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傅育宁(傅育宁的华润往事)

华润傅育宁(傅育宁的华润往事)(1)

乐居财经 张文静 发自北京

华润集团正式告别“傅育宁时代”。

7月28日上午,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调整的决定:王祥明同志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免去其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傅育宁同志的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傅育宁于2020年3月年满63岁。据财新网报道,华润集团相关人士透露,傅育宁卸任董事长,属到龄退休。

2014年,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被调查,时任招商局董事长的傅育宁临危受命,以“救火队长”身份空降华润集团。这位低调的“学者型商人”执掌华润集团6年,全面反思宋林激进的扩张风格,转而将内部纷繁复杂的业务进行腾挪整理,形成更清晰的战略,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做好、做实、做长。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傅育宁执掌华润集团前,华润集团营业收入为4055亿元,实现净利润267亿元。2019年,华润集团营业收入6550亿元,实现净利润515亿元。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2019年华润位居第80位,较2013年提升了107位。

临危受命成为“救火队长”

上任华润集团董事长前,傅育宁在招商局集团担任领导职务已经16年。

媒体形容傅育宁为“学者型商人”,称其“内敛沉静”“渊博儒雅”。

上世纪80年代,傅育宁在英国布鲁诺尔大学授予的海洋工程力学博士学位,其后在该校作为博士后研究员从事研究。

1988年,傅育宁回国,加入了招商局集团旗下的石油服务公司。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傅育宁被调到母公司,正式进入招商局集团管理层,担任副总裁,与集团主要领导一起带领招商局走出了危机,其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业内称道。

2010年,傅育宁接棒秦晓,担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在他的治下,2013年,招商局实现营业收入723.58亿元,净利润222.5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总资产4533.5亿元。

在招商局工作期间,傅育宁表现出了强大的管理功力。招商局官网如此形容傅育宁的成绩:他与大家一起,用三年时间挽救了一个招商局,用三年时间重整了一个招商局,用两个三年时间完成了两次再造招商局的工程。

2014年4月23日,在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的一周后,57岁的傅育宁临危受命,空降华润集团任董事长,被外界称其“救火队长”。

对于选任傅育宁为华润集团董事长的原因,彼时有分析认为,同为央企的招商局集团和华润集团在业务上比较相似,另外,傅育宁的长处在于对资本市场非常了解,对集团的多元化发展也颇有心得。

在傅育宁之前,宋林执掌华润集团10年,依靠大规模收购,华润不断扩张。资料显示,彼时华润集团在香港已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间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截至2013年末,华润集团总资产8489亿元。

面对这个具有多年历史且资产近万亿的世界500强央企,傅育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出任华润的董事长,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新的挑战。”

而外界也关心,低调的傅育宁能否加速消除宋林落马对华润集团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带领其重返正轨?

傅育宁的华润时间

傅育宁治下的华润以“稳”为主题。

与宋林大规模收购扩张的风格不同,傅育宁的风格更加稳重且低调。在傅育宁上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之初,有接近傅育宁的招商局内部人士曾向财新记者表示,傅育宁是技术干部出身,“很有思想、看得清楚”,2010年接替秦晓出任招商局董事长后,他的发展策略清晰,既不保守也不激进。相比于“做大做强”,傅育宁倾向于首先把事情做好。

因此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傅育宁时代的华润集团,可能会从之前的疯狂扩张转至较为理性的重内部发展阶段。

在上任华润集团董事长最初的一年里,傅育宁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文化的恢复和重塑上。在他看来,出现宋林案就是因为华润之前的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用人、发展思路,都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一把手的一言堂、企业弥漫的“哥儿们”文化都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傅育宁赴任第一天,华润集团网站首页新开辟了一个“傅博士观察”专栏,刊登傅育宁在企业内部的讲话及关于企业发展的思考。截至2020年7月28日,该专栏共刊登70篇文章,而在2014-2015年的文章中,“‘417’事件”“塑德”“反思”“铸魂”“问心”“合规防线”“文化重塑”“反腐”等关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词汇高频出现。

同时,傅育宁开始对华润旗下业务“开刀”重组。

2015年,华润集团剥离香港上市平台华润创业麾下零售饮品等业务仅保留啤酒业务,并从百威英博回购了华润雪花啤酒49%股权。

在傅育宁的主导下,华润医药主营业务被划分为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三大类,并在2016年10月在香港上市。2019年华润医药完成对A股上市公司江中集团的收购,目前旗下包括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东阿阿胶、华润江中四家A股上市平台。2019年,华润医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44.54亿港币,年内净利润50.98亿港币,是华润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

2016年,华润通过向香港上市公司凤凰医疗注资的方式,实现华润医疗板块借壳上市,凤凰医疗后更名华润医疗。

华润将华润微电子恢复成主业,2017年并购中航重庆的芯片制造企业。2020年2月华润微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此外,有多年招商局集团背景傅育宁深谙产融的优势。华润集团旗下也有金融板块,但与产业结合甚少。2016年4月初,傅育宁提出将加快建立产业基金:“决定组建大健康、商业地产、华创消费品、能源、微电子等9个产业基金”。2017年3月,定位为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的华润资本从华润的金控平台中独立出来,正式担负起连通华润产业平台与金控平台的职责。

掌管华润后,傅育宁对互联网表现出极大关注,多次提出要拥抱互联网、嫁接互联网技术能力、探索“ 互联网”转型发展。2018年,华润还与腾讯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智慧城市和物业管理、医疗健康、云和大数据、智慧零售等领域展开合作。

对此,曾有专业人士总结归纳出傅育宁重组思路:果断剥离盈利性弱业务,缩小产业跨度,集中发力盈利强、前景好板块;加大整合业务间的协同关联性;最终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证券化,使“大象”变轻。

卷入“宝万之争”

傅育宁任期内的华润集团陷入万科股权之争,是另一件备受瞩目的大事。华润最终放弃万科的原因,也一直为外界所猜测。

作为万科股权之争亲历者的万科独立董事华生曾在其著作《万科模式:控制权之争与公司治理》中,用72页篇幅描述了万科之争的大事记。内容显示,在2015年7月“万科股权大战”开始之初华润位列万科第一大股东到2017年1月华润宣布转让其所持有的全部万科股权,期间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至少找傅育宁12次请求支援阻击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是结果却未能如愿。

华生在其书中直言,华润作为万科的原第一大股东,在遇到他人频频举牌、意欲强行夺取万科的控制权时,华润在期间除了只做过一次象征性的增持外,一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最终,2017年1月12日,在持股万科17年后,华润将持有的万科全部股权,以22元/股价格协议转让给深圳地铁,彻底撤出万科。

关于其中原因,外界颇多传言。2018年,傅育宁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回应此事,称“我认为更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的问题,万科的事目前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我也不想再谈了”。

不过,华润退出万科时有业内人士称,华润等于是放弃了一只下蛋的金鸡。

如今万科稳居行业“头部”,并连续四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榜单。2019年,万科实现净利润551.3亿元,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持有万科28.69%股权,仅通过万科一家企业的投资,深圳地铁去年便可实现158.2亿元的投资收益。此外,“宝万之争”后三年,深圳地铁已从万科获得约88.69亿元的分红收益。

投资万科对深圳地铁而言意义十分重大,正是从2017年投资万科开始,深圳地铁的投资收益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年,深圳地铁的投资收益仅为1.45亿,2017年飙升至72.54亿元,到2019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加至11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2.5%。

不谈其他,仅从商业层面来看,华润退出万科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不管怎样,随着傅育宁卸任,华润这一页已经翻过,不知下一页会如何书写?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优质内容推荐

  • 「岳阳楼市周报」(7.20-7.26)土地供应“放量”成交剧增
  • 正商加价500万,拿下鲁山一住宅用地
  • 河南严肃查处高考违规考生!一共55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