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

接着分享我的旅行故事,今天要走进的是江苏无锡宜兴的周铁,这里有座近90年历史的农村小学——西桥工学团,曾培养了六十多名“小先生”。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1)

周铁所在的宜兴市古称“阳羡”,自古以来就是书香氤氲之地。据史书记载,周铁村在周朝时就已经形成建制。2700年前,因周朝设铁官于此,于是得名周铁。据统计,宜兴历史上曾走出四位状元、十位宰相、385位进士。近现代,这里走出了26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所以宜兴也被誉为“院士之乡”、“教授之乡”,至今中国的高校里还流传着“无宜兴不成校”的说法。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2)

“文章千古秀,仕途一时荣”,周铁人很早就相信,只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世代荣光。所以兴文重教之风一直世代相传。学者介绍,周铁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它地处太湖之滨,这里的人接触外来的文明和文化熏陶接受得比较多,所以它的眼界比较开阔。崇文重教之风相比其他封闭的地方,要开明一些,所以它这里有环境的影响。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3)

不仅百姓有好学之风,周铁人还热衷民间办学,兴学助教的义举久盛不衰。从光绪六年周铁乡绅捐建竺西书院,到捐建高等小学堂、崇本小学校、师郑小学、周铁桥女子小学、竺西小学、竺西中学、崇德中学等,这些全部由周铁东方乡绅出资创办。在周铁,有一座看上去十分普通的院落,四合院式的建筑,灰瓦白墙,透着无言的静美,这是1934年周铁一位叫做承国英的青年,所创办的当时苏南唯一的农村学校。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4)

村民介绍,小学生不需要交学费,老师也没有报酬。西桥工学团的创办,得到了陶行知先生的大力支持,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倡为劳苦大众办教育、办学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虽然有陶行知先生的鼎力支持,但是由于当时师资力量薄弱,教员很少,西桥工学团办起来之后,先由教员培训学生成为“小先生”。他们把六十几个小学生培训成“小先生”后,又让每一个“小先生”回家,教村里其他人识字,普教阵地慢慢扩大。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5)

西桥工学团秉承着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办学理念,作为当时苏南地区唯一的农村小学,这里曾招收附近16个自然村的大概100多个孩子前来求学。当年学校的创办者承国英说服新婚妻子卖掉结婚戒指,给学校添置的风琴和时钟至今都在,曾经的西桥学子仿佛从未远离。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6)

䣂陶行知先生在上海教学的一个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他说村里没有钱办不起教学怎么办?等等等,等到胡子白了,还是办不起教育,村里的孩子还是读不上书,怎么办?向西桥学。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7)

抗战爆发后,西桥工学团被迫停课。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里,很多学生受到了先进教育的启蒙。有的加入了新四军,有的考入大学。西桥撒下的教育种子,像细胞一样不断分裂扩散,深深影响了周铁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包括周铁村在内的整个周铁镇,共遍布着30个义务家庭辅导站。辅导站内以退休教师为主,在职教师辅导为辅。所有家庭辅导站常年进行学习辅导活动,每年辅导学生达200多名。

宜兴周铁中学教师介绍(江苏宜兴的周铁)(8)

周铁人对于教育,总有不同寻常的热情。从曾经的地方乡绅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教,到现在这种精神依然薪火相传,爱心助学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周铁有六个奖学金,从1992年开始,陆续设立了银燕园丁奖、华仁奖学金,还有爱心助学,有兴达圆梦奖学金等8个。除了8个专项教育基金,周铁还有十几个复合型捐资助学、济贫帮困基金。每年的教师节前夕,周铁都会奖励那些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辛勤耕耘,教书育人的老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