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讲解(关于道德经的最大争议)
有关《道德经》的研究,历来存在争议。
最大的争议,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问题。
01最大的争议《道德经》第一章在“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断句上,出了很大的问题。
今天有关《道德经》的书,大概80%都参考北宋王安石的断句,在“无”跟“有”后面断句。
王安石本身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很好,哲学也不错。
古人念书,不像我们今天念到太多的资料,因为书并不是很多,他有时候就要别出心裁,别人都这样讲,我就把断句改一改。
这一改,改出了大问题。
改完之后,大家觉得说,讲“无”跟“有”比较玄,比较抽象,比较奥妙。
结果就给我们今人学习《道德经》,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在学术界,研究《道德经》都是以魏朝的王弼本作为参考。
王弼生活在曹操的时代,年代上比较接近。
他注解的《道德经》,断句是“无名”“有名”“无欲”“有欲”。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来帛书本《道德经》。
就是汉朝人坟墓中的《道德经》版本,写在绢帛上面的,分为甲本、乙本。
这个版本出来之后,王弼本的断句更加可以肯定。
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用“之、乎、者、也”作为分隔。
帛书本《道德经》是怎么断句的?
它写的是:“故恒无欲也,恒有欲也”。
当时这句话还不是“常无欲、常有欲”,因为汉文帝名刘恒,古代为了避皇帝的讳,汉文帝以后才改成“常”。
也可以看出,帛书本的《道德经》版本是很早的,学界认为是在汉朝初期。
02学习要有根据但是隔了一千多年,王安石跑来弄出一个“无”“有”的断句;
后代人觉得这样好像比较神奇,结果就一直流传下来。
以至于到了现在,社会上80%的《道德经》版本,都是按照王安石的断句。
所有讲《道德经》的人都摇头晃脑,“有无、有无”这样念,你问他什么是“无”,什么是“有”?
他说不能讲。
真正做学术研究的人,会觉得很奇怪。
有王弼本,有帛书本,你不参考它原来的样子,只知道参考北宋王安石的版本,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们今天学习经典,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尊重原文。
你学习《道德经》、研究《道德经》,要有根据,要能讲个道理出来。
03讲出个道理来为什么“无名”“有名”“无欲”“有欲”比较合理?
我们不妨用白话文,把第一章这几句说一下:
“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奥妙;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以看出万物的边界。”
乍一听似乎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名字出现以前,万物开始了;
名字出现以后,人类才可能使用概念,那就是万物的母体。
比如我说“牛”,这是我们给这种动物取的名字。
我一说“牛”,天下所有的牛都包括在里面了。
这个“牛”就是“母”,天下所有的牛都叫做“子”。
如果没有“牛”这个字,你看到的每一头牛都不一样,人类根本不可能建立对牛的认识。
所以,人的智慧就在这里。
04无欲与有欲
接着看下面一句:
所以经常保持没有欲望的状态,才能看到万物的奥妙;但是经常要有欲望,才能够看到万物的边界。
这句什么意思?
没有欲望,就是不要干涉。
譬如,我们看动物世界,一只公狮子找母狮子,它先把母狮子上一胎生的小狮子咬死。
母狮子确定小狮子已经死了,就老老实实跟着公狮子走,准备生下一胎。
这种情况我们看着很难过,但你不能干涉。
因为人类一干涉,将来狮子太多怎么办?
就是靠这样子维持狮子的总数,没有人安排的,这是自然的奥妙。
为什么又要有欲望?
人如果没有欲望的话,人类文明不可能发展。
譬如,古代人用人力来拉车,发现太累了,怎么办?
想办法找动物来帮助,做实验嘛,用牛来拉车,用老虎来拉车,用象来拉车。
最后发现,用老虎拉车,它会把人吃掉;用象来拉车,它会把房子给冲垮;最好的选择是用牛来拉车。
再比如,你要找种动物来看门,找一只豹,找一条狗,找一只猫,哪个合适?
最后当然是狗了。
你要有欲望,设定一个目标,才能够测试每一种生物的能力的边界。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
人要有欲望,才能知道万物各自的边界,才能善加利用,让人类社会平安地发展,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道德经》第一章就把这一点讲清楚,可见它的重要性。
但是今天的人学《道德经》,如果把断句问题搞错了,怎么理解其中的涵义呢?
所以,如果有人要念《道德经》,我就建议他参考两个版本:王弼的注解本和帛书本。
这两个版本合在一起,像第一章的这种断句问题,就非常清楚,学起来十拿九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