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不见到棺材不会落泪,而见了棺材就要落泪。比喻一个人不经历一次彻底的失败,他是不肯罢休的。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1)

但“不见棺材不落泪”原来并不是这样说的,它原来的句子是:“不见亲棺不落泪”。想想也有道理,一个人只有见了自己家亲人的棺材才会落流泪,可不是见了谁的棺材都会落泪。

后来传来传去就成了“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要落泪,这样说法明显不真实,不切合实际了。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2)

“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来说的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它出自于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八回:“咱们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落泪”。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就不能轻言退出,应该是褒义。

“不见棺材不落泪”,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句俗语是在说见了棺材就要落泪。我们从它的原话“不见亲棺不落泪”可以看出,原来的意思就是说指的只是见了自己亲人的棺材才开始伤心落泪。

所以,不能是说不论是谁,只要见了棺材都要流泪,好像这已成为一种礼貌性礼节一样,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3)

“不见棺材不落泪”,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它的比喻意思,用来比喻一些犯了错仍不知悔改和执迷不悟的人。要知道,旁观者清,其他局外人眼看得你一人一条道走到黑,可你自己却不以为然,以为自己是对的,最后碰到南墙才知道错了。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4)

所以,“不见棺材不落泪”,也可以说一个人是死心眼儿,多为贬义,形容一个人执迷不悟,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说一部分人干事情时,不顾客观情况,只有到失败后才会警醒,流下悔恨的眼泪。同时,也比喻有一些人,平日里,横行霸道,无法无天,非要等到是锒铛入狱时,才知道开始呼天抢地,痛心疾首,后悔不当初,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5)

传说古时的扬州有个无赖混混姓李,他平时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尽干些偷鸡摸狗,敲诈勒索的坏事。百姓们对他又恨又怕,但也无可奈何。他的妻子和儿子为此也多次劝他立地成佛,改恶从善,回头是岸。这些良言他一概都不听不进。

一次,李某闯进邻居吴某家去调戏人家的妻子,正好被吴某碰上,于是两人就打了起来。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6)

李某凶狠地对吴某说:“老子是谁?谁也不怕,谁也不服,你能将我怎么样?”说完,他顺手拿起一把斧头照着吴某砍去,一下子就把吴某砍死了。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7)

为此,李某被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在他被砍头的前一天,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来看望他,这让李某悔恨交加,看着妻子与年幼的儿子,李某摇了摇头,他亦无力回天,恨自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关于“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个俗语,民间还一个传说,也很有意思。这个传说来自《湘山野录·卷中》:

说在过去,有一个人叫安鸿渐,他滑稽清才,是当时一个很有幽默的人。但他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在家十分怕老婆。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8)

在他岳父去世时,他夫妻俩赶紧回家吊唁,可在奔丧的路上,他就开始放声大哭,他老婆非常困惑,就问他:“怎么光见你哭,不见你流眼泪呢?安鸿渐急忙说:“唉,眼泪我已用手帕擦掉了。”

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9)

他的妻子一听就知道他又在耍平日里的小聪明,她太了解他了,为防止他到家哭不出眼泪,就赶紧对他说:“到家,一看见了棺材,你一定要落泪。”后来,民间才开始传播“不见棺材不落泪”这样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