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

一年四季中,最让人抓狂的就是春季。人们经过银装素裹、冬风凛冽的严冬,蓦然进入阳光和煦的三月,被春风蛊惑大意换上春装,结果“倒春寒”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家长们在哆哆嗦嗦的春寒中,与孩子品品应景的诗,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1)

什么是“倒春寒”呢?

在国标《GB/T 34816—2017》中有明确解释,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2)

品古诗,换个时空“倒春寒”

古人关于“倒春寒”有不少佳作,让我们跟着诗句带孩子穿越时空去到宋朝,去体会一下历史中的“风霜”吧。

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3)

《春寒》

宋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译文赏析

春天一直是阴沉沉的,云层显示寒意愈深了。蝴蝶因为寒气袭来,收拢翅膀,花儿因为天气寒冷而含苞不放。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随风舞动,依山的阴云霎时迎来急雨。我从不曾辜负观赏春光的良辰美景,可这次外出赏春却因体弱多病误了游兴。

诗词背景:

这是诗人梅尧臣在宋朝庆历六年(1046年)初春写的一首景物诗。当时,从大环境来说范仲淹领导的革新派活动正处于低潮。从个人际遇来说,也是梅尧臣心情比较苦闷的时期,《春寒》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诗人领略不到春回大地的景象与现实的温暖。


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4)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赏析:

楼台在迷雾中难辨,月色迷蒙,渡口也迷失不见。望断天涯,无处寻觅到桃花源。怎能忍受住独居在孤寂的客馆,锁春寒,杜鹃声伴随着斜阳西下!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怀与问候,堆积成我数不清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本来是绕着你的郴山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诗词背景:

这是秦观绍圣四年(1097)所作,作者当时因新旧党之争先被贬为杭州通判,随后贬为监州酒税,之后贬谪郴州,并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最后又贬横州,此词便作于离郴前,诗句中可见诗人谪居中苦闷凄凉的环境和对现实政治的愤懑。


幼小必背古诗床前明月光(带着孩子换个时空)(5)

《春寒》

宋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赏析:

二月的巴陵,几乎日日刮风,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娇艳的海棠,不在意嫣红的花朵,挺身独立于春寒细雨中。

诗词背景:

这是诗人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年)的诗作。诗人所处的时期,南宋朝廷初建,风雨飘摇,“靖康之难”后,很多人背井离乡。诗人避乱居于岳州,春寒未了的二月,诗人看到园中独立于春寒细雨中的海棠,不禁以花喻人,将自己的品格风骨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写下了这首品格高雅的咏物诗。

小贴士

倒春寒容易造成人体不适,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孩子,预防小建议:

1、气温暂时升高不要着急给孩子减衣服,适当“春捂”益处多,气温骤降及时添衣。

2、身体素质要提高,多带孩子参与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调节心肺功能,及时适应春季

多变气温。

3、饮食上要给孩子选择健脾利胃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黑木耳、山药、香菇、红枣、小米等。家长们要及时督促孩子补充水分,适量喝水有助于保持血液畅通,预防呼吸道疾病。

4、不要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避免他们过度劳累,让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和平稳情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