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

感谢@ BF绿色之梦@丫头她爹@乐观的鲸鱼Uv@热心海浪Oe@转折xh@常开笑口999……等几位网友,补充我之前对方言的解释和部分文字的修正,并提供很多新的词汇。

今天先发一部分比较常见的方言,基本都是农村劳动人民日常用语,很多已经消失了,像跟牛马车有关的,像“港”字现在基本没有人再说了,因为时代变化太快了,所有人都很“港”,“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笑口提供的几个词语,正在整理,以后在其他文章里发布。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1)

1、单字方言

  • 客(qiěr):客人。
  • 港:时尚,时髦。
  • 裹:吸吮,喝。
  • 约(yāo):称量。
  • 柞(zhǎ)/捺(nǎ):大拇指和中指伸直以后的距离。
  • 掏(tǎo):庹。两臂与肩平齐并伸直后的距离。
  • 棒:瓶。一棒就是一瓶的意思;一玻璃棒子,可以是一瓶酒一瓶水,有时候也代表一种武器。
  • 噶(gā):打赌;联姻。咱俩噶点啥?就是咱俩赌点啥;噶亲家,就是谈论儿女婚事。嘎字还可以组成一下词语:嘎达揪(gādajiu);嘎(gà)哈呀;干嘎(gà)巴嘴;这人有点噶(gǎ)。
  • 出:一种状态,有时候是得意洋洋,有时候五迷三道……;死出,损出(损色sunsǎi)。
  • 呲:特别快的速度,高速高压喷出液体(类似于滋水枪)。
  • 蒯(kuǎi):蒯水;挠痒痒。用水舀子蒯点水喝;脊梁骨有点痒,帮我蒯蒯。
  • 哏(gěn):性格怪癖,不容易相处。
  • 敲:阉割。敲猪:对猪进行阉割。以利于猪的健康、快速生长。
  • 听(tìng):批评,训斥,欺负,打。让你不老实,是不是挨听了(是不是被批评了)。
  • 贼、整、啥:已在前边文章叙述,这里不再添加。

2、形容声音和状态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2)

水瓢

  • 枯吃:声音,尖锐物插入某物时发出的声音;陷入泥潭时。(有点像咕叽,但不是)。
  • 啪嚓:声音,摔倒在地上的声音。例:走着走着,啪嚓一下摔在地上了。
  • 咣当:撞击的声音,从高处掉落到地上的声音,。
  • 夸嚓:咔嚓。声音,砸,倒塌。东山墙夸嚓一下就倒了。
  • 飞哧(呼哧):哭泣;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你别飞哧了(你别哭了);这孩子哭得飞哧飞哧的!
  • 呲溜:冷,动作。小松鼠呲溜一下就跑了;天冷冻得鼻涕拉瞎的,一会儿呲溜一下,一会儿又呲溜一下,也不说擦一擦;小河里边没多少水了,呲溜呲溜得不点小流(lìu)(水流的意思)。
  • 呲拉:用风或者阳光把衣服等晒干。把洗完的衣服挂在外边呲拉呲拉。
  • 前趴子:向前跌倒/摔倒,扑伏在地。一不小心绊到门槛子上了,造了个前趴子。
  • 仰八叉:身体向后仰面跌倒。山东好像叫仰八脚儿。
  • 呲呲的(cícíde):很,非常快。那个管道漏水了,呲呲的,赶紧来人把他堵上。
  • 日日的(ríríde):很,非常快。他跑起来日日的,比谁都快。
  • 蛄甬(gùyong):缓慢地挪动(大约像蚯蚓那样蠕动,不确定,反正是特慢)。例:你快点走吧,在后边蛄蛹啥呀?这个都跟上篇关于方言的文章中提到的“噶又(gàyou)”稍有不同,蛄蛹像是匍匐着一点点挪移身体;噶又像是描述老牛拉车,跑不起来,噶又噶又的。

3、房前屋后和街道: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3)

灶坑

  • 门斗:农村住宅进户门处建设的门廊,作用类似于城市住宅的玄关。
  • 下屋(xiàwú):仓库。
  • 外屋(wàiwū):客厅。
  • 外屋(wàiwú)外屋地(wàiwūdi):厨房。两个外屋发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不尽相同。
  • 灶坑(záokēng):烧柴火的炉灶台子。
  • 下地:从炕上下来。
  • 上地:去农田干活。有的地方说上山、山上,指的是在去田地、在田地里。
  • 茅楼:厕所。
  • 出外头(上外头):去厕所,去趟厕所。
  • 当腰:中间。
  • 当该:街道,房子前边能看见的街道。在农村当该有时候是特指村子里最中间的一趟街道。(前趟该、后趟该)

4、生产生活用具: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4)

水舀子、水缸、水梢

  • 酱耙子(酱搋子):捣大酱的用具,一块小木板,中间开个孔,安装一个长把。
  • 水舀子:舀水用的金属器物,把葫芦一劈两半后做的叫水瓢。
  • 假把刀:镰刀断了以后,把剩下有刀刃的半截尾部用布包裹成把手,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水果刀。
  • 喂得罗:类似于车辆轮胎那样的材料制成的水桶,口大底小,也有用白铁皮焊制的跟水潲的区别是形状不同。
  • 水梢:洋铁、鱼鳞铁焊制而成的水桶,常见的是圆形,上下等径。有的地方喂得罗和水梢是同一个物件。
  • 帮个:塑料桶。
  • 炕琴:炕琴柜,摆放在土炕上的立柜,大多用来叠放被褥等。
  • 手捂子:棉手套。也叫手闷子。
  • 棉乌拉(miánwùlong):棉鞋,棉帮胶底毛里。
  • 鞋趿拉、趿拉板儿:拖鞋。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5)

搬蹬子

  • 趿拉趿拉的:不利索;走路抬不起脚,脚后跟拖地。
  • 爬犁:雪橇。
  • 搬蹬子:四个角用竹子或木棍架起来的打鱼的渔网。
  • 抄罗子:捞鱼的有手柄的鱼网。
  • 二齿子:两个齿子的挠子,用来钩或者划拉东西,也叫二齿挠子、三齿挠子。
  • 四股叉:四个齿子的叉子,用来挑起或撅起东西。
  • 耙子:一排齿子。用来搂草,过去是用来除粮食当中杂草的工具。
  • 犁杖:就是犁地用的犁。
  • 刨奔:一头扁尖一头四方的锤子。
  • 蚂蚱子(蹦的蹦):手扶拖拉机。

5、动物: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6)

雨蛙

  • 树狗子:树叶掉下来,半干枯状态时的叶梗。
  • 蚂蛉(mālìng):蜻蜓。
  • 老铁:一种纤细的黑色蜻蜓,往往是成双成对尾巴连在一起飞行。
  • 贴树皮:一种长在杨树上灰黑色毛毛虫。还有一种绿色的叫洋辣子。
  • 老鳖盖:水甲虫。能入药;这个油炸很好吃,东北夜市上的传统美食。
  • 蚂替(mātì):水蛭。
  • 曲蛇:蚯蚓。
  • 大花鞋:蛤蟆,青蛙。
  • 蛤蟆咕嘟:蝌蚪。
  • 天老爷小舅子:绿色的东北雨蛙。非常有意思的青蛙,到处乱蹦,传说它一叫唤天就会下雨,所以得名。用来形容一些门路比较多关系比较硬的人,讲起来有一点点讽刺的味道。
  • 家巧儿:麻雀。
  • 老鹞子(lǎoyàozi):鹰。
  • 老抱子:孵蛋及孵蛋后领着鸡仔闲逛的母鸡。
  • 草爬子:蜱虫。
  • 小咬:蠓虫。
  • 蝇子:苍蝇。
  • 花大姐:瓢虫。
  • 乙巴:尾巴。
  • 油了罐子、水炸、水老鸹:这三种鸟不知道是什么鸟!以前在春天的田间经常能看到。

6、动作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7)

假把刀

  • 搁楞:豁楞,无秩序搅拌。做核酸,用棉签在嗓子里搁楞或者豁楞。
  • 扒楞(扒拉):触碰。这个不好形容,得演示才行。扒楞菜:不礼貌的吃饭方式,类似于把盘子里的菜翻一遍;扒楞事:是指挑事;扒楞几个菜:是指炒菜做饭;你别搭楞我:这可能是两口子吵架了;把树枝往旁边剌儿扒楞扒楞,树枝挡害(碍事)了。
  • 尥蹶子:动物抬起后腿蹬、踹。指人对工作失去兴趣,不干了。
  • 罩量:试一试。你罩量罩量,意思是你试试。

7、其他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8)

酱耙子

  • 捯饬:打扮。
  • 嘎达揪(gādajiu):挽起来的发髻。
  • 连毛樱子:发型。
  • 腰条:身材。
  • 能水儿(néngshuir):本事。
  • 大能带:流鼻涕。
  • 二椅子(èryǐzi):用现在的话讲叫niang。
  • 熊色(xióngsǎi):熊样。
  • 老蒯:老伴儿(用于称呼妻子)。
  • 打罢刀:离婚。
  • 拉帮套:书面意思是帮忙拉套。也是旧社会时期的一种生活习俗,现已绝迹。东北方言里后来发展的有一点点骂人的意思,但不是全部,这个词现在已经没有人说了。
  • 绑丁儿:总是,经常。
  • 丁巴儿(dīngbàr):总是,一直。持续不断。
  • 哏揪(gěnjiu):有嚼头;也用来形容人的一种性格。

东北方言里形容颜色的词是这样的

  • 焦绿、焦酸、焦黄、瓦蓝(wàlán)、八苦(bákǔ)、䲡黑、阙青、阙黑、通红(痛红)、煞白、齁甜:很、非常绿、蓝、黄……

你不知道的全部东北方言(逐渐消失的东北方言)(9)

炕琴

最后

呱唧呱唧:鼓掌。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