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鼓楼有什么历史(开封城墙南门石刻门匾回归记)

“刘老,您放心,文物交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把文物管理好、利用好”8月6日,市文广旅局副调研员吴海峰和文物科科长李建新、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周璐一起冒雨来到大南门刘文茂老人家中,看着历经岁月侵蚀而依旧保存完好的“南门”石刻门匾,在场的人无不百感交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开封鼓楼有什么历史?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开封鼓楼有什么历史(开封城墙南门石刻门匾回归记)

开封鼓楼有什么历史

“刘老,您放心,文物交给我们,我们就一定要把文物管理好、利用好。”8月6日,市文广旅局副调研员吴海峰和文物科科长李建新、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周璐一起冒雨来到大南门刘文茂老人家中,看着历经岁月侵蚀而依旧保存完好的“南门”石刻门匾,在场的人无不百感交集。

大南门位于开封南城墙中部偏西,是开封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其自唐代建成、金代南移,至今位置未曾变动,大南门有力地控制了开封千年中轴线的位置,对城市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据《光绪祥符县志》记载,清朝时大南门上便有刻写“南门”二字的门匾。民国时,冯玉祥改大南门为中山门,1931年前后大南门又被改为碉堡式城楼,此后无论图片还是文本资料,皆未见此门匾,其可能已佚失。

历史机遇,文物现世。2020年8月,随着大南门瓮城内拆迁工作的稳步推进,原本埋没于居民区内的文物也随之纷纷重见天日。为保护此区域内文物不被误拆或破坏,助力城墙贯通工作的开展,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对大南门瓮城内城墙相关文物开展了调查、保护和提取工作。

8月3日,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资料,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找到了刻有“南门”二字的石刻门匾,而这门匾实际上已被刘文茂老人守护了数十年。“我也是机缘巧合,能够守护我们开封城的‘南门’石匾,是我的荣幸。”刘文茂说,“我不图名利,文物是国家的,就应该上缴国家。”

刘文茂告诉记者,他数十年来多次表示要上缴国家。此前,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就曾有意接收此文物,但由于石刻体量巨大,存放处空间相对狭窄,几经尝试终未取出,本着保护文物不因移动而再遭破坏的思路,只能将其暂放在刘文茂家中。如今适逢拆迁,正给文物的回归提供了机会,而刘文茂亦有此意愿。

谋划多日,在此一举。8月7日上午,雨渐下渐小,天空也微微放晴。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组织工人及卡车、吊车,来到大南门瓮城内,准备对“南门”石刻门匾进行装车运输。由于文物重超一吨,加之文物存放处空间狭小,给搬运工作出了道难题。工人齐心协力将石刻小心抬起,并用吊装带捆扎好,让吊车缓缓吊起。随着文物徐徐越过房屋来到街边,周围的群众不禁发出阵阵喝彩声,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

“刘老有文化有见识,主动保护文物的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是‘真正的老开封人’。”吴海峰说。

随着“南门”石刻门匾被装车运离大南门,“隐居”了数十年甚至逾百年的石刻门匾,暂由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接收。相信今后随着开封城墙贯通工程的稳步推进和开封城墙文物保护研究的逐步深入,“南门”石刻门匾定能再次展现出它往日的风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