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观其行察其言 论语经典名句详解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名句的诞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经典名句观其行察其言 论语经典名句详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论语经典名句观其行察其言 论语经典名句详解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名句的诞生
子路曰:“卫君1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2?”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5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6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7;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8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9而已矣。”
——子路·三
完全读懂名句
1.卫君: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辄的父亲蒯聩是太子,因罪逃往国外,灵公卒,由辄继为卫君。后来蒯聩回国,取得君位,辄则出奔,因此称为出公辄。2.奚先:指以什么为先。3.正名:名指名分,当时卫出公在位,但其父蒯聩出亡在外,却不得继位,父子君臣的名分有待导正。4.迂:远于事情,不切实际,指不是今日之急务。5.野:不明白事理。6.阙如:阙,缺少、没有的意思。如,语助词。7.中:公正不偏不颇。8.措:安置。无所措手足,就是连手脚都不知怎么放。9.苟:苟且、将就。
子路说:“如果卫君有意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从哪一件事开始做起?”孔子说:“首先必须导正名分吧!”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您未免太过不切实际了吧!这名又如何导正起啊!”孔子说:“你真是不明事理!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就应该保留不说。名分不正,那么说出来的话就不合理;话不合理,什么事也办不成;事情办不成,便不能推行礼乐;礼乐不能推行,单用刑罚,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公正,民众就会手足无措。因此,君子定下名来,必定要能说得出口,说得出来一定要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没有一丝苟且。”
名句的故事
《左传》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因为痛恨母亲南子淫乱,派人想杀死母亲不成,而逃到宋国。这一年卫灵公过世,南子立了蒯聩之子辄为卫国的君王,之后晋国派兵帮助蒯聩意欲夺回政权,并且攻陷了卫国数座城池,他的儿子辄不答应退位,历史家称他们父子争国。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说这段话时为辄在位为卫君的第四年,当时孔子弟子高柴、子路等皆在卫国当官,辄希望孔子辅佐他,因此请子路来问孔子这段话。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就是希望辄能先将王位还给应该继承王位的父亲,做不到就免谈。
不过,辄并没有将王位还给父亲,孔子所预言的悲剧还是发生了,蒯聩最后攻下卫国成为卫君,而辄也逃亡了。在这场战事中,孔子的弟子子路因此丧命,让孔子伤心不已。
历久弥新说名句
“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多简称为“名正言顺”,儒家相信,有正确的、稳固的名实关系,才会有安定的秩序,一旦名实关系出现错乱,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正名”。有人误以为正名后就一切水到渠成,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名正言顺”现常被用于婚姻与政治,前者指的是必须有真名实份,才算是真正的夫妻,而后者是指要有正当的理由,才能从事某些政治或军事行动。
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便曾出现婚姻名分的吊诡。“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三国演义》写到诸葛亮劝刘备在四川自立为帝时说:“今大王名正言顺,有何可议?岂不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就是指刘备原为汉室后人,称帝乃是“名正言顺”,不称帝反而会招致天怒人怨。
而僭越本分、以下犯上,司马昭当属“代表人物”。三国末年,魏国大权掌握在大将军司马昭之手,魏帝成了傀儡。有一天魏帝召集侍中王沈和尚书王经商量对付司马昭的方法,他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司马昭想杀死魏帝篡位的念头,连路人都知道。然而,王沈和王经两人却倒向司马昭,魏帝随即死于非命。此后,“司马昭之心”便指一个人不安本分、野心极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