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何要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

什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何要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1)

2022年10月16日,在江西省峡江县邮政分公司,集邮爱好者在购买二十大纪念邮票。(人民视觉/图)

看到二十大报告中有“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这句话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表示,国家安全是定国安邦的基石。

王宏伟发现,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单独表述,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十九大报告则将其放在“社会治理”章节内。

王宏伟著有《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一书,此书被列入中国现代化研究丛书系列。在他看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也是坚实基础。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在谈及“统筹发展和安全”时,就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为什么要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王宏伟认为,公共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即社会稳定。无论维护国家安全,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基层基础作用都是重点。

二十大报告提出“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把基层基础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共同基础,是因为基层是大国安全的底色和底气。”王宏伟说 ,国家安全的范畴广泛,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十八大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及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两次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出台了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日渐强大。

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列入国家安全体系,“应急管理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王宏伟说。

此外,针对“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王宏伟认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体现了全风险语境下多元主体全面参与国家安全工作,不受地域、领域界限的约束,因为“国家风险既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包括网络空间,且具有广泛的渗透性。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党政军群组织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各个国家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全域和立体则意味着空、天、陆、海,甚至深海等各领域、多层次防护力量的协同”。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