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人对鸡架的评价(为什么曾经被嫌弃的鸡架)

想要得到一份鸡架,我们需要一整只鸡,去掉皮,大腿、胸脯、肉头、脖子、翅膀、内脏,然后剩下带肉渣的骨头架,那就是鸡架了。

沈阳人对鸡架的评价(为什么曾经被嫌弃的鸡架)(1)

中国人自古就看不上鸡,过去的东北就更是这样了,因为鸡架这种东西,和东北饮食习惯截然相反。受东北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渔猎文化等影响,东北先民为了摄取足够的营养,通过晾晒、腌制等方式处理食材,在尽量节省支出的同时,也得以保证度过了漫长的冬季。

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是东北人的首选,如果以上三高的食物还不足,那就得想方设法加大食物量,以确保正常生活的身体需求。即便是现在,东北地区在吃饭上也依旧追求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装东西的盘子也跟盆一样。

可是吃鸡架却需要一个人巧妙地利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把上边零星的肉渣给卷下来,最后啊,还得嘬着那块骨头,把里面剩下的一点汁水和肉味儿都给吸干了。

本身和东北的饮食习惯截然相反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能让鸡架普及最重要的两点因素,一是市场需求,二是流水线生产,提供充足的货源。对于这两点,20世纪80年代前的东北是一个都不沾边。

沈阳人对鸡架的评价(为什么曾经被嫌弃的鸡架)(2)

20世纪变迁,东北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的主舞台之一,从最开始奉系军阀盘踞一方,侵华日军再次掀起了918事变,到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中苏蜜月期交流,敌方苏修侵略,无数的政治军事博弈都围绕着这块地方展开。

从经济上看,20世纪东北不但靠近超级大国苏联,还靠近日韩这两个亚洲经济的后起之秀,其地理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各方的压力下,东北接受的国家赋予他的使命,那就是在曾经的。工业基础上继续大搞工业化技能,借助地理位置发展经济,又能在战时快速反应,成为祖国最前线的矛与盾。

当然,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啊,东北丝毫不怵,他有十分雄厚的资本闯关东为东北带来大量的人口,战争结束后遗留在东北的各类工厂,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蜜月期苏联便于交流的地理优势,共和国的工业化就是在这些前提下被云集在东北的工人们亲手推动的欧美走了数百年的工业化的。硬是被东北工人们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点点赶上了,东北迅速成为了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一度拿到过全国第一,之后只逊色于上海都有七八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更是占到了全国的13.2%。那是一个工厂永不嫌多的时代,是一个成为工人倍感光荣与骄傲的时代作为推动。会发展的主要成员。工人工作稳定,吃喝不愁,当然干体力活也离不开充足的肉类。容易饲养在肉类中价格低廉的肌肉毫无疑问成为了工人们肉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场对机的需求也没有转移到不那么显眼的骨头上。与此同时,分离鸡肉制作鸡架的工业化流水线也称不上成熟。1990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张柏春发文说,我国养禽业有一定发展潜力,可以预见,一些中小型的屠宰场、加工厂采用流水线式的作业工艺,那换言之,在更早的那段时间里,面对较少的市场需求,绝大部分的鸡架主要还是依托人工加工的,机器的参与度也不够高,种种现实因素导致机架这个东西一直就没能进入东北人民的主流视线。不过,在大工业化时代的后期,鸡架终究是赶上了末班车。1980年代初,在东北光辉年代的尾巴,低调的鸡架开始出现在了东北人的餐桌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