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常识(文史小知识短小)

短小、精粹、隽永——刘禹锡《陋室铭》赏析

历史文常识(文史小知识短小)(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流传百代的佳作。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中写道;“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炱。”《陋室铭》这个题目很可能是受《韩诗外传》的启发而拟定的。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休:古代常刻铭亍碑版或嚣物,用来称颂功德,或用来表示鉴戒。

历史文常识(文史小知识短小)(2)

刘禹锡

本文的主旨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主旨,作者在开篇处并没有点明,而是暗运斧斤,徐徐道出。文章先用一组形式匀齐的排句作为铺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陪衬主旨的第一层;“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陪衬主旨的第二层。有了这两层有力的锗垫,然后再引出揭示主旨的第三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用山和水比附室,用不高和不深比附陋,用仙和龙比附主人,用名和灵比附德馨。这种“旁起”的写法,使文章有波澜,有曲折,曲尽引人入胜之妙。

接下去,文章正面描述与陋室有关的情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的景色。满阶苔痕,一院青草,环境幽静清雅。这除了表明作者一切任其自然、恬适自得的心境之外,还说明作者不愿广为交游,前来造访的人不多。值得提出的是,这里的“上”字和“入”宁,用得非常传神。有了这两个宇,便成静景活写,显得既有精神,又有情味,从中流露出作者对陋室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陋室的人物。前一句是实写,后一句是虚写。鸿儒来访,与鸿儒谈笑,可以想见作者的身分。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的德才兼备,表明生人高雅脱俗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主人在陋室中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用的是散行句式,是从正面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的是骈俪句式,是从反面说的。骈散句之中,又有呼应,有对照“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相呼应,相对照;“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相对照。一正一反,虚实相生,相映成趣,行文的缜密,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上所写的陋室之景,陋室之人,陋室之事,目的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正因为陋室的主人道德高尚,声名远播,才见出陋室不陋。

行文至此,意思似乎已经基本写尽。然而才华横溢的作者并不感到满足,他还要向纵深方面开拓、生发,于是又写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句。“诸葛庐”,遗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时所住的草庐。“子云亭”,遗址在今成都少城西南,指西汉文学家、哲学家兼语言学家扬雄住过的“扬子宅”,也称草玄堂。文章为了押韵,所以不说扬子宅或草玄堂,而说“子云亭”。子云是扬雄的字。这两句,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意思是说,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也都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品德高尚,因而陋室不陋;那么自己的陋室难道不是如此吗!有了这一层意思,便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加重了主题的分量,使作品又多了一层波澜。

历史文常识(文史小知识短小)(3)

全文的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们知道,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各朝代多把孔子创立韵儒学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把孔子的言论视为金科玉律。因此,当时写文章引用孔子的话,便格外具有号召力。本文以孔子的话作结,是为了“援古以自重”,用来突出君子届之、陋室不陋的主旨。不过,作者有意不引“君子居之”四个字,只引“何陋之有”,而把“君子居之”这层意思暗含其中。这样写,不露痕迹,颇有余味。

《陋室铭》一文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中所表现的作者重视修身养性,强调洁身自好,不羡慕富贵荣华,不追求物质享受,都是有进步意义的。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本文所表现的自命清高、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的消极情调,却和我们的时代情神格格不入。这也正是作者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在作品中的反映。

遗憾的是,这篇作品写作的确切年代已经无法知晓。不过根据文章所表现的情调和“阅金经”的字句来推断,本文很有可能作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遭到失败以后。当时刘禹锡因受株连,曾经两次被贬,过了二十余年的坎坷生活。“穷则独善其身”,他从反面汲取了教训。

近年来,有的人说,刘禹锡住过的陋室,相传在今河北省定县南三里庄。河北省定县是战国时期中山国活动的中心,汉高帝时设为郡,景帝时改为国,治所定在卢奴,就是现在的定县。《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有刘禹锡本传,本传上记载,刘禹锡自己说他的籍贯在中山(“自言系出中山”)。由此看来,说刘禹锡的陋室在今定县,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这个传说可信,《陋室铭》一文当写在刘禹锡从政前的青年时代。不过,刘禹锡从政前涉世不深,政治上没有受过挫折,是很难发出案牍劳形的慨叹、很难对遁世的佛学发生兴趣的。因此,我们认为本文写于作者的贬官时期,比较近乎情理。

《陋室铭》是一篇仅有八十一个字的短文,它的立意、布局,语言都很有特点。从立意来看,本文虽然是为陋室作铭,但没有直接描述陋室如何简陋,而是采取因人及物的手法,从其它几方面加以映衬,因而感封新颖脱俗,不落窠臼。从布局来看,本文是用议论的笔墨开篇,以双重比喻起兴,作为蓄势,而后揭示主旨,主旨一经点出,便层层扣紧,先用衬托的手法,再用列举史实和引用古语的写法,逐步加深主旨,句句坐实主旨,使得全篇首尾呼应,统体浑成。从语言上看,有排句,有对偶,有散行;以四言句为主,中间杂有五言句和六言句;除用单句结尾不押韵外,通篇押的是一个韵脚,而且两句一押,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写,语句参差错落,音调铿锵谐美,节奏鲜明顿挫。

总之,《陋室铭》篇幅短小,内容精粹,情味隽永,不愧是出自大作家刘禹锡之手的百读不厌的佳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