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宋词著名作品(宋词与科举10晏殊婉约伤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知名度极高、普及度极广,宋词中的上佳之作《浣溪沙》,出自北宋名臣兼著名词人晏殊之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晏殊的宋词著名作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晏殊的宋词著名作品(宋词与科举10晏殊婉约伤感)

晏殊的宋词著名作品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知名度极高、普及度极广,宋词中的上佳之作《浣溪沙》,出自北宋名臣兼著名词人晏殊之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是公认的经典名句。春暮花落,夏初燕归,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象。能把寻常之自然景象信手拈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组成绝妙诗句,这就是大手笔之所为。因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修饰,原本平淡无奇的花落与归燕,也就令人回味无穷了。

有人认为,晏殊的这首《浣溪沙》,反映出了他有些消极颓废、及时行乐的处世观点。其实,无论从性格为人、还是从政作为来看,晏殊真不是这样的人。作为内心敏感细腻、情感丰富浪漫的诗人,晏殊在诗词作品中发发感叹,实属正常,没必要过分解读。

时序更替,乃自然之规律。该走的终究会走,该来的终归会来。既然韶华易逝、春光难留,不如在珍惜当下的同时,放眼未来,前面依然充满生机和希望。换句话说,与其沉溺于繁花落尽的感伤,毋宁坦然与归燕为伴,享受倾听呢喃燕语的乐趣。这样理解晏殊的《浣溪沙》,似乎更贴切一些。

晏殊,乃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辖区)人氏。晏殊自幼聪慧异常,五岁时便有神童之称,七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十四岁时,晏殊被家乡地方官以“神童”名义,推荐进京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晏殊参加的科举考试种类,史籍语焉不详,只是说参加考试的有上千人之多。面对如此众多且多为成年人的竞争者,小小年纪的晏殊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被宋真宗赵恒钦赐“同进士”身份。所谓“同进士”,就是相当于进士的意思。

为了全面考查晏殊的知识水平,两天后又对他进行了诗赋、策论测试。拿到作赋试题后,晏殊很老实地说,“这个题目我以前恰好练习过,比较熟悉,还请出道新题来考吧,那样测试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一些。”对于晏殊的诚实,宋真宗十分嘉许。测试结束后,宋真宗连称晏殊才学过人。

据传,名臣寇准曾提醒宋真宗,晏殊可是“江东”人氏啊。所谓“江东”,指的是敌国南唐故土。寇准的意思是,南唐被大宋灭国不久,那里的子民心怀二心者为数不少,使用要慎重。在这个问题上,宋真宗倒是很开明,他对寇准说,“大唐名相张九龄,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情况跟晏殊差不多,他不是照样为大唐做出了杰出贡献吗?”

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作的著名词人李煜,曾经是南唐后主。也就是说,晏殊的故乡曾是李煜的治下。在这样一位词人皇帝的熏染感召下,也难怪晏殊那么喜欢写词,并成为了一位成就不凡的杰出词人。

据《宋史》记载,晏殊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是在“景德初”。这一年,应该是景德元年(1004年)。这一年,大宋王朝摊上了不少大事。先是京师、河北、四川等地,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接着,大辽国趁火打劫,挥兵南下。宋辽经过一番你打我杀之后,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晏殊能够在多事之秋,以少年之身获取科举功名,足够幸运。

从政后,晏殊担任过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也出任过几个地方的行政一把手(知府或知州),最终官拜大宋宰相。在近五十年的从政生涯中,晏殊多有政绩,官声颇佳。他在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知人善任、提携青年才俊等方面的作为,尤为人所称道。

晏殊曾担任过应天府知府,宋代应天府的辖区,为今河南商丘市一带。在应天府任上,晏殊大力修缮扩建应天书院,并邀请范仲淹等名士前来授课讲学,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应天书院与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名重一时,被并称为宋初四大书院。庆历年间,身为宰相的晏殊,与时任枢密副使的范仲淹一起,积极倡导兴办官学,主张改革教学内容。在他们的推动下,大宋自京师至州府郡县,全部办起了官学,五代以来被禁废凋敝的教育业,又蓬勃发展起来,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庆历兴学”。

“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关于教育事业,创立了科举制度的隋炀帝杨广,曾发布过这样的圣旨,认识足够到位、站位也足够高。诚哉斯言,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希望所在,是民族的最大福祉。与科举制度关系密切的晏殊,在发展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值得历史永远铭记。

晏殊看人眼光很准,身居要职多年的他,唯才是举,不遗余力地发现提携青年优秀人才。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或者是晏殊通过科举考试发现的才俊,或者是他着力培养推荐的干才。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的名臣称号人所皆知,而了解韩琦、富弼的人,恐怕就没那么多了。韩琦、富弼都是北宋一代名相,韩琦还是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有意思的是,富弼还是晏殊的女婿。翁媳二人都是大宋宰相,并且还都是政绩不凡的名相,不失为政坛佳话一桩。

晏殊性格虽然比较急躁,但是心性宽厚,待人以诚,从不整人害人。在生活上,晏殊也比较自律,衣食住行很是简朴。晏殊胸怀豁达,看淡名利。当女婿富弼被动议提拔为枢密副使时,时任宰相的晏殊,主动提出辞职回避。所以,“消极颓废”“及时行乐”之类的评价,跟晏殊这样的人实在是不搭界。即便从他的诗词作品中解读出这样的含义,也属望文生义的误读。

在处理政务之余,晏殊喜欢搞诗词创作。史载,晏殊曾创作了一万多首诗词作品,但多已散失不传。能把官做好,是人生的成功。能把诗词写好,也是人生的成功。在做官与创作之间,晏殊游走裕如,都搞得风生水起,是个集名相名词(诗)人身份于一身的杰出历史人物。

晏殊的词作,在吸收借鉴“花间派”,以及冯延巳等人作品优点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风格,引领了一时风气。晏殊是宋代“婉约词派”的开山鼻祖式人物,被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对柳永、李清照、秦观等著名词人,影响很大。晏殊的儿子晏几道,也是一位著名词人,两人被并称为“大小晏”。

晏殊的词作,清新婉约,与流畅自然中见含蓄旷达。只读晏殊的词作,不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真的无法想象他是那样一个刚毅果敢、作为不凡的官场达人。读大学中文系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晏殊的一些著名词作。欣赏把玩之余,我还以为晏殊是那种只会吟咏风月的书生才子。晏殊,真的是位让人心生无限感叹的人物。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这首《蝶恋花》,也是一首后人广为推崇的上佳之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堪称千古名句。其中蕴含的浓浓情思,如作者笔下的天涯之路一般,绵绵无尽头。在这首词中,既可以看到李煜的影子,又可以看到对于李清照的启迪影响。

像晏殊这样的著名词人,值得为其多用些笔墨,再介绍欣赏一首他的传世名作。“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这首词,词牌是《撼庭秋》,为晏殊所首创。这首词所表达的,是一种难以排遣、无以寄托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思,与词牌中的“撼”字,形成了强烈反差。其中明写蜡烛的“心长焰短”四字,比喻何其巧妙,情感何其细腻,笔触何其含蓄。

晏殊的儿子晏几道,也是“婉约词派”的一位重要成员,可以说是继承了自己老爸的衣钵。因为晏几道不是科举中人,本书不会单篇予以介绍。在此,让我们欣赏一下晏几道一首著名的《临江仙》,凑成父子词作的相映成趣:“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这首词,渲染出了一种如梦如幻般的氛围,功力颇得乃父真传。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虽然系套用前人用语,但由于前面三句的烘托,从而变得更有新意、诗味更浓,以至于被人们视为晏几道的绝佳名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则是化用李白诗句,但在意境营造方面有所出新,与整首词也浑然天成,全无违和之感。

需要说明的是,“临江仙”这个词牌,在字数上有几种格式。比如历史上影响最大、刻印于《三国演义》卷首,出自明代状元杨慎之手的《临江仙》,字数就比晏几道这首多。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