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的十首古诗(有关七夕的3首古诗)

关于七夕节的十首古诗(有关七夕的3首古诗)(1)

关于七夕节的十首古诗(有关七夕的3首古诗)(2)

关于七夕节的十首古诗(有关七夕的3首古诗)(3)

七夕是一个甜蜜的日子,牛郎织女的传说传承千百年,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七夕的古诗词。一起来欣赏有关七夕的3首古诗,浓情蜜意在心头,千年后令人惊艳无比。

第1首,《七夕一绝句》

轻云卷箔月钩垂,正是青楼乞巧时。

牛女相望隔河汉,浪传天上有佳期。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炎。这首诗开篇先写七夕夜晚的景色,几个动词用得惟妙惟肖,令人佩服无比。第2句的乞巧乃是因为古代七夕又称乞巧节,古代女子们在这一天祈求织女让她们心灵手巧。

诗歌的后两句转到了天上的牛郎织女,诗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隔着银河,根本不能相会,可是人们却纷纷传说今天牛郎织女相会,这真是无稽之谈啊。”虽然诗人表面上不认可牛郎织女的传说,但诗歌之妙正在于此,诗人的疑问反而加深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力,反而衬托了牛郎织女在一天相会的浓情蜜意。

越是艰难的相会,越是没有什么可能的相恋,却偏偏生出最坚定不移的相恋。诗人在诗词里否认牛郎织女相会的可能性,却又让人进一步愿意去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这正是这首诗让人惊艳的地方。

第2首,《惆怅诗十二首其五》

七夕琼筵随事陈,兼花连蒂共伤神。

蜀王殿里三更月,不见骊山私语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涣,诗歌所描写的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很多朋友都读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听过里面的名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当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七夕这一天对上天盟誓的时候,他们应该想不到马嵬坡上诀别一幕,所谓的“比翼鸟”和“连理枝”让人读来更感惆怅。

而王涣这首诗显然有所参考《长恨歌》,开头两句就是写七夕的爱情约定成为空谈,只剩下无边惆怅,无限哀伤。“蜀王殿”指的是晚年唐玄宗逃难蜀地,晚年凄凉,再无法与杨贵妃相见,真是见月而心伤,闻铃而心碎,所以唐玄宗才会有《雨霖铃》的乐曲。

“不见骊山私语人”,则又是一层回忆。想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行宫留下了众多恩爱往事,如今佳人不在,物是人非,回想起当年窃窃私语的甜蜜,更加重了此刻无法排遣的惆怅郁闷。这样的诗歌,典故选用十分贴切,文采自然真挚,令人感受到唐玄宗的无限深情,也让人感叹历史上那一段段令人怅惘的哀歌。

第3首,《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徐凝。徐凝最有名的诗句当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算是一个很有灵性的作者。而这首《七夕》诗写得也是牛郎织女的传说。

前两句化用了鹊桥相会的典故,说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喜悦与甜蜜。而诗歌后两句则话锋一转,由天上的牛郎织女转移到凡间的别离客。

天上的牛郎织女虽然分别,但是每年的七夕还是能够相会一次,虽然漫长,却有等待的意义和期盼。但是人间许多别离,往往就是生离死别,想要再见一面真是千难万难。所以诗人开始羡慕天上的牛郎织女:“都说牛郎织女爱得很苦,但其实凡人远远比不上你们啊。”河鼓星,也就是牵牛星,根据《太象列星图》记载:“河鼓三星,在牵牛北……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

确实,天上的牛郎织女年年能够感受相会的喜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苦涩与怅惘才能让一段恋情刻骨铭心,才能让一段感情真正沉淀下来。此刻的埋怨与痛苦,也许便是他日回想起来的甜蜜与安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