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

文学的发展一般离不开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旧文学的继承

另一方面则是进行变革与创新

唐诗的繁荣也正得益于这两个方面

《中华文史》 第41课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1)

词轻:这里指齐梁时丽靡轻艳的文风。

:文章形式,此处引申为文采。

文学史上的专属名词“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年—220年)。此时,汉朝已经名存实亡,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文学家。他们是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人,既有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精神,因此在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于是,人们用“风骨”来标榜这时期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除曹氏父子外,当时的代表人物还有“建安七子”。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2)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齐梁时代,文风新变

到了齐梁之际,“宫廷诗体”是文学新变的显著标志,不同于“建安风骨”的俊爽刚健诗风与广博胸怀,它主要以美艳的辞藻描摹宫廷生活,内容浮华,艺术技巧却相当精致。尤其对于女性美的刻画,更加细腻入微。因其情调流于轻艳,诗风比较柔靡缓弱,所以多受贬斥。但十分注重对偶和声律,因此对后来律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隋文学延续南北朝文学而来。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到了唐朝,南、北文学终于渐渐走向了融合。

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而唐诗当属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全唐诗》所收录的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其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他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唐诗繁荣的准备期

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年-712年)。初唐诗风仍留有齐梁的浮艳,至“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表现出大唐气象,开启了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风貌。开元前期,初唐诗人陈子昂成为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3)

  • 初唐四杰

盛唐−唐诗发展的鼎盛期

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发展至繁荣的顶峰,后人用“盛唐气象”描述当时的诗歌风貌。出现了王维、孟浩然创作的静逸明秀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创作的慷慨劲健的边塞诗……然而,真正能代表“盛唐气象”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李白的诗歌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情调,风格雄浑奔放。杜甫的诗紧密结合时事,具有清醒理性的现实精神。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盛唐诗坛倍显辉煌,是后代诗人学习的千古楷模!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4)

  • 李白与杜甫

中唐−唐诗的继续繁荣时期

中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处于低潮,代表人物“大历十才子”,由于经历安史之乱,感情上转向孤独落寞,开始追求淡雅的生活情调。中唐后期,诗坛又重现蓬勃景观,韩愈、孟郊等是代表人物,他们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追求怪奇之美。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且风格迥然不同,重写实、尚通俗的代表人物元稹、白居易,是中唐最知名的诗人。二人唱和诗歌极多,还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世人称二者为“元白”。此外,柳宗元和刘禹锡之诗也颇有成就。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5)

  • 元稹与白居易

晚唐−唐诗发展的夕阳晚照期

进入晚唐时期,由于唐王朝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文坛也日渐荒芜。在诗歌领域,被世人称为“小李杜”的杜牧与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翘楚,代表着晚唐诗歌的最高成就。

古代十大文人诗歌风格(从建安风骨到)(6)

  • 杜牧与李商隐

博古论今,英才通识!

讨论一下对于诗歌,你喜欢建安风格还是齐梁风格?为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