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狩猎记137(长白山狩猎往事)
摄影/王勇
长白山狩猎活动可以上溯到遥远的时代,也许电影《冰河世纪》中展现的古人类狩猎场景就在长白山地区发生过。有人类生存的年代就有捕猎,没有捕猎,就没有生存。
远古时期,人们称长白山为“大荒山”。《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联系,武王时,有肃慎贡“楛矢石砮”臣服于周的记载。
《金史·礼志·方丘祭》中,明确称长白山为“东嶽长白山”,显然有取代“东嶽泰山”之意。明史记载:长白山地区朝鲜国上供礼品以山参、虎皮、鹿茸、熊胆为最佳,一定程度上展现出长白山的狩猎活动。
满清夺取天下后,视长白山为发祥地,为保护龙脉风水不被破坏,统治者以“柳条禁边”为国策封禁长白山二百多年,严禁一切矿产资源和渔猎活动的开展,这一来自“封建迷信”的举措却让这二百多年成为对长白山地区资源保护的最好时期。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对长白山地区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解放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开发长白山资源,人员大量涌进,长白山地区的矿产、林木资源被源源不断运往国家建设急需的地方,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逐渐被人们发现、采集和猎捕。从这个角度说,长白山猎事并不遥远。
传说与现实
在长白山,很多老人会告诉你,山里的黑熊每到冬天,都要找树洞为窝进行冬眠。
大雪封山后,最勇敢的捕熊猎人会找粗大、有树洞的树,发现有熊冬眠后,先用长矛柄将熊戳醒,熊醒后欲睡,猎人再戳,几次反复后,熊暴怒,胆汁大量充盈胆囊,后走出树洞,直立站起,欲扑猎人,猎人趁机将矛刺入黑熊长有月牙状白毛前胸,方能一击必杀,若不能刺入白毛部位,则不能刺入心脏,熊不死,则人必为熊杀。之后猎人取胆囊和四掌而去,剩下部分自有山鹰、狼和狐狸饕餮朵颐。
这种惨绝人寰的场景几乎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不过把黑熊锁在笼子里、固定在铁链中取胆汁的情景,数年以前曾经一次次上演……
笔者读职高时,班主任老师姓杨,来自长白山脚下的泉阳车站,课余时间常给我们讲一些长白山的奇闻逸事:长白山的黑熊因为眉毛过长,有时会遮挡视线看不清东西,所以叫“黑瞎子”。如果人与熊相遇,一定要顺风跑,那样毛发就会遮住熊的眼睛,熊就会停下来摇头,晃开毛发后,看清情况后再追你,你就能跑掉;如果顶风,风就会直接吹开毛发,它的眼睛始终能看到你,在森林里,人是跑不过黑瞎子的,被它追上后,它会把你扑倒后用屁股把你坐晕,再用长有倒刺的舌头舔你,把肉舔掉。
20岁时,为了盖房,杨老师独自一人拿着斧子到离家不远的树林中准备砍一棵松树做檩子,砍到一半时,感觉有些不对劲,一抬头,猛然发现不远处一头黑熊正直立站起盯着自己。他暗叫一声不好,转身就跑,那天下着小雨,林中湿滑,还有些水雾,只觉得耳边呼呼风响,总感觉熊要追上了,手中紧攥着斧头,头也不敢回,一个劲儿向前跑,也不知道跑了多远,直看到铁路线和几座屋脊时,方敢回头,熊早已没了踪影,竟发现自己跑到了砬子河车站,足足有五公里之多。
如今,“熊出没”的故事已经十分罕见了。三年前,在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山门内侧,监控视频连续两天拍摄到黑熊的踪迹。这条新闻曾经令很多动物保护者兴奋不已。
棒打狍子
狍子别称矮鹿,善奔跑,警惕性高,发现危险后会远远跑开,但又好奇心重,猎人追不上时,在后面大喊一声,狍子就会停下来回头张望,趁此时机,猎人可以从容地举枪瞄准,将狍子一枪打死,故有傻狍子之称。
大雪过后,林间沟壑会被积雪填平,狍子蹄小腿细,一旦陷入积雪坑中,肚子在雪上,脚在雪中够不着地吃不上力,很难快速逃脱,这时如果有进山打柴人经过,用一根柴棒就能将其轻松击毙,故又有棒打狍子之说。
笔者所在的通化铁路运输检察院退休的冯检跟我们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十六七岁的他领两个弟弟冬天进山打柴,经过一道沟渠时,发现一只狍子陷在雪窝中,看到有人到来,挣扎欲跑,但积雪深厚,狍子一时难以逃脱,只在原地打磨磨。冯检年少好玩,想将狍子活捉带回家驯养,就解下自己腿上的一根绑腿,拴在狍子的脖子上将狍子由雪中拉出来,没想到狍子回到地面后,后腿用力一蹬,带着绑腿一下子跑了,只留下三人呆呆地看着快速远去的狍子。
那个时代,农村孩子有一副绑腿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没想到狍子没逮到,反倒搭了一根绑腿。
最薄的羊毛毡子在今天大多用来做宣纸垫子,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却被猎枪爱好者发明了一项特殊用途——火药垫。
猎枪弹壳由黄铜制成,可反复使用,压上底火后,弹壳内装入约一半黑火药,用压药杵压实后,剪一片薄纸壳挡住火药,装入铁砂后再用一片薄纸壳挡住封蜡即可,但纸壳难以抵挡火药爆炸的巨大推力,枪响后,纸壳瞬间被炸得七零八落,难以保持火药对枪砂的均衡推力,常有枪砂在枪口前方不远处掉落,损失射击威力。有条件的爱好者经过反复研究对比后,将薄毡子用于火药垫片,射击后,火药无法将毡片炸碎,就会推动全部枪砂沿枪管方向前进,猎枪的威力得以提升,此法在枪友中迅速传播。
曾经,我们长白山人很多都有猎枪。腰系一条插满黄澄澄子弹的弹带,斜跨一支双筒猎枪走在山路上,就是那个年代最牛的一件事了。
套捕是一种禁枪后在长白山区流行的捕猎方法,捕猎者将钢丝一头弯过来绑在钢丝上,绑孔要大于钢丝直径,以便钢丝能在绑孔中自由滑动方能做成活套捕猎,于大雪后进入山中,在雪地上发现动物活动的痕迹后,在动物经过的小径上设置活套。套捕者都知道,动物为了安全,多会循原路返回。根据动物足迹判断动物品种后捕猎者设置活套大小,一头绑固在路边的树枝上。动物一旦被套住,越挣扎活套勒得越紧,鲜有逃脱者,两天或多天巡查一次,小到野兔、野鸡、狐狸,大到狍子、梅花鹿、野猪等多有收获,且钢丝不易腐断,一两年后还有收获猎物。
2006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一档法制节目,讲述吉林汪清林区一名偷猎者竟用活套捕到一只东北虎。虎性猛烈,多日不能近前,待虎饿得奄奄一息时,想用长刀将虎杀死,不想虎威犹存,偷猎者反被老虎抓咬致重伤。逃脱就医后,为骗取国家赔偿,他谎称老虎要吃自家耕牛,自己解救耕牛时被虎所伤。林业公安人员识破其谎言后,赶到现场解救东北虎,发现虎已被勒饿毙命,虎脖被钢丝勒至露骨,后偷猎者被判处无期徒刑。
虎命悲哀,人亦愚蠢。
最后一声枪响
为排场和面子吃野味,“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吃得单位没了经费”。
《焦点访谈》栏目曾曝光长白山脚下某县宾馆一年有74只熊掌被摆上餐桌,平均4.9天一只,计算下来至少有19只熊因此丢掉性命,还不包括其他饭店被吃掉的熊掌。
林蛙很早以前就是进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蛙类,其后腿的根部一般都长有寄生虫,高温都难以灭活,进入人体后,会沿着血液进入大脑,引发吸虫病,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正是丑陋的饮食习惯促成了罪恶与疾病的发生。
人们都知道活吃猴脑本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但剥取林蛙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到秋季,为获取高额利润,捕蛙者会在捕获中选取五年以上母林蛙,用细铁丝从其双眼穿过,然后悬挂于室外阴凉处。林蛙双腿在空中不停地蹬下蹬上,却无法挣脱,昼夜不息,后至渐缓,前后历七八天之久,腹内油线渐聚肚腹之下,直至力竭而亡,再阴干数天,用手抓住双腿撕开蛙腹,油坨与百千蛙卵自然分离,谓之“上品”。
多年以前,白河铁路有一职工爱好打猎,枪法准,猎获丰,多年如此。后发现森林中有一火狐狸(年头多,皮毛呈红色),欲得皮毛,狐狸警觉,发现人后都会远远跑开,几次追赶猎杀都是由于猎枪射程不够而不得,后不顾危险加大猎枪装药量,欲在远处射杀狐狸。由于装填火药过多,猎枪炸膛了,最后一声枪响将猎人的半个脑袋炸开了花,猎人一命呜呼。
长白山矿产资源丰富,开矿的多了,炸药也就多了,有人就玩起了炸鱼。炸鱼者把导火索剪成二公分长短,一手拿烟,一手拿炸药,将连好炸药的导火索从烟头上划过后,不管导火索能不能被点燃都要直接丢进水中,炸药入水即炸,鱼群不易受惊逃跑,有时一炮能炸二三十斤鱼,多时能炸四五十斤。不少炸鱼者划过烟头后担心导火索没被点燃,拿在手中再看一下,由于导火索燃烧两秒便会爆炸,比手榴弹导火索燃烧3.7秒的时间还要短,当看到导火索冒出的青烟再想扔掉时就晚了,轻者炸伤、炸残手掌,重者引爆身携炸药,肚腹破裂,当场横尸水中。
还有电鱼者忘性捕鱼,水湿衣裤形成导体,自己被电晕后,溺水而亡;而猎熊、野猪者一枪没把动物打死,被反杀;在江边投毒猎捕野鸭、林中投毒猎捕野鸡等而被法律制裁者不一而足。
今年2月14日,长白山地区下起了多年不遇的大雪,整整两天两夜的大雪将山城通化包裹得厚厚实实,人们期盼着大雪能将新冠病毒冻死,期盼着瑞雪兆丰年。
疫情的恐慌彻底压抑住了捕猎者对野味的追求,雪后的山野、林间再无一人。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和以食用为目的的猎捕、交易、运输。
新法的横空出世,使得远在天堂的动物亡灵得以慰藉,世间的鱼虫鸟兽得以重新繁盛。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禽鸟乐而人亦欢。
讲信修睦,法治社会方显大同。
来源:检察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