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

@杨凌农科@今日头条@西瓜农人

7月底8月初以来,部分果农朋友反馈市场上零星出现一些猕猴桃在售卖,对于资深的果农都清楚,猕猴桃的成熟期大都在9~10月份,个别早熟品种可能受气候影响会在8月底成熟。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售卖猕猴桃是何产出?来源于火星?显然是个别农户为了抢占市场盲目早采的猕猴桃。对于这一问题报纸、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多有宣传,抵制之声从未间断,可仍有个别农户出现早采行为,是何原因?广大农户也比较关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猕猴桃早采是利?是弊?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1)

1、猕猴桃早采的定义

早采,顾名思义就是提前采摘,即果子尚未达到成熟期进行采收。通常我们借助折光分析仪测定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衡量水果的成熟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采摘时间。对猕猴桃而言,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7%以上时便可进行采收,而需要长期储藏的果实则要求达到7~10%,这样的果子在后续销售中才能保证口感和品质。反之,低于以上指标的果子即可以视之为早采果。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2)

2、猕猴桃早采原因分析

(1)水果商诱导和果农的不坚定

夏末秋初之季,全国大部分猕猴桃将熟而未熟。水果商贩们抓住了消费者猎奇尝鲜的心理,每到这个时节就抢鲜赶早的上市猕猴桃来迎合消费者。个别商贩甚至走向田头果园游说果农,并抛出较高的收购价格,一些果农朋友们担心后期鲜果大量上市造成收购价格下滑,便产生了“落袋为安”的错误心里,导致早采早卖之风盛行。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3)

(2)果子生长特点

从猕猴桃的生长周期来看,5~6月份为猕猴桃的开花期,授粉成功的幼果经过6、7月份的生长、膨大后果体大小基本定型,进入8月份后,果体外形基本不再膨大,变化的主要是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即糖分)。加上7~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且气候不太稳定,容易频发大风或暴雨天气,这样可能造成落果,影响猕猴桃的产量,从而威胁到种植户的收入。因此,个别果农朋友不愿意承担风险,过早的将猕猴桃推向市场,来获取短暂的利益。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4)

3、猕猴桃早采的危害

前部分提到早采获得的利益是短暂的,但早采造成的危害却是绵远流长的。早采的鲜果一般有两部分流向,一小部分直接抛向市场,另外大部分(约70%以上)进入冷库储藏。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过早上市的危害

由于早采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通常不足6%,糖分积累量有限,将其直接投放到市场中,消费者购买是尝到了鲜,但果子的实际口感相对较差,造成消费者对真正成熟猕猴桃的误解。在这个果蔬品类繁盛的季节,低品质的猕猴桃难免将消费者的喜好推向其他果蔬,导致之后成熟的猕猴桃鲜果上市将逐渐无人问津,直接危害果农利益。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5)

(2)过早入库的危害

这部分早采猕猴桃造成的危害是最严重的,由于早采短暂利益的驱使下,难免诱导更大一部分果农盲目跟风,而市场即时消化的能力毕定有限,进而大部分(据市场调研超过70%)早采猕猴桃鲜果就要进入冷库储存,为后续销售乃至反季节销售做准备。而长时期的冷库储藏,对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要求更高,通常要超过8%~10%,而早采的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低于这一指标。从科学角度考虑,这部分猕猴桃是不达标的,其后续进入消费者餐桌上的口感势必打折,从而使消费者对正常猕猴桃造成长期的误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在的水果没有小时候好吃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吃的都是采收的低熟、未熟之果,其品质口感可想而知。这部分果子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反过来最终仍然作用在果农朋友身上,连带的中间商同样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虽然获得了短暂的收益,但形成了一个病态的产业链。这样处于链上的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就如同饮鸩止渴。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6)

猕猴桃提前摘的原因(如何看待猕猴桃早采现象)(7)

4、杜绝猕猴桃早采的措施

对于猕猴桃早采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多方面携手杜绝,详情如下:

(1)消费者

首先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我们吃到低品质早采果,最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要勇于对早采果说“不”;

(2)中间商

其次,中间商要明白,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当消费者不愿意或不喜欢吃这种水果时,我们的业务面变窄了,销售量也会下降了,从长远来看直接影响自身利润;

(3)种植户

最重要的是果农朋友要清楚,这最终危害的是种植户的利益。毕竟猕猴桃树是一个多年生的果树,一旦挂果就会连年产出,我们的目光应该放的长远一些,要谋求的是长期的效益,而非一朝一夕的短暂收益。

(4)相关职能部门

此外,各职能部门应该进行市场干预、下乡宣传和积极引导,避免农户朋友们不清楚市场规律,盲目跟风,最终害人害己。

最后我们猕猴桃产业链上所有的参与者应该清楚,随着猕猴桃市场管理机制的逐渐成熟,相关职能部门的持续干预和积极引导,以及广大果农朋友认识的提高,今后的早采现象将越来越少。作为一个果农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将成熟的高品质优质果分享给消费者也是我们的荣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