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专科教师实行非升即走吗(已经有了高校正式编制)
来源:学术桥Acabridge整理自知乎
近年来,高校取消编制之声不绝于耳,很多高校也实行了近几年来非常著名的“非升即走”制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见到,每年有很多高校招博士,声称入职即有事业编制,这不是很稳定吗?非升即走那些考核是不是就不适用于编制内的员工了呢?为什么那么多青椒要去混考核也不去直接应聘这些呢?
但是有的青椒发现,高校提出的“给编制”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最近收到了某高校的offer,六年需要升至某职称,否则不再续聘。由于我目前现单位是有编制的,该校说按照省人社厅要求需要我按照调动手续办理进编,给学校人事处打电话咨询,人事处的答复说是正式编制。
正式编制也会非升即走吗?如果这样的话有编和没编有啥区别?
让我们来看看博士和青椒们对此的解答。
知乎用户@克罗农
某大学在编教师,谈谈招聘程序。注意,我说的是“在编”,跟老体制那种“入编”还是有区别的。在新体制下,我在岗才能在编,我离岗就不在编了。
说下自己的情况,我是博士后出站后签的这里,做博后的初衷是为了落北京户口。就业意向是某央企党建部,此事黄了,然后到高校应聘,拿了第一个offer就马上来报到。本人进高校不是为了所谓的体制内身份,而且现在高校也不是体制内。除了公费医疗算是旧体制的残余,其他招聘人事制度等方面早就企业化了。你能创造科研价值,学校就聘用你。你没有科研产出,学校就赶你走。
然后说下敝校的情况。敝校系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向部里上报若干个用人计划,假设200个吧。教育部研究后,批准学校可以招聘200个教师,也就是总量不超过200个吃财政饭的编制。然后按照人头给学校拨款,假设每人每月2万块吧。另外我说的200人和2万块,仅是打个比方,请不要在数字上太较真。
学校根据核定的200个编制数量,给不同的学院设岗。比如说计算机学院30个岗,人文学院10个岗等等。总数不超过200个岗。只要你被招到这个岗位上,即享受事业编制待遇。至于学校招什么人来,只要符合国家和单位的相关规定,教育部是不管的,人事权在学校。
今年学校最终招聘到195人,将这些人名字报道教育部里备个案,教育部就按照195个人头给学校拨款。每个人头2万。
学校参考教育部的职级工资规定,再根据不同的职称资历和人才头衔等,对这笔拨款进行再分配,比方说教授一个月拿3万,讲师一个月拿1万。
另外,北京市财政和学校自身也有一些钱,这部分以津贴绩效奖金等形式发放,比方说教授一个月额外拿5000,讲师一个月额外拿3000。
重点来了,由于学校掌握人事权,可以跟你签非升即走合同。完不成考核任务,就可以依据合同赶你走,不需要经过教育部。
当你离职或者被解聘后,学校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即缩减一个人头的拨款,北京市财政和学校每个月摊在你人头上的钱也自然停发。
所以,新体制下大学的事业编制是岗位有编,人没有编。所谓的在编人员,就是你占着这个岗位,并享受编制待遇。一旦你不占这个岗位,离开了学校,你自然就不在编了。
当然,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也不是齐头并进的。有的部委和省份,其所属高校还没有改革,或者只改了教学人员而没有改行政人员。省属的遵循这个程序:省人社厅核准用人计划--省人社厅发布招聘信息--学校招聘并报送名单--省人社厅公示,各省人社厅公开招考的那些高校行政人员就属于这一类。部委的遵循这个程序:部委核准用人计划--部委网站和央属事业单位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学校招聘并报送名单至部委和人社部--部委网站和央属事业单位招聘平台公示,目前民委、妇联和海关总署等下属的院校还是这种老体制。如果各位想求个铁饭碗,可以应聘此类高校和职位,毕竟老人老办法嘛。
即使在同一个省里,高校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人事改革也走得比一类事业单位快。比方说安徽大学,拟聘教学岗已经不需要在省人社厅公示了,将来学校解聘你,是不必报上级核准的。而安徽社科院,拟聘研究岗必须要在省人社厅公示,解聘你也很麻烦,必须要报省人社厅。在编和入编的差别,就体现在这里。
谈点题外话:在人事权已经下放的各高校,你的工作稳不稳定,主要是看合同。像我们学校,新引进教授的合同是长聘合同,讲师的合同是六年非升即走,同样属于新编制,一个稳定一个不稳定。再比如,北中医的讲师合同里没有附加条款,而北科大的讲师合同里有非升即走条款,所以同样的职称和同类型的编制,在不同学校的稳定性也有差别。当你谋得了一份在编教职,只能证明你是校聘的,你的基本工资来自上级部委或省政府的财政拨款,比不在编的(学院和项目聘用,工资主要来自学校或课题组经费)要稳定。但最关键的还是你的合同。当你入职一所学校之前,如果有熟人,可向前辈们打听一下他们的合同要求和附加条款,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达到要求,一定要量力而行。
2021.11.11更新
我列举一些学校新聘教师的人事政策,供大家参考。当然,这几年各学校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有的信息可能过时了,还请见谅。
第一类: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1. 档案入校:在编,学校直接保管你的人事档案。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人事代理:在编,但档案需走人事代理。一般还是由学校保管的,人事代理只是形式上的缓冲。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岗位)、中国政法大学
3.人才派遣:占一个编制名额,档案不入校,放在人才中心。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获得长聘教职后转正。例:上海交通大学(预聘教职)
第二类: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例:南京大学(专职科研岗)、中山大学(专职科研岗)、中国海洋大学(聘用制讲师岗)
下面提几点我的建议,希望对各位择业有帮助。
建议一:优先选择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岗位,也就是编制内岗位。
建议二:编制内岗位中,合同要求比占编形式更关键。有些朋友把事业编制与人事代理完全区别开来,其实是混淆了性质与形式。在掌握人事权的高校,无论档案入校、人事代理还是人才派遣,都仅仅是你享受编制内待遇的一种形式,跟你工作的稳定性不是必然挂钩的。中山大学从2006年就开始实行人事代理了,那几年进去的在编教师,有些已成为业界大咖,有些则躺平了十多年,因学术无产出而转岗,但不至于被解聘。北科大一直是档案入校形式,看起来比人事代理稳定,但有位朋友说,这两年他们学院因考核不合格走了三个。所以我讲,衡量一份教职的稳定性,主要看合同要求。
建议三:有编制且能够接受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再考虑占编形式。优先选择档案入校,其次选择人事代理,再次选择人才派遣。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果跟您的择业观有冲突,请按照您的来,适合您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021.11.13 更新
很多朋友在评论里问到了具体的人事工作问题,因为我是教学科研岗,并非专门从事人事工作,所以解答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谅解。
结合本校的情况说一下吧,有些表述肯定不专业,数字是随便写的。
教育部批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教师总编制是3000。
学校分配总编制的盘子,给各个学院确定编制量。十四五期间人文学院为50个编制量。
人文学院目前有25人,缺额25人,不考虑退休辞职等因素的前提下,原则上应该是以5人每年的速度补充。
人文学院2021年报给校人事处的招聘计划是5人。讲师3人,副教授1人,教授1人。人事处再发布招聘公告,开始招聘程序。
年终下来,招聘到讲师2人,副教授1人,没有完成计划。不仅如此,院里还退休了1位老教师,被其他院校挖走了1位。
2022年,人文学院上报招聘计划8人,是结合上一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和人员增减来确定的。另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不受该年度计划的限制。
教师招聘是全年面试随时公示,只要不超过上报的年度计划就行。大体就是这么个流程。
学校十四五规划还定了各个学院的正高级和副高级晋升指标。人文学院12个副高级晋升指标,就是这五年学院从讲师评上副教授的人不超过12个。从外面引进直接聘任的副教授,不占这个晋升指标。你今年评副教授,但是学院的指标用完了,怎么办?学校还预留了一部分指标,每年10个,你要参加校级pk,与其他学院的讲师竞争。
当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这么运作。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体系。
这个问题的关注者,主要是找工作或者刚入职韭菜,包括我本人也是一棵韭菜。其实韭菜们关心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有编制还会非升即走,二是在这种制度下怎么做出选择?如果您是关注这两个问题,我的回答也就够用了,您知道这些,已经可以在就业选择上避坑了。
如果有朋友想深入了解人事制度的细节和运作,我确实不是搞这个的,所以还要由专业从事人事工作的朋友来解答。
12月8日更新
更新一下,敝校人事制度改革,现在分成了三类人。我们姑且称之为老人,中人和新人。
一、老人。2006年之前,即教育部下放人事权之前进来的人。人编合一。饭碗铁不铁,主要看你有没有编。事业编制薪酬,走公费医疗。
二、中人。2006~2020年之间进来的人。占一个编制,但编制对岗不对人。这部分人,又以2016年为节点,分为前中人和后中人。前中人的合同没有非升即走条款,入职后躺平了好像也没什么事。而后中人有了非升即走的补充协议,完不成任务就要撤。饭碗铁不铁,主要看你合同的要求,能不能按期完成职称的晋升。入职后为事业编制薪酬,走公费医疗。
三、新人。2021年之后进来的人。除高层次人才引进外,其他不占编制。六年预聘长聘考核,如能在此期限内取得长聘资格,聘为长聘副教授,就会纳入编制管理,并得到终身合同。饭碗铁不铁,跟你的职称关系不大,主要看你能不能获得长聘资格。预聘期内实施校聘年薪制,走社会医保。长聘后依然是年薪制,但年薪中有一部分是事业编制拨款,走公费医疗。
知乎用户@高谈阔论首先给你科普下现在高校的编制,现在高校的编制为总量控制,即教育部或教育厅根据学校的情况给学校定一个教职工编制数,比如5000,学校给你了正式编制就是指的给你5000内的一个名额,你就是学校正式编制了,按照事业编制的待遇给你保障。
但是,注意但是,高校现在是事业编,跟你签的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可以给你解除的,即如果你完不成合同的内容,一般就是非升即走,如果在聘期内没有升为副教授或教授,那根据合同要求,学校就可以给你解除劳动合同了。
结论,你是正式编制跟非升即走没有任何关系。
知乎用户@绿灯通过编制固定,人员流动,编不对人,人不定编,这个编制你只是使用者,不是拥有者,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橙子hello还有一种非升即走,是超出编制招人。比如学校有100个编制,先找200个人,等3年或者6年之后,再踢走100人,把编制给剩下的100人。有编制的非升即走的意思就是你先占了一个坑了,你只要达标就可以了,不用跟别人抢坑,还是非升即走里面比较好的一种。另外一种就是大家还要竞争抢坑,是最坑的。
知乎用户@驴心理学有没有编制和非升即走是两回事,有编制也可以非升即走,无编制也可以比较稳定。
编制分为人员编制和岗位编制。16年之前还有人员编制,现在基本上都改革了,新进的早就不是人员编制了,基本都是岗位编制(也叫控制总量),除非是边远地区可能还有人员编制,但是你想去的高校肯定没有。岗位编制意味着,你在岗期间的确享受这个这个编制的所有福利,但是单位可以按照考核不合格把你解聘/不续聘,然后这个岗位给新来的人用。
其实,就算是人员编制,理论上考核不合格也是可以解聘的,只是程序复杂的多,需要两次考核不合格,然后转岗,如果转岗后仍然考核不合格或者不服从转岗才能解聘。
如果是行政岗,很难量化考核,就算是无编制的校聘职工,也很稳定,只要不得罪人就行。
@匿名用户高校的编制是相对稳定,不是说正式编制就不能解聘。我们学校就有一套针对不同岗位的考核标准,专业教师岗应该每年都会进行教学业绩和科研业绩考核,连续二年不合格 的在编老师也会解聘的。事业单位解聘的条件通常会在聘用合同上写明的,自己注意看清楚。另外,有时不是教师不努力完成业绩,例如我们学校专业调整后,某专业教师多,学生少,那肯定有一部分教师没法完成规定的课时量,到时解聘了,学校最多就赔点钱而已。
所以,最稳定的依靠还是自己,进了高校后,在退休前都不要躺平,否则说不定哪天就被开了。
知乎用户@僧夺月下门而出恰巧身在旋涡之中,每天都可以在各种博士/高校求职群里看到大量或真诚、或戾气、或忿忿、或淡薄的对话,有的时候一笑置之,有的时候未免也会跟着坐立不安。于是在这里勉强答一答,希望能为广大同样身在旋涡中的同伴一个参考。
首先,合同制是高校就业的一个趋势,且不会逆转。幸运的是现在还有大量二线、三线的普通一本和双非院校是可以提供编制岗位的,很多时候主流的求职建议都是主张早点占坑,至于是几线城市还是什么高校都不重要,原因非常简单粗暴而有说服力,即高校的优势在于自由和稳定,而取消了事业编制而采用考核制则意味着同时失去了自由支配和事业稳定的权利,而早点占坑则能在最后时间掌握主动权。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唯一解问题,其实不然,典型的表现是旁观看热闹的人虽然多,但还是有大量的人仍在不停观望,身边也并没有出现大量同仁进入二、三线高校的迹象。我觉得这背后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逻辑,即宣扬事业编最优解是发泄情绪、贩卖焦虑并取得共鸣的一种观点正确。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数并没有亲身经历编制、非编制两种状态,也不曾真的知道失去编制意味着什么,甚至于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找工作,但是没关系,把焦虑丢出去就完事了。
在我看来,编制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完美,取消编制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可怕,前提是认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编制与待遇的关系。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事业编制一般采取通用的薪资体系,如果单论工资是非常低的,而相反合同制则普遍待遇不错,往往是编制内的几倍。很多人一方面嫌弃给编的工资太低而且具有长达几年的服务期限制,这让他们觉得失去了择业主动权而且没法养家糊口,与自己读书三十载的身份不符。而另一方面,合同制聘用如专职研究系列,博士后系列、预聘-长聘系列则会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随时存在的考核则与自己人民教师的身份不符。于是就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大家都在抱怨、大家都在焦虑、大家都在骂内卷。
我觉得大家与其晕头转向、被带节奏,不如把眼光从编制这个事情上面移开。未来是一个多因子方程。城市吸引力与城市压力、平台吸引力与平台压力、待遇与考核压力、科研追求与专业前景、个人性格以及个人实力这些都需要考虑进来,自己给这些因素排个序,这样你所面临的再也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而是一个多方因素权衡考量的最优解。至于安全感,安全感永远是自己给自己的,不如多让自己快点长大。
看啦,高校的编制并不代表高枕无忧的安全感,高校教师也许是一份需要终身奋斗,永不停歇的职业。
你遇到过给编制的“非升即走”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