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可以卖老婆(为啥古代女子会有卖身葬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正处青春年华的女子想要出卖自己的身体只为埋葬父亲的情节。
一具刚死不久的尸体摆在路边,旁边跪着一位神情悲凉的女子,也许有的时候她们还会着一身白衣。简陋的木板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卖、身、葬、父。
这不禁让现代人产生疑惑,一般古代的下葬不过是个随便找块地,挖个坑把尸体放进去,堆成一个小土丘。富贵一点的人家立个石碑刻上某某之父、某某之母之类的字样,穷苦人家用木碑代替即可。
如此这般,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女子会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和自由,安葬亡者呢?
一、古代丧葬礼古代丧葬礼起源于周朝,“五礼”之一,称之为凶礼。凶礼分为丧礼、葬礼和服丧三个部分。在周朝,封建等级的森严也持续到了凶礼之中,不同职位等级的人凶礼的规模也不尽相同,职位越低,规模越小。
此后的各个朝代,虽然有所发展和改变,但基本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的。以宋朝的丧葬礼仪为例,知名文学家、思想家朱熹在他的著作《朱子家礼》中详细记载了有关内容。
仅在安葬之前就有众多步骤,并且这些步骤还需要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完成。按照皇家丧葬的礼仪来看,主要有十八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初终”,是即将死亡的人彻底失去呼吸后的状态,这个时候人要在正室、正寝之中。
第二个步骤是“复”,是为亡者招魂的一种特殊仪式。在仪式开始的时候,让招魂的人拿着死者的衣服,一只手插着腰,向视为幽冥之地的北方,拉长音调大声呼叫死者的姓名。
第三个步骤是“殓”,主要是指把经历过招魂仪式的死者遗体安放在正室南面窗户下方的床上,用角柶卡在牙齿之间,撑开死者的嘴,方便之后实行“饭含”,这也称之为“楔齿”。
第四个步骤是“命赴”,简单来说就是派人向死者的亲朋好友等相关人士通知其死亡的消息。
第五个步骤是“吊唁”,即上述人等接到讣告之后来参加葬礼,并且慰问死者的近亲属。
第六个步骤是“铭旌”,也就是在堂前的西边用竹竿挂起一面长旛,上面写着“某某之柩”。
第七个步骤是沐浴,即先在堂前西面楼梯前面的墙的下方,挖一个坎当成灶,把洗米水加热,为死者清洁身体。然后再为死者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遗容,把残余物埋入坎中。等到清洁结束之后,也把沐浴用的水倒入坎中。
第八个步骤是“饭含”,也就是把珠宝、玉石或者米饭之类的物品放进死者的口中。
第九个步骤是“设重”,也称为“设燎重”。主要是指制作一块木牌放在堂前庭中的位置,木牌的大小根据死者的身份分成不同的等级。它的作用就是暂时替代神主牌位,象征着死者的灵魂。
以上九个步骤都要在死者安息的一天之内完成。
第十个步骤是“小殓”,一般是在死者去世之后的第二天,给死者穿上正式入棺时的寿衣。
第十一个步骤是“大殓”,在死者去世之后的第三天举行正式的入棺仪式。
第十二个步骤是“成服”,即死者入棺之后,死者的亲属按照服制的远近,需要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
第十三个步骤是“朝夕哭”或者“朝夕奠”,即在成服之后下葬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主家近亲每天早晚都要在棺材面前痛哭祭奠。要是正好碰到宾客前来吊唁或者祭奠,主人也要
第十四个步骤是“筮宅、卜日”,即请人占卜适宜下葬的地点和时间。
第十五个步骤是“既夕哭”,即在下葬之日的前两天晚上,在放置死者棺材的场所对死者进行最后一次哭奠。
第十六个步骤是“停灵”,即在下葬的前一天,把死者的灵柩用灵车送往祖宗的祠堂停放一天。
第十七个步骤是“发引”,即在下葬之日,运送装着棺材灵车,前往墓地。
第十八个步骤是“下葬”,即把石灰、木炭铺入实现挖掘好的墓圹之中,并在圹前立碑,记录何许人也或者生平过往。如果有墓室,也是在下葬之前就必须提前准备好的。等到灵车到达墓地,便把灵柩放入墓圹或者墓室之中,再来一次祭奠的仪式。
相较于皇室而言,民间的礼仪自是简化和低调很多,贫苦人家更是如此。但是简化可以,缺少却不可以。
在古代,不按照礼仪安葬父母,甚至可以定为“不孝”之罪。
二、朱元璋葬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多人都知道他家境贫寒、身世凄苦。他为了谋求生路不仅当过乞丐,还进入寺庙当过和尚,但是很少有人能说出他到底穷到了什么程度。
朱元璋小时候便是父母死无葬身之地的处境,如若不是贵人相助,他也只能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来安葬父母了。
彼时,尚在元朝末期,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发生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旱灾。他们靠着余粮好不容易撑了过去,但是第二年春天又迎来了新的打击,瘟疫和蝗灾的侵袭不仅夺走了田地的收成,还带走了无辜百姓的生命。
在短短半个月里,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而朱元璋却身无分文,连他们的后事都处理不了。
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那些随处而见的土地要么是官府所有,要么是地主豪强所占。一般的百姓几乎都是租庸而住,每年需要交付很多的钱。
而接连失去顶梁柱的朱元璋的家里,既没有地,又没有钱,如何能够安葬父母?
那一年,朱元璋才十七岁,他和二哥跪在遗体的旁边不知如何是好。即使后来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回忆起这段时光还是痛哭流涕、泪如雨下。
幸而当时有一富贵人家,名曰刘继祖,可怜朱元璋两兄弟的遭遇,将自己家的一块土地赠予了他们。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妥善安排父母和大哥的后事。
如果没有刘继祖的帮助,当时的朱元璋也只能通过出卖自己身体的方式来获得安葬父母的费用了,毕竟穷苦人家能有交换价值的也就是一身苦力了。
等到朱元璋当上皇帝之时,刘继祖早已因病故去了。但是如此恩情朱元璋怎会忘怀,他下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这个官位可是世代沿袭。
在明朝统治年间,刘家子孙都得到了皇室的庇佑,世世代代永享荣华富贵。刘继祖一时的善意之举,赢得了子孙数百年的福报。
三、现代丧葬礼随着时代的发展,丧葬礼的仪式也有所改变,但是主旨没有改变,依旧是为了尊重和怀念逝者。
丧葬的礼仪都是从死者真正死亡开始的,首先自然是向死者的亲朋好友发送讣告。
讣告一般有三种形式:一般式、公告式和新闻报道式。公告式较为隆重和庄严,一般是由高级机关团体发出;新闻报道式顾名思义就是以消息的形式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向公众传播;民间常用一般式讣告。
讣告的内容一般包含死者的姓名、身份等个人信息和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有些还会记述逝者生平,包括重要事迹和有代表性的经历。
讣告只能用黄色或者白色的纸,长辈的丧事用白色的纸,小辈的丧事用黄色的纸。
追悼会一般要用花圈、花篮、挽联等布置展厅,常用黄白两色的菊花。大堂正中挂着死者的黑白遗像,死者的灵床放在遗像的下方,遗体的四周摆满鲜花。
然后在司仪的主持下,宾客们有序的进行遗体告别仪式。
由于现代发展的需要,土葬逐渐被火葬所取代,但是墓地也是必须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火化之后,装进骨灰盒中,再将骨灰盒放入墓地之中,立碑刻字。
不过现在墓地的价格也不便宜,年轻人还需要多多努力才能为逝者准备一个比较好的墓地。而且现在不是那么简单直接的写个牌子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出卖我们的时间和劳动力,并以此获得金钱的报酬。
现代的发展给了贫苦人家很多出路,使他们不必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就能妥善处理家人的后事。结语:
生死是人生大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并且无法避免的事情。对生死之仪式的看重,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无论如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条。也许我们会在生活的不经意间,便会遭遇存折和失败,甚至一蹶不振,萌生自杀的想法。
但是请坚持下去,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苦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痛苦的挑战,还是磨砺意志的机遇。
我们会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进步,我们都会拥抱更美好的未来和更光明的前程。
珍惜自我,珍爱生命,人生路漫漫,我们还可以走的更远,看的更多。
参考文献:《明史·太祖本纪》
《现代殡葬礼仪》
《朱子家礼》
《朱元璋传》
《周礼》
《明太祖实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