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生卒年(4580年前的尧生于浙江良渚古城)
#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天子“尧”,她是一个女人#
#良渚古城的莫角山,是“尧{堯}”的建筑形式#
#伊朗距今4500年前的埃兰泥板文字“尚”字与“尧”字#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一:《尚书,尧典》记载4300年前的人物“尧”和商代青铜器“铙”的继承关系。
{上图1为浙江杭州余杭良渚古城考古出土的文物,距今5300年-4300年}
《尚书,尧典》记载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出现了一位帝王,他名叫“尧”。
从上图良渚古城出土的文物里,我们就能看见“尧”字的来历。
{上图1为良渚古城出土的木制工具木锹,图2为铁锹}
这件良渚古城出土的木制工具,现代汉语叫做“木锹”,湖北省江汉湖区和四川省三星堆周边的方言叫做“参桶”,是人们挖土挑堤和挖莲藕所使用的工具。
{上图1为良渚木锹。图2为商代的青铜器铙,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良渚人所使用的挖土木制工具“参桶”,于商朝时期就演变成了青铜器铙náo的样子,它在商朝时期的器物名为“金,尧”。
如果您的年纪在50岁以上,居住在中国南方,挖过莲藕,就知道挖藕的木制工具,就是商代青铜铙的样子,它叫做“参桶”。
以金铙,止鼓。——《周礼·鼓人》。注: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
至于西周早期,青铜器铙成为了在战争中使用的打击响器。打击铙,就是指将军命令鸣金收兵,让士兵们停止进攻并撤退。
也就是说,5300年-4300年前良渚人使用过的木制“参桶”工具,是“尧”字发音的源头,在商朝时期的发音为“铙”。
二:良渚古城内帝王人物“尧”的历史存在证据是莫角山遗址,当时的良渚古城的城市名,叫做“垚{堯}”城。
{上图2为良渚出土的木制参桶,图2为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出土的一件兽面纹青铜铙,被湖南省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尚书》所记载的人物“尧”,他的祖籍地在浙江省的宁波市甬江流域,他诞生于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以后,“尧”的子孙后裔们,世袭的名字都叫尧。
商代青铜器“铙”,下面可以发出共鸣的击打腔体,叫做“甬”。
良渚出土的木锹工具,在当时也叫“甬”,是对浙江省宁波市甬江水名的记载。
“尧”,他的祖籍地在浙江省宁波市的甬江。
「兀」乙5290合19642賓組
{上图1为良渚人的木锹,图2为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遗址,图3为甲骨文“兀”字。}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于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人用木锹挖淤泥,在古城的中央位置堆砌垒土建造了一座近50米高的大型平整土台子。人们垒土加高营建平顶的一个大土台子,叫做“兀”。
{上图1为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遗址,图2为“垚”字}
《说文解字·土部》:「垚,土高貌。」
在莫角山的高层平顶土山上,人们继续垒土,又修建了3座相互独立的小土台子,即乌龟山台基,小莫角山台基,大莫角山台基。这3个小型的土台子组合,名叫“垚yáo”。
《説文•垚部》:“堯,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同尧。从三土積纍而上。”
“垚”和“兀”字,上下组合在一起,写作“堯”,在现代汉语里写作“尧”字。
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因为有莫角山遗址“垚”台的存在,证实它的城市名为“堯”城,它是《尚书,尧典》诞生的地方。
三:“尧”字的正确写法,如何正确地阅读《尚书,尧典》。
「堯」後2.32.16合9379
以上这个文字,不是“尧”字的正确写法。
孔子珍藏版本的《尚书,尧典》,在西汉早期已经被学者们所篡改{西汉时期的学者们不认识甲骨文},在识读的时候要寻找到正确的方式。
《尧典》:“曰,若稽,古帝,尧”。
{上图为浙江省义乌市桥头遗址出土的太阳彩陶,距今8000年}
《尧典》记载的“日rì”字,不是读做说话的“曰yuē”字,而是指太阳。
“尧”的祖先,8000年前浙江义乌人的族称是夏人{被学者们称为夏朝人},以太阳为族徽。
《尧典》记载: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居住在浙江义乌市桥头遗址的“夏人”族群,以观测日月的变化,创建了历法和气节,播种五谷。
「若」甲205
{上图1为甲骨文“若”字,图2为三星堆跪坐的青铜器人像}
天子是若。——《诗·大雅·》
稽qǐ: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
《尧典》记载的“若,稽qǐ”,是指“尧’,她是“天子”,她具有跪坐的礼仪和习俗。
{上图1为良渚遗址出土的梳子,图2为甲骨文“若”字。图3为良渚古城内的女性墓葬}
(1) (“若”:象形。甲骨文字形,很像 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
“若”字,体现出距今5000年前居住在属于母系社会良渚古城内的天子“尧”,她是一个在用梳子梳头的女人。
良渚古城内出土玉器文物数量最多的墓葬,大多也为女性的墓葬,由此证实了当时的天子,是一位女性。
在西汉时期的男权社会里,学者们将身为女性天子的“尧”,变性成为了一个男人。
甲骨文“若”字,才是“尧”字的正确写法。
四:于距今4580年前后,一场台风登录,滔天的海啸洪水,淹没了浙江杭州余杭的良渚古城。天子“尧”,她离开了良渚古城,去往高原地区躲避洪水了。
{上图1为海啸洪水,图2为良渚古城}
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张华团队,在良渚古城考察地质沉积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说是洪水淹没了良渚古城的话,地质沉积中的海洋藻类和咸水微体古生物又从何而来?
沉积物显示,良渚古城遗址内明显有被海水入侵的痕迹,说明当时淹没它的可能不是河水,而是海水!对地质的进一步考古研究发现,良渚文化层和其上覆盖的自然淤积层呈现不整合的接触面,并且有砂质团块、树桩等混杂于基础面,说明这里被高强度的水动力活动扰动过。
根据这一地质发现,一个新的假说就浮出水面:于距今4580年前,有一场特大的风暴潮(台风)在良渚遗址附近登陆过,巨浪滔天、淹没农田、摧毁房屋,给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造成一场浩劫,良渚古城淹没于海水之中。
{上图为良渚古城女性的墓葬复原图}
考古发现:在良渚古城的女性天子“尧”去往高原地区躲避洪水之后,城内的女性们在往后的权力就下降了。良渚的男人们崛起了,雄起了,逐渐掌握了领导权。
五:良渚古城的女性天子“尧”,她是被祖籍中国北方地区的商王所放逐,被迫的放弃了她的功勋,悲愤而不甘的离开了良渚,往异地迁徙。
良渚遗址出土的女性遗骸,皮肤很黑,身材很矮,外貌和祖籍赤道地区南亚群岛的“矮黑人”相似。
{上图1为良渚女性的复原图,图2为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的良渚人的船棺墓葬}
《尚书,尧典》:尧,名“放勋”。
放,词义为放逐,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方。尧,被中国商王“汤”流放了。
王功曰勲。——《周礼·司勲》
勋,词义为功勋。尧的功勋,被中国北方的商王,给抹平了,给取消了。
“尧”,她的名号为“放勋”,是指她被中国商王取消了天子的称号和功绩,被武力解押,往边远的地方迁徙居住,永远也不能再回归到良渚古城。
江苏省兴化市蒋庄良渚墓葬,就是中国商王朝对良渚女性领导人实施武力流放的体现。女性遗骸的腿骨被打断,头颅被割下来,残忍至极。
美丽的女性天子“尧”,她被凄惨地流放了,她去了哪里,她过得怎么样呢?
六:在距今4500年前后,来自中国良渚古城的女性天子“尧”,她被流放到了伊朗高原的埃兰地区居住,她在泥板上书写了《尚书,尧典》的历史著作。
伊朗埃兰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埃兰时期(约公元前2700-1600年)、中埃兰时期(约公元前1400-1100年)、新埃兰时期(约公元前800-600年)。
{上图1为伊朗埃兰的地理位置,图2为伊朗高原}
于距今4700年前后开始,有一群来自东方的矮黑人移民迁徙到了伊朗高原地区居住,她们被当地土族们称为“矮黑人”,就是最早的伊朗埃兰人,她们在泥板上刻画书写的文字,叫做“埃兰文{Haltamti}。
{上图1为良渚古城出土的木锹,图2为伊朗埃兰泥板上刻画的锹,图3为埃兰泥板文字,距今4500年前后,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埃兰泥板上刻画的锹,是对中国良渚古城木锹工具外型的写实,它是一个世袭名字叫做“尧”的象征物。
{1}:方{放}字。
(1) (方: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埃兰泥板上左边刻画的第一个文字,读作“方”字,词义为并行的2条独木舟。
“方”字,词义衍生为流放的“放”字。“尧”,她的名号为“放勋”。
“尧”,她是在大洪水来临之前坐船离开中国杭州湾,经印度洋登陆阿拉伯半岛,迁徙流放来到了伊朗高原的埃兰地区居住。
{2}贞{卜问}。
「貞」拾5.10合33198歷間
埃兰泥板上刻画的第二个文字,读作“贞”字,是指占卜和卜问的行为。
女人占卜,叫做“贞”,男人占卜,叫做“卜”。
尧,她是一个女人,她的占卜行为,叫做“女贞”。
{上图为原生于浙江宁波市和余杭良渚古城内的“女贞”植物}
【本草】女貞,木名。苏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一名冬青。
植物“女贞”,又名冬青,叶互生,革质,春季开花。中国冬青树原产于长江下游各省,常见于浙江宁波、杭州{良渚古城}和江苏省南京市等地。浆果,有毒性,会引起呕吐、腹泻。
“尧”,她如何利用“女贞”的红色浆果来进行占卜,我暂时也不知道,搞不懂。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现代原生于伊朗高原和欧洲地区的“女贞{东青}”植物,是由“尧”从良渚古城移植过去的!
{3}尚。
{上图1为埃兰泥板文字“尚”字,图2为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墓葬的“曾侯”青铜器铭文,图3为橄榄果,青果}
尚,曾也,从八,向声。——《说文》
伊朗埃兰泥板上刻画《尚书》的“尚”字,古代的词义为“曾”字。《尚书》,也名《曾书》。
于距今4500年前后,良渚古城女性天子“尧”的后裔,她流放来到伊朗居住之后,她就嫁给了本地牧羊人“曾羌”人族群的男性首领为妻。随州市距今3000年前的人物“曾侯谏”,他就是“尧”的后裔,尧是他的老外婆。他名字里的“谏”字,词义是指原产于伊朗和土耳其的橄榄,在中国古代叫做“谏果”。
{上图1为埃兰泥板“尚”字,图2为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的曾国故里遗址}
【說文】埃: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
伊朗埃兰的”埃“字,是指“尧”来到了尘土飞扬干旱的伊朗沙漠戈壁地区居住。
埃兰的“兰”字,是指距今5300年前的山东省兰陵县。
{上图为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出土的“曾侯”墓葬,山羊羔羊造型的青铜器,距今3000年}
西戎牧羊人也。——《说文》
【集韻】羌:許亮切,音向。
伊朗埃兰西戎“曾羌人”牧羊人华侨的祖籍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山东省兰陵县的向城镇。“向”字,发音是羌族人的“羌”字。
兰陵县的曾国故里遗址,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地名为“尚”。
{上图1,2为埃兰泥板.图3为伊朗彩陶上描绘的山羊,距今4500年。}
埃兰泥板文字识读:方,贞,尚,尧{锹}
埃兰泥板右边下方刻画的一个头戴瓜皮尖顶小帽的男性,他就是“尧”的丈夫,他是伊朗曾羌人牧羊人的男性首领,以羊为族徽。
「秋」亞秋舟爵商代晚期集成8782
在湖北省随州市叶家山“曾侯”的墓葬里,考古出土了一个商代的青铜器铭文“秋”字。
于距今4500年前后居住在伊朗周边地区中国的移民群体,分为“春{三星堆人},夏{良渚人},秋{曾羌人},冬{藏族人}”四个民族。曾羌人,则属于“秋族人”。
“尧”,她的浙江宁波方言把良渚古城的“参桶”工具叫做“木甬”。
“尧”,她嫁给“秋族人”做妻子之后,良渚人的宁波话方言“木甬”,就成为了她夫家北方话方言里的“锹”,发音是“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