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口糜中焦湿热(湿热在上焦咽喉疼痛)
最近很多读者想让我讲下怎么改善湿热,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聊下湿热。湿热之所以难去除,是因为湿为粘腻污浊之物,与热相交,弥漫三焦,阻碍气机升降,影响脏腑功能,导致人体出现很多症状。
湿热病作为一个大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季节性比较强,主要多发于长夏季节,就是夏末秋初,此时温度依然很高,水气较多,湿热氤氲 ,故容易得病;
以脾胃为中心,弥漫周身。阻滞气机,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出现矛盾症状,身热不扬,身热面不但不红反而淡黄,脉不数反而迟缓,口不渴或喜少热饮,不烦燥反呆痴,大便数日不下但不燥结,舌苔白腻;
病程长,缠绵难愈。
我们今天主要从湿热蕴结的位置来辩证看待湿热问题,湿热病始终以脾胃为中心,脾主运化水湿,脾不健运,湿不可能去,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不管它在哪一焦,都要考虑健脾的问题,脾的功能恢复了,运化水湿的功能好了,湿邪才能去。
湿热在上焦
上焦湿热是湿热病的初期阶段,湿热之邪初犯人体,虽可直接侵入脾胃,但病位仍偏上,其证属表,病位在肺与皮毛。由于湿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上焦湿热往往兼有脾胃与肌肉之湿的见症。由于中焦之气尚充足,虽有中焦气机郁阻之象,但病邪主要影响脾胃之表,即四肢、肌肉而出现上焦肌表的病变。开始热象不明显,重在于湿,一般数日后,才有明显的热象。
表现:身热不扬,恶寒重,头身重痛,舌苔腻,脉濡而来数。
治则:辛温宣透 ,芳香化湿。
宜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在中焦
湿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湿邪阻遏,热邪不得透发,脾胃纳运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中焦湿热由于病情复杂,治疗未得要领,往往缠绵难愈,如能及时正确治疗,亦常迅速霍然告愈。
湿热病人中焦,往往热盛阳明则恶热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昏重,湿邪内盛则舌苔白腻,湿热交蒸则苔黄舌红,是湿热病进人中期的表现,也是整个湿热病变过程中的重点。
少阴湿热
中焦湿热由于病情复杂,治疗未得要领,往往缠绵难愈,如能及时正确治疗,亦常迅速霍然告愈。治疗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化湿。
治则:清胆利湿
宜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痰湿同源
痰湿同源,故一般湿热之证,大多兼痰。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中焦湿热蕴蒸成湿,可以上蒸于肺,出现咳嗽痰多,咳吐不爽。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宜用:三仁汤
湿热在下焦
湿热侵及下焦大肠或膀胱等处,以小便淋漓灼痛或癃闭、大便腥臭稀溏或秘结、小腹胀痛,或带下黄白而腥臭、身热口渴、身重疲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为常见临床表现的病证。
大肠湿热
表现: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治则:清大肠湿热,解毒
宜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膀胱湿热
表现: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
宜用:八正散加减
胞宫湿热
表现: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短黄、或淋浊,舌苔黄腻。
治则:清热化湿。
宜用:二妙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湿热互结,如油入面,很难分离,热多数依附在湿邪之上,湿不去则热不清,所以祛湿是清热的基础,当然也要权衡湿和热的轻重,调整祛湿和清热用药的比例,多数的情况下,温阳健脾祛湿是治疗湿热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再适当的应用清热的药物,方为上策。在具体改善过程中需要辩证清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