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自卑不敢追女生(请问俞敏洪老师)
这两天,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摊上事儿了。
11月18日,他在演讲中谈到教育体制,以当下女性的价值观取向举例子,语出惊人:
“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俞敏洪,这位无数草根膜拜的励志偶像,莘莘学子眼中的“留学教父”,就因为一番偏激的发言,淹没在万千网民的口水里。
女权主义者们早已磨刀霍霍向老俞,前阵子暴打老公的张雨绮直接发微博diss俞敏洪:
“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没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
▲俞敏洪当天在微博上道歉。
俞敏洪当即在微博上公开道歉,称自己没有表达好,引起广大网友的误解,其真正意思是:“一个国家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人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这样,还是难以自圆其说。
无论俞敏洪的失言是否为无心之过,他的这番话让人不禁想起男权时代让女子背黑锅的一大通病。
尤其是当国势衰微时,没有一两个美女来扮演红颜祸水,剧情发展似乎就不合理。史籍不仅要对成功男人背后的女性着墨,还常常把失败帝王背后的女人揪出来批判,安上祸乱朝纲的罪名,所谓女性让男人堕落,乃至祸及国家的说法一部分正是出自于此。
1先秦历史遥远而模糊,即便是在这段尚待不断挖掘的历史里,史书都要给亡国之君身边安排一个特定角色——祸乱朝廷的美女。
直到如今,考古学者们还在为证实夏代历史而殚精竭虑,可春秋时期的《国语》已经先把夏朝灭亡的锅甩给了深受末代君主夏桀宠幸的美女妺喜,这也是古代史官第一次将亡国与美色相联系。
传说妺喜来自有施氏,该部落被夏打败后,将她献给夏桀。妺喜是个非主流的拜金美女,平生有三大癖好:一是喜欢泡在酒池里饮酒作乐,二是喜欢听绢帛撕裂的声音,三是喜欢Cosplay,穿戴男人的衣冠。
夏桀一一满足她的要求,据说他为妺喜建造一个大酒池,池中可以泛舟,他一声令下,三千人同时将头伸入池中饮酒,号称“牛饮”。夏桀又命人运来大量绢帛,当着妺喜的面一匹一匹撕给她听,看着美人笑靥,夏桀心里美滋滋。
实际上,夏桀与妺喜的荒淫之举多是后世文人的牵强附会,如撕帛一事出自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这故事一点都不靠谱。而《国语》、《竹书纪年》等先秦史书对妺喜的记载也不过寥寥数语。
然而,现在提及夏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妺喜。
2无独有偶,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身边也有一个美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妲己。
据记载,帝辛为了讨好妲己,修酒池肉林,让男女裸奔于其间,朝夕欢歌,还花了七年的时间筑鹿台,劳民伤财,更是对反对者施以炮烙、虿盆等酷刑,惨无人道。一个末代暴君和亡国之女寻欢作乐的形象跃然纸上。
▲妲己。【剧照】
渭水中游的周,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强盛,在帝辛醉心享乐之时,周武王曾发起伐商的军事演习,各方诸侯群起响应。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一战功成,帝辛自杀,商朝灭亡。妲己的命运也十分凄惨。周武王在誓师时便曾对她公开谴责:“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如今商王只听妲己的谗言,自甘堕落,这问题大条了。”
灭商后,周武王将妲己斩首,将她头悬于小白旗上。史书曰:“以为亡纣者,是女也。”
可是,妲己就真的这么不堪么?
在周武王的誓词《牧誓》中,列举了帝辛的六大罪状,可对于后世熟悉的酒池肉林、修鹿台、炮烙等却只字未提。这些罪行是在之后数百年的史书中才逐渐出现,并转嫁到妲己身上。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将妲己放在《孽嬖传》中,把她当作反面教材。在此前史书的记载中,帝辛是为了知道圣人之心是否有七窍,而剖开忠臣比干的心,但在《列女传》中,变成了妲已在一旁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帝辛下令剖开比干的心来看。这时,丧尽天良的就是妲已了。
而那个将妺喜拜金形象进一步完善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又稍稍改变了以往史书描写妲己的一些细节,如帝辛为妲己建造的鹿台,在《列女传》中还是“高千尺”,到这里被提高了十倍,变成了“高千丈”。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更是把妲己塑造成狐狸精的化身,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妲己为殷商灭亡背的这个锅,是如何也甩不掉了。
3周伐商的其中一个动机是,帝辛宠爱妲己,而西周之所以会走向覆灭,很大程度是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
没有当下宫斗剧中的勾心斗角,褒姒仅仅凭借年轻貌美,靠着周幽王的宠爱,在生下儿子伯服后便被立为正宫,伯服更是被立为太子,照理说是个人生赢家。
可是,褒姒偏偏是个冷艳美人,平时十分高冷,不爱笑。周幽王想法设法逗她笑,就是收效甚微。此时,宠臣虢石父献计,导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好戏。
周幽王听从其建议,点燃了烽火台,使各方诸侯以为外敌入寇,前来勤王。各地诸侯风尘仆仆赶来,发现根本没有敌军入侵,只有周幽王在城头喊:“辛苦了,各位。没啥事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当,失望地离去。褒姒看着他们白忙活一场,傻里傻气,这才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赏虢石父千金,此即“千金一笑”。
而之后的故事,我们也都很熟悉了,等到犬戎真的入寇,幽王举烽火而诸侯未至,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也被掳走,不知所终,西周在动乱中走向灭亡。
褒姒一直都被视为红颜祸水,可是,烽火是周幽王放的,还是褒姒放的呢?男人犯的错,结果却让女人承担,总归有些不公平。
另据学者邵炳军考证,西周灭亡的发展应是这样。幽王废原太子宜臼后,宜臼感觉到生命危险,于是投靠其舅舅申侯,与其父唱对台戏。在自立门户期间,宜臼先后取得许文公、鲁孝公、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等诸侯的支持,一场政变早已在酝酿之中。
申侯本就对幽王不满,于是,在幽王十一年前(前771年)联合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才有了周幽王命丧骊山的悲剧。
可见,烽火戏诸侯是虢石父为周幽王出的馊主意,是幽王自己主演的闹剧,而褒姒的主要戏份无非是笑一笑。至于之后西周的动乱,更多是因为周幽王与废太子的政治对立。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
对于三代都将亡国原因强加于美女身上的做法,早有人为之鸣不平。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文章如此写道:
“我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由男的负。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4然而,这样的故事却总是不断上演。
589年,隋灭南陈,为南北朝的乱世彻底画上句号。有一个女子身处其中,她便是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
张丽华出身贫穷,她的父、兄都以织席谋生,她10岁便被选入宫当宫女,本来默默无闻,偶然间得到陈后主的宠幸。
陈后主不理朝政,沉溺于温柔乡中,还创作了《玉树后庭花》这首被后世视为亡国之音的艳曲,赞美张丽华的绝世美貌。
张丽华虽身世卑微,但她其实也有几分才情,史书说她受宠,其中有一句是“性聪慧,甚被宠遇”。天资聪颖的张丽华素有辩才,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得宠后的她为人大度,从不横行霸道,十分受宫女们尊敬,后宫上下都对她感恩戴德,争着说她的好处。
可是,当时南陈面临内忧外患,陈后主昏庸无能,处理政事更是荒唐。面对百官启奏,陈后主自己倚在靠枕上,让张丽华坐在其膝上,参与决策,早已将国家危亡抛至九霄云外。
当隋军攻入南陈都城建康后,陈后主惊慌失措,为了逃命,情急之下和张丽华一起藏到井里,被隋军发现后,才用绳索将这亡国之君和他的宠妃拉了上来。
在灭陈战役中领衔统帅的,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他本想将张丽华纳入府中。可是真正掌握兵权的名臣高颎却劝谏道:“周武王灭殷商,将妖女妲己处死。张丽华蛊惑人心,祸乱朝政,如今平陈,如何能留?”
于是,张丽华被下令处死,命丧青溪之中,她的罪名正是红颜祸水。
晚唐杜牧有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陈后主与张丽华寻欢作乐的典故,暗讽时人忘了亡国之恨、黍离之悲。他在《台城曲二首》中,又写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再次提及南陈旧事。
▲南京秦淮河夜景。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陈灭亡是大势所趋,个中原因不是一两个人能承担的,即便没有张丽华,也会有李丽华、王丽华,这改变不了结局。
5另一个背黑锅的著名美女当属杨贵妃了。
最爱君上大学时,曾采访过一位手工艺人。老人手艺精湛,各式作品摆满家中,可谓琳琅满目。
其中一套“四大美女”的纱灯屏栩栩如生,格外瞩目,可是,老人却将其中的“杨贵妃”换成了“虞姬”。
一时不解,问了老人,他说:“杨贵妃是红颜祸水,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我不喜欢。”
千百年来,杨贵妃因唐玄宗的独宠,而被很多人视为安史之乱的元凶,唐朝衰落的祸乱之源。更何况,他的族兄杨国忠因她而官拜宰相,这个无能鼠辈,生性贪婪、能力低下,是唐玄宗后期乱政的祸首之一。
▲杨贵妃。【剧照】
但是,就这样把杨贵妃和安史之乱挂钩未免有失偏颇。
历朝历代都有后妃弄权,唐代的后宫尤其不缺强势的女子,武则天临朝称制,自立为帝,韦皇后阴谋夺权,毒害亲夫。而杨贵妃,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深受皇帝宠爱的小女子,我们从史料中看不到她对权力有丝毫欲望。
杨贵妃对权力无欲无求,有的只是对富贵生活的追求,史书中她与唐玄宗的宫廷生活,展现的更多是她出身官宦世家,与生俱来的“小资情调”。
唐玄宗为讨杨贵妃欢心,也是费尽心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在荔枝丰收季节,专门派人从四川等地加急运送入京。这些新鲜荔枝还带着露水,让人食指大动。这送餐速度比现在的外卖都要给力。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品尝荔枝的曼妙姿态我们已无从想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能让从年轻时就投身政治漩涡的唐玄宗如此宠爱,她应当是风华绝代,更是大唐鼎盛的一个象征。
可是,当安史之乱爆发,人们却要这个小女子承担责任。756年,唐玄宗在安史叛军的步步紧逼下,一路向西奔逃,途径马嵬坡,士兵哗变。他们在乱刀砍死杨国忠后,又将屠刀伸向了杨贵妃。他们说:“贼本尚在。”
士兵们将杨贵妃视为杨国忠乱政的根本和安史之乱的起源,这本就是蛮不讲理的事情,如今杀了杨国忠,更怕她日后报复,只能一不做二不休。那一刻,唐玄宗才明白,兵荒马乱下,他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在马嵬坡,杨贵妃得到唐玄宗的最后赏赐——一条白绫,随后在梨树下香消玉殒。
杨贵妃对政治一无所知,可她身边有一个晚年昏聩不靠谱的皇帝,有一个专权误国不着调的族兄,远处还有一个野心勃勃、图谋不轨,比杨贵妃大十几岁,还曾厚着面皮,请求当她养儿的安禄山。这就是她一生悲剧的症结所在。
757年十月,唐军收复长安,身在成都,被迫当了太上皇的唐玄宗终于起驾回京。
他命人找到杨贵妃的坟墓,当坟墓掘开时,杨贵妃肉身早已消逝,只有一个随身香囊依旧完好。负责此事的宦官将香囊递给唐玄宗,垂垂老矣的玄宗只能在风中叹息。
一个弱女子,为当政男人们主导的王朝危机承担错误,落得这样凄凉的结局,是她让大唐走向堕落,还是大唐欠她一个公道呢?
6杨贵妃当然不会是最后一个为男人背黑锅的美女。
明末清初,又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的传闻,在这其中,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好像没有她的存在,吴三桂就不会降清,清军就找不到机会入关似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在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阿Q让假洋鬼子打了后,去调戏小尼姑,捏了小尼姑的脸。之后大半天都飘飘然,整夜都在想女人。
鲁迅借阿Q的经历,又一次批判了“红颜祸水”论:
“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阿Q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
所以女人真可恶,假使小尼姑的脸上不滑腻,阿Q便不至于被蛊,又假使小尼姑的脸上盖一层布,阿Q便也不至于被蛊了。”
与俞敏洪的言论相似,“红颜祸水论”,将一个国家的兴亡,与帝王是否堕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亡国之君身边恰好有个倾国倾城的美女,而这个女人又恰巧有一些小毛病,那么组织就把祸国殃民的罪名给这美女安排上了。
“红颜祸水”,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让女人来做替罪羊,往往掩盖了更深层的罪恶。
这么多年来,拍苍蝇打老虎,有多少人因为女人而落马。可即便没有勾搭美女,腐败依旧会以其他方式存在。所谓生活作风问题,可能也只是腐败的副产品而已。
参考文献: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鲁迅:《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于赓哲 :《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陈建华、李思涯:《红颜祸水:倾国倾城的美丽谎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