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

宁城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承平宁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印记处处留痕。如今,宁城县人民秉承着先人勇于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大力发展“菜果牛”三大产业,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1)

这里是峰水山党支部纪念馆,坐落在宁城县三座店镇乌苏台洼村。这个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承平宁地区打下了根基。

宁城县三座店镇乌苏台洼村党支部书记 王军:这个党支部是1943年10月成立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常平宁地区成立的第1个党支部。在当时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正是在艰苦阶段,三位党员在黄云同志的培养下思想特别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本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2)

从三座店镇乌苏台洼村到五化镇马营子村,再到存金沟乡老局子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宁城县的土地上留下无数先辈的红色印记。而如今,秉承初心,这片土地正在加快发展,其中宁城县的林果面积一直稳居自治区首位,如今已经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

宁城县小城子镇政府镇长 张志飞:我们林果面积达到4万多亩,年产果品近4 万吨,产值1.5亿元。我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发展壮大林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抓手强力推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深得民心的高质量脱贫之路。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3)

宁城县林业和草原局 一级主任科员 吴翠荣:“十三五”期末,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已达24.3 万亩,形成了以蒙富苹果、新苹红苹果、南果梨和寒红梨为主栽品种的驿马吐川、坤头河川、黑里河川、热水川4 条林果产业带。年产果品近14 万吨,实现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 元。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4)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同时,宁城县的设施农业同样风生水起,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历经23年,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截至2020年末,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0万亩,覆盖16个镇乡街199个行政村,辐射带动17.3 万人。目前,宁城县年产蔬菜120万吨,产值51亿元,设施蔬菜产业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00元。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5)

宁城县农牧局总农艺师 李春峰:我们积极推进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在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形成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6)

作为农业大县,宁城县还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思路,牵住“牛鼻子”,做好“牛文章”。截至2020 年末,宁城县肉牛存栏45万头。有肉牛存栏超百头的规模养殖场320处、超千头的养殖小区33处,养殖规模达到万头的集聚区2处,从业农民人均增收1.15 万元。

宁城县农牧局畜牧业总工程师 陈凤英:全县肉牛产业形成了“西繁东育”园区化、标准化养殖发展新格局,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智慧牛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的“牛”路子。

全媒体记者:陈渥文 韩小伟(宁)

新媒体编辑:毕永宝

宁强乡村振兴样板镇(烽火宁城跑出乡村振兴)(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