保姆,结果一年到头不停的休假,这个规定不合理。

还有解释就是,既然是统一规定,就有合理性,“存在就是合理的”。

还有解释,保姆也是人,是活生生的人,人家是人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放松啊,不能为了工作就没有自己生活了,一年到头泡在别人家里,可能吗。即便可以做到,心理会正常吗?服务能做好吗?

当然,还有一个解释,既然是节假日,保姆回家休息,老人正好有子女孩子过去说说话,交流开心,也是照顾机会啊,毕竟多些时间亲自照顾有益无害。

这些多种归因思维,就是老百姓说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一旦真的可以做到,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