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

你对长沙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问一个到长沙来玩的游客,大概率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好吃得停不下来,好玩得不想走。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1)

山水洲城长沙 来源:长沙晚报

没错,长沙是一个连续十几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地方,是散发着浓浓人间烟火气的旅游胜地,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娱乐之城。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社交账号推介长沙,配文“Food court,Changsha,#China.”配图是一面展示长沙各种美食店招的广告墙。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最近在“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更是直接代言称:“欢迎到长沙来喝‘茶颜悦色’、吃‘文和友’的小龙虾,到解放西路潇洒走一回。”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2)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 图片来源:天心区委宣传部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3)

然而,长沙可不是只有吃喝玩乐,“消费娱乐之城”只是长沙的城市名片之一。

早在2017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00亿元,成为全国第13个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推动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是什么?用长沙话讲,谁是长沙经济结构中“挑大梁”的?

2017年,长沙梳理出22条优势产业链,其中,排在头位的是规模庞大、基础深厚的工程机械制造业。早在2010年,工程机械成为湖南省首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的“三驾马车”,正是在长沙深耕数十年的三家企业:三一、、山河智能。

随处可见的混凝土搅拌车、塔吊、挖掘机,城市道路上清洁马路的环卫车、施工车,越来越高端的消防车,防汛抗灾中的大型救援设备等,大概率都made in长沙。三一销售了全国半数以上、全球第一多的混凝土泵车,三一的挖掘机销量也是全球第一,由此还诞生了有名的“挖掘机指数”。2011年,三一就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是中国迄今唯一上榜的机械企业。2012年三一收购了诞生于重工业国家的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一举成为世界重机械企业第一名。则生产销售了全国第一多的塔式起重机和环卫机械,全国第二多的汽车起重机,以及全球最多的搅拌车,是业内首家A H股上市的公司。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4)

的高空作业平台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5)

望城工业园高基部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排第三的山河智能体量虽较前两家小,但其企业负责人、曾为中南大学教授的何清华,钻研“卡脖子”技术的能力突出,其自主研发的液压静力压桩机为中国第一品牌,远销海外,其产品品类“上天入地”,横跨航空和地下工程。

基于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企业表示要到长沙来办一个专门制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的企业,它就是铁建重工。2010年8月,总部迁到长沙一年的铁建重工,内部验收通过了首台自主研发的盾构机,随后在长沙地铁的掘进中大显身手。8年之后的2018年5月8日,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在长沙建成投产。2020年9月27日中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下线,长沙产的国产品牌盾构机,成为全球市场中的抢手货。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6)

铁建重工生产的国产盾构机 图片来源:铁建重工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7)

位于长沙的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图片来源:铁建重工

在2019年9月最新发布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铁建重工首次和三一、、山河智能一起登上榜单。至此,“三驾马车”变为“四大巨头”。拥有4家工程机械全球50强企业的长沙,成为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工程机械之都”,成为长沙另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不过,如果认为长沙工程机械规模保持连续10年全国第一“理应如此”,则又错了。

过去的十年,是工程机械行业最为跌宕起伏的十年。《长沙年鉴》显示,2008年到2011年,长沙工程机械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自2012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遭遇断崖式下跌,并在此后的5年一直延续衰落势头。

那时候是什么情形?我们的报道中引用了董事长詹纯新的话,那段日子,会都开不下去,因为不断传来的都是坏消息。

我想,在那些难熬的年头,这个城市的烟火可亲,也一定给予了四大巨头的员工们些许安慰?

采访中,中联和三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企业在行业低谷期虽身陷低迷,却没有沉沦,而是悄悄发力、韬光养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对中联而言,他们逆势进行了产品4.0升级,将产品研发思路调整为以客户为中心,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产品变得智能化,比如,客户通过手机上就可以管控每一台泵车等等。对三一而言,他们在生产方面实现智能化,打造了一间亚洲最大的智能制造车间,“18号厂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如今,“18号厂房”也成为网红长沙的网红厂房,参观者络绎不绝。

对于这场“智能化”升级,三一老板曾说得很严重,事涉企业“翻身”还是“翻船”。事后证明,在走过了近5年的困难时光后,长沙的工程机械行业以“智能制造”的新面貌“翻身”了。

长沙市政府先后出台的《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长沙市智能制造首台(套)产品认定及补贴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极大帮助了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复苏。2017年,长沙又推出振兴实体经济的“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1 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等,更是助推了长沙工程机械的高质量发展。

长沙名片的发展(长沙有一张硬)(8)

三一的“18号厂房” 图片来源:

典型的例子,有我报道里的中联高基部总经理任会礼,作为从武汉来长沙的山东籍博士,基于长沙新政对他生活方面的周全考虑,他选择携妻儿定居长沙。从此,长沙不再是停留在他印象中的一座“秀气”、夜生活丰富的“他乡”,而是彻底融入到他生命里的“家”乡。

2016年9月,长沙以“智造转型”为主题,举办了首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在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赞扬长沙智能制造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模式”。

至此,经历了行业重创的长沙,在政企的双向奔赴之下,“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称号擦得更亮了。

在2022年长沙“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表示,长沙工程机械集群在工信部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长沙数字经济规模超3500亿元,综合排名全国城市第12位,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城市。智能制造已成为长沙新的名片。未来五年,长沙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未来,网红长沙,在烟火可亲的“软”名片之下,还有一张智能制造的“硬”名片,要递给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