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

牛顿建立力学体系伊始,科学家们通过三百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他们自以为完美的标准模型。这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61种基本粒子的理论,它隶属量子场论的范畴,与量子力学及狭义相对论相容,并对这套理论的预测进行了几乎所有的实验验证。不过,标准模型虽然已被许多实验进行了不算准确的检验,但是它理论体系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甚至是致命)的,存在明显的平庸性、自相矛盾、不自然性等问题,且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巨大负面作用,堪称之为一种低能效理论。人类急需一种全新的认知体系取代标准模型。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1)

标准模型

一、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

标准模型这套理论并非是基于完全客观态度,其实也在很大程度是科学家们的主观意志体现,而且这种体现还很强烈,存在明显的非自然性问题。比如,科学家们的实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意向取证,只是为了说明费米子存在的合理性,又提出了玻色子理论,然后就用所谓的实验进行意向性的寻求证据以及数据采信对比,再加上总是想任意加上一些参数,结果把一个现代科学体系搞得越来越复杂混乱、支离破碎、矛盾重重。爱因斯坦曾说:“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但现在的科学体系已经日益走向复杂和混乱,就连爱因斯坦自己的作为也违背了这个观点。

标准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只告诉你“是什么”,而无法回答“为什么”,当他们不能解释一些问题,总是会创造出一些概念予以搪塞,而无法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提出合理解释。标准模型还包含了许多参数,而这些参数往往其实就是发现体系的不合理后,通过加入参数硬性弥补这种不合理性。对于解释不合理或无法解释的问题时,他们又发明了测不准原理和证伪原则予以应付。另外,标准模型未能描述引力,弱电对称破缺也还没有满意的解释。许多标准模型的扩展都预言了质子衰变,但这一现象没有为实验所证实。

种种迹象表明,标准模型很可能存在根本上的不合理性问题,它现在其实正在走向危机,持续毫无怀疑地坚持下去,有可能给人类灾难性认知隐患。1998年,首个与标准模型不相符的实验结果在出现——日本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发表有关中微子振荡的结果,显示中微子拥有非零质量;2018年,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后发现μ介子的磁矩数据异常,与标准模型的理论值有4.2σ的显著差异。

爱因斯坦或许正是基于对标准模型的不断复杂性顾虑,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坚定地相信,有人会发现一种比我的命运所能找到的更加合乎实在论的方法,或者说得妥当点,会发现一种更加明确的基础”——爱因斯坦,1944年。

标准模型漏洞百出、矛盾重重,标准模型并不标准,人类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理想模型。

二、理想模型的主要内容

2012年,王江火在他出版的《统一信息论》中所提出的“双子定律”,比较符合理论物理的理想。该模型能合理解释所有已知现象和未知现象,几乎无懈可击,不可证伪,可谓极致完美的理想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可以统一四种基本作用力,而且还能合理统一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将人类所有的认知领域完全统一一起来,可谓完全性大统一理论。

理想模型建立在新文明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它是统一信息论的宇宙观及其物理模型,其核心思想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宇宙起源

宇宙起初是一个能够蕴含我们这个宇宙所有的能量极大的初始能量子,此时宇宙只是一个零维度的非物质存在。138亿年前(暂且采信这个数据),基于一个自然化过程,这个初始能量子通过不断分裂为若干个能量子然后不断合成极限粒子的方式进行持续膨胀,直至形成现在这个宇宙。

(二)双子定律

宇宙只有极限粒子和能量子2种类型的客观存在,它们造就了宇宙的万千世界。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可分为正反极限粒子。同性极限粒子之间集合同性能量子形成同性极限粒子及相应空间,造成空间膨胀,引起周围物质进行扩散运动;异性极限粒子之间分解极限粒子形成能量子后消融相应空间,造成空间凹陷,引起周围物质进行收缩运动。极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与自身质量成正比,而与相互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2)

双子定律

宇宙只存在能量子和极限粒子2种量子。能量子是零维度的非物质客观存在,极限粒子是三维度的物质(实体)客观存在。初始能量子后,能量子只能附着于物质(实体)上,而不能单独存在。

(三)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统一信息论时空观)

宇宙由一个个极限粒子零距离叠加而成。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能量与信息一体两面,物质(空间)与能量(信息)相互转化。宇宙完全由实体物质构成,空间不存在,“真空”不存在,“场”不存在。时间是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参阅《人类最前沿的时空观——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

(四)物质(空间)、能量(信息)、精神(主体性能量)大统一

信息是能量的表征,能量与信息一体两面。信息分为主体性信息(精神)和自然信息,主体性信息由能量子序列构成。物质和精神从根本上联系起来,自然与社会完全大统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彻底性大统一。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3)

这就是理想模型的基本内涵。这个模型很可能彻底触及了宇宙最底层,可以完美合理地解释宇宙所有现象,堪称极致完美,因此而称之为理想模型或完美模型。

基于理想模型,统一信息论彻底解构了四大作用力和标准模型基础所构筑的现代科学体系大厦,能合理且清楚明白地解释宇宙几乎事物和现象,恰如其分地解释质能方程式、宇宙平直时空理论、四大作用力的时空假象、光速不变原理、宇宙膨胀现象、生命和精神的实质,等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理想模型解释四种基本作用力,看看是否能够做到无懈可击。

三、四大作用力本质上是时空假象

科学物质观将所发现的物质之间的四个相互作用分别命名为为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并把传播这四种力的媒介粒子分别称之为胶子、光子、W 及 Z 玻色子、引力子,而且还声称还找到了相应的实验证据,认为这是造成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统一信息论发现,科学上的上述发现只是物质的表面现象,下面将证明,这些说法纯粹是科学物质观的错误认识,四大作用力作用其实根本不存在,它们不过是极限粒子合成与分解所造成的空间拉伸现象和时空假象而已。根据“双子定律”,我们可以得出更加合理地从根本性上揭示现代科学理论所谓四大作用力的实质。

(一)电磁作用的实质是极限粒子合成与分解所形成的空间收缩现象

电磁吸引作用是由于两种带相反电荷(实质上是物质归属性相反)的极限粒子,对其相互之间的可感极限粒子形成共同的分解作用,而造成许多极限粒子因被分解而使其失去空间并导致空间凹陷,从而形成距离拉近的吸引现象。电磁排斥作用由于两种带相同电荷的极限粒子对其相互之间的能量子形成共同的集合作用,导致集合成许多极限粒子并进而形成相应的空间,从而造成空间膨胀而造成相互排斥的假象。极限粒子之间的分解和集合作用效能与其距离成反比。

1、极限粒子之间分解和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和库仑定律具有一致性

假设极限粒子甲的质量为m1,极限粒子乙的质量为m2,二者之间的距离为r。那么,极限粒子甲(在半径为r的距离上)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体现为u1=m1/r,而极限粒子乙(在半径为r的距离上)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体现为u2= m2/r。当他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生联系时,其必然会导致二者合作进行极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此时,二者合作进行极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必然是相互倍加的。因此,它们合作进行极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的性能为U= u1×u2= m1× m2/r2(m的单位为千克,而r的单位为米)。极限粒子的这种性能会因其性能造成相互之间的膨胀和收缩现象,而明显给予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的感觉。显然,极限粒子的这种现象很类似于库仑定律。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4)

库仑现象

库仑定律是这样描述的:表示两个带电粒子间力的定律,是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定律之一,关系式为:F=k×(q1×q2)/r2。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见图)。其中,电量 q 的单位为库仑(C),距离r的单位为米,比例常数 k = 9.0×109牛·米2/库2, F 的单位为牛顿(N)=千克· 米/秒2。

可以看出,极限粒子之间的这种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与所谓的电磁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正比例对应关系。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妨在极限粒子的性能中加上一个性能常数L,然后通过二者的对等关系来看看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

U=F=k×(q1×q2)/r2= L×m1× m2/r2,

k×(q1×q2) = L×m1× m2

由此可以看出,极限粒子与点电荷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电荷不过是用来体现极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而已,点电荷就是极限粒子本身,点电荷的电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因此,可以认为所谓的电磁作用是指:电磁作用是基于同性物质之间和异性物质之间所造成的极限粒子的合成与分解而形成的空间膨胀和收缩现象。

2、性能质量

这儿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极限粒子与点电荷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而点电荷的电量与其质量成正比,为何质量要远大于电子的质子却和电子的电量一致,而中子却没有电量哪?问题在于,这儿所说的正比关系是指作为点电荷的极限粒子,而质子、中子却是复合粒子,实质上并非是点电荷。这又是怎么回事哪?

这需要进一步说明,由于极限粒子存在“同性物质之间合成极限粒子,异性物质之间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质。因此,如果一种物质是由相异的极限粒子构成,那么,其分解或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就仅体现在其相异物质的质量差上;反之,其分解或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就仅体现在其相同物质的质量和上。我们把这种物质所体现出的同一种性能的质量就称之为性能质量M性,这样,上述等式就可以进一步更改为:k×(q1×q2) = L×M性1× M性2。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白质子、中子的所谓电量何以存在与其质量不符合的原因了,主要原因在于质子、中子的内部分布着具有相反性质的点电荷上夸克和下夸克以及其它物质。上夸克的电量为2/3 ×1.602×10-19C,下夸克的电量-1/3×1.602×10-19C,它们显然是互为反物质。质子由2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构成,故其性能物质仅呈现为一个单位性能质量;中子由1个上夸克和2个下夸克构成,故其性能物质仅为0。

3、物质性能公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极限粒子之间分解和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可以被进一步归纳为物质的性能公式,但这需要我们首先求出常数L。由于我们已知夸克属于极限粒子,而其电量、质量也已被测得。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k×(q1×q2) = L×M性1× M性2”等式,求出常数L。

(1)物质性能公式推导

已知:上夸克的质量2.6745×10-30kg~7.132×10-30kg,下夸克的质量6.0622×10-30kg~1.4264×10-29kg。上夸克的电量为2/3 ×1.602×10-19C,下夸克的电量为-1/3×1.602×10-19C。常数k=9.0×109牛 ·米2/库2。

根据公式k×(q1×q2) = L×M性1× M性2可知:

L的上限=9.0×109×(2/3 ×1.602×10-19×-1/3×1.602×10-19)/

2.6745×10-30×-6.0622×10-30≈3.165792×1030

L的下限=9.0×109×(2/3 ×1.602×10-19×-1/3×1.602×10-19)/

7.132×10-30×1.4264×10-29≈5.045478×1029

这是一个不确切的数值,为了进一步的精确,下面通过电子的数值进一步求出L的值。假设电子是由同性物质构成的,如果电子的数值就在上述数值之间,就可以基本认定电子就是由同性物质构成的复合粒子,其数值也基本可以被认定为L常数。反之,则只能说明电子也是由互异的极限粒子构成。

已知:9.109×10-31kg、电荷为-1.602×10-19C。

根据公式可知L=9.0×109×(-1.602×10-19)×(-1.602×10-19)/(-9.109×10-31)×(-9.109×10-31)≈2.783723×1031

计算结果L的数值大于上述范围,由此可以认为电子也是由相异的极限粒子构成的,看来,通过电子是难以计算出L的数值的。这样,我们就暂时将L的值确定为通过夸克计算的中间数:L≈1.835185×1029(牛 ·米2 /千克2)。由此可以得出物质的性能公式如下:

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

其中:U为物质分解或集合极限粒子性能,单位为牛顿(N)=千克· 米/秒2(kg·m/S2)。M为性能质量,其单位为千克,而r的单位为米,常数L为暂取值。推而广之,这个公式也可以为所有物质的性能公式。需要说明:物质的性能公式常数L只是个近似值,以后需要不断更正。

这个公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当物质的性能质量相同时,其相互之间的性能数值U为正值,数值U表示这两种物质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当物质的性能质量相异时,其相互之间的性能数值U为负值,表示这两种物质集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物质之间的性能数值与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完全一致,其实质本质上是一致力的,但由于科学的误区而导致所谓的电磁作用歪曲。

(2)性能质量与电荷的关系式

假设上述物质性能公式中的M1和M2的数值完全相同,q1和q2完全相等,我们可以根据公式“k×(q1×q2) = L×M性1× M性2”,得出物质电荷与性能质量的关系式:

q=×M性=4.51563×109×M性(q单位库伦,M单位为千克)

当然,这个数值还需要进一步核准。由此可见,物质电荷就是物质自身具备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而已,物质的电磁性作用不过是基于这种性能而给人所带来的假象。

物质电荷与性能质量的关系式还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某种物质纯粹是由同性物质构成,即m=M性,那么,其性能所体现出来的所谓电磁性能将是非常惊人的,如,黑洞、磁铁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物质。反之,如果某种物质的正反物质质量相等,则其基于性能质量而分解或集合极限粒子的性能就等于0,如日常所见的那些显示中性的物质。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5)

基于此,我们可得出电磁吸引作用形成的机制:异性极限粒子对其相互之间的可感极限粒子形成共同的分解作用,而造成许多极限粒子因被分解而使其失去空间并导致空间凹陷 ,由于宇宙不存在真空,故每个极限粒子被分解形成一个极限粒子的空间凹陷后,四周的极限粒子就会在最小时间内填充这个凹陷空间,从而引起周围极限粒子的向里的收缩运动,并造成了距离拉近的吸引力假象。电磁排斥作用是由于同性极限粒子集合相互之间的能量子,形成许多极限粒子,导致新的空间占位,从而引发空间膨胀,并造成了相互排斥的假象(如图)。

(二)强相互作用是基于异性强子之间的分解性能而形成的最大空间收缩现象

根据科学发现,强子之间在相距10-14~10-16m范围内会产生的较大的作用力并容易形成强作用力,这就是所谓的强相互作用。本文将揭示,强相互作用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强子之间的现象突出一些而已。

强作用是短程力,在四种基本作用中最强。传统物理学最早认识到的质子、中子间的核力属于强相互作用,是质子、中子结合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后来进一步认识到强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强作用是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统一信息论认为,强相互是所谓电磁吸力的极大值状态。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6)

根据物质的性能公式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可知:当两种异性极限粒子质量足够大时,则其相互合作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也会足够强,并随着它们之间极限粒子的不断减少,造成相互距离的进一步拉近,而使分解极限粒子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同时也使得它们之间生成极限粒子的难度增大,如此就形成了一种不断向内收缩的趋势,于是就造成了它们相互吸引不断加强的假象,且这种所谓的吸引力最终会达到极大状态,这就是所谓强相互作用现象。但这种极大状态会有一个峰值,原因在于当物质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个范围的时候,此时的物质之间质量相对较小的极限粒子已经基本分解完毕,剩下的只是一些质量较大的不易分解的极限粒子。在这种情况下,当物质之间继续靠近的时候,必然会被这些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空间所反弹,这就造成了所谓弱相互作用现象(如图22)。因此,对所有具有性能质量的物质来说,科学物质观所谓的强相互作用其实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强子之间的作用何以明显突出哪?

按照科学物质观的分类,强子就是由极限粒子夸克和由夸克所构成的基本微观粒子,目前已知的夸克有六种,其中三种带正电即是正极限粒子,另外三种带负电即是反极限粒子,它们恰恰能构成互为异性的物质而能合作分解极限粒子。而夸克却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大极限粒子,根据电量与物质性能质量的关系式,可知异性强子之间对极限粒子的分解性能最大,这使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在达到一点的范围内最为突出和明显。由于物质的性能质量不同,不同物质的最大分解性能都有不同的范围,强子之间的分解性能在10-14~10-16m之间达到最大值,这就造成了很明显的所谓强相互作用。强子在这个距离会造成一些质量仅次于夸克的极限粒子的分解,此后便不会再继续分解极限粒子,故给予一种强相互作用在小于这个距离时就会失去作用的错觉。

另外,由于强子在这个距离时分解的极限粒子的质量最大,也给人造成了所谓胶子在传递强力的错觉,而真实情况却是:所谓的胶子只不过是强子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分解的极限粒子并造成空间收缩的现象而已。不过,这些被分解的极限粒子的质量相对弱小而难以被发现,故其质量被视为0。

可以看出,用极限粒子分解后的空间消失作为解释强相互作用的原因,要比用科学所谓胶子来解释强相互作用更能说明问题。因此,所谓的强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其实质仍然是基于异性强子之间的分解性能而造成的最大空间收缩现象,这是物质的普遍性能,强相互作用同样是一种假象。

(三)弱相互作用是作为暗物质的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空间反弹所造成的空间膨胀现象

弱作用的力程在四种作用中是最短的,传统物理学最早观察到的弱作用现象是原子核的β衰变,即:中子衰变成质子、电子与电子中微子 ,后来又观察到介子、重子和轻子通过弱作用的衰变和中微子散射等弱作用过程。在费曼图中表现为:中子与电子中微子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发生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弱相互作用力。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7)

最早观察到的弱作用现象是原子核的β衰变。放出正电子的称为“正β衰变”,放出电子的称为“负β衰变”。在正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负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见图)。此外电子俘获也是β衰变的一种,称为电子俘获β衰变。后来又观察到介子、重子和轻子通过弱作用的衰变和中微子散射等弱作用过程。有两种弱相互作用,一种是有轻子(电子e,中微子ν,μ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参与的反应,如β衰变,μ子的衰变以及π介子的衰变等;另一种是Κ介子和∧超子的衰变。这两种弱相互作用的强度相同,都比强相互作用弱1012倍,相互作用时间约为10-6~10-8秒 。科学所发现的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约在10-18m范围内。

在迄今为止的所谓弱相互作用中,都有中微子的参加,而中微子属于极限粒子。上我们已经知道:中微子是属于质量较小的极限粒子,但质子、中子及Κ介子和∧超子却是由夸克复合而成的微观粒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存在W 及 Z 玻色子等所谓弱力的传递媒介。由此可见,所谓的弱相互作用将涉及到由微观粒子参加的微观世界,对于所谓的弱相互作用我们仍然可通过极限粒子理论加以解释。

在解释强相互作用时,我们已经知道:当异性物质之间的距离小于强作用范围的时候,此时的物质之间质量相对较小的极限粒子已经基本分解完毕,剩下的只是一些质量较大的不易分解的极限粒子。在这种情况下,当物质之间继续靠近的时候,必然会为这些相对较大质量的极限粒子的空间所反弹,这就造成了所谓弱相互作用现象。此时,物质的性能公式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就会不再适用,因为这个公式本应该说明随着异性物质之间距离的不断拉近,其相互合作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将越来越强,随之而造成它们相互之间的空间也在不断收缩,但此时极限粒子之间的这个趋势却因此反弹现象而中断。这就造成了弱相互作用不对称性高对称性低,从而使空间反射、电荷共轭和时间反演的对称性都被破坏,同位旋、奇异数、粲数、底数等在强作用下守恒的量子数都不守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强子之间更为明显。实验室发现,当强子之间的距离范围在小于10-14~10-16m的范围而达到10-18m内的时候,不仅同性物质(如:质子和正电子)之间,而且相异物质之间也将发生排斥反应。从而使正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而在负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那么,何以强子之间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应哪?对此,科学不得而知,只是把此现象归结为是由于W 及 Z 玻色子所传递的弱相互作用所致。W 及 Z 玻色子又是什么哪?W 及 Z 玻色子是1983年在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CERN)被发现的。下面,我们将通过计算来判断一下W 及 Z 玻色子是极限粒子的可能性。

W质量=80.4GeV×1.783×10-30=1.433532×10-28kg/5.8898392×10-50kg

=2.433906×1021个极限质量单位。

Z质量=81.2GeV×1.783×10-30=1.447796×10-28kg/5.8898392×10-50kg

=2.4581248×1021个极限质量单位。

由于W 及 Z 玻色子的质量稍微大于由γ射线所集合而成的γ极限粒子的范围,而大于这个范围的极限粒子将属于由能量大于γ射线的未知高能射线质点化后集合而成的大质量极限粒子,即暗物质大极限粒子。这就难怪了,因为作为暗物质的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结构极为稳固,其稳固程度足以使其物质属性无法对外彰显,故难以全面发现它的属性。不过,就W 及 Z 玻色子的质量来看,其质量范围处在可感极限粒子和大质量极限粒子的交叉范围内,故对此还是能够有所发现的。由此看来,中子、质子等强子的内部组成不仅含有夸克,而且也含有作为大质量极限粒子的暗物质。这样,当强子内部的异性夸克在通过分解极限粒子而接近到10-18m内的时候,正是由于作为大质量极限粒子的W 及 Z 玻色子的阻隔和反弹,而形成了所谓弱相互作用。另外,作为暗物质的大质量极限粒子的W 及 Z 玻色子,由于其结构极为稳定,也将会进一步加强“夸克幽闭”现象。至此,我们就可以基本搞清楚所谓弱相互作用发生的机理了。

由此可以认为,弱相互作用是由作为暗物质的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空间反弹所造成的空间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同样是基于极限粒子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空间收缩到一定小的范围内而形成的。理论上,由于至今难以发现W 及 Z 玻色子的结构构成,且难以继续分解,其作为极限粒子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不排除W 及 Z 玻色子也还可能是由质量小于γ极限粒子的可感极限粒子和小质量极限粒子构成的可能性,不过这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证明。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8)

弱相互作用的产生机制:当物质之间的距离小于可以发生强相互作用的范围时,此时的物质之间质量相对较小的极限粒子已经基本分解完毕,剩下的只是一些质量较大的不易分解的极限粒子,当物质之间继续靠近的时候,必然会被这些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空间所反弹,这就造成了所谓弱相互作用现象。弱相互作用的实质:由作为暗物质的大质量极限粒子的空间反弹所造成的空间膨胀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基于极限粒子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空间收缩到一定小的范围内而形成的(见图)。

(四)万有引力是极限粒子衰变后所导致的空间收缩现象

在以上所讲述的几种所谓的相互作用中,因极限粒子的分解而造成的时空收缩现象并非是普遍的,因为此空间的收缩现象需要物质具有性能质量,然而一些类似于中子等不具备性能质量的物质就无法通过性能质量分解极限粒子而使周围的空间形成收缩。由此可见,极限粒子因周围物质的性能质量而形成的分解辐射并非是普遍的。相比之下,极限粒子的衰变辐射现象却是普遍的,而所谓的万有引力现象就是基于极限粒子的衰变造成的。

1、物质质量直接影响极限粒子的衰变

我们已知,极限粒子在结构不稳定时会产生衰变而失去对质点的约束,导致物质失去时空使质点瞬间形成信息即能量子,这就是衰变辐射。所有的极限粒子都有衰变性,只不过衰变周期不同而已,质量大的极限粒子要比质量小的极限粒子衰变周期长。自然界的许多物质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也说明物质普遍存在衰变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在可感极限粒子和小质量极限粒子上更为突出。所以,因极限粒子自身衰变辐射而导致的空间收缩现象也是普遍发生的。不过,极限粒子虽然存在普遍的衰变辐射现象,但极限粒子的这种自身衰变往往因其衰变周期的存在,而难以在空间上形成有效的影响。所以,极限粒子的自身衰变并不能对周围产生明显的时空影响,但极限粒子周围的物质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极限粒子的自身衰变辐射。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9)

由于物质自身特性,较大的物质会增加周围极限粒子的自身衰变辐射程度,所以,物质之间的基于极限粒子自身衰变辐射而引发的空间收缩现象,会与他们本身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此时的质量是物质所有质点量的总和,而不是性能质量)。而当两种物质同时作用于同一些极限粒子的时候,它们必然会共同形成对极限粒子的倍加影响,从而使这些极限粒子的自身衰变辐射的程度倍加增强,并由此而造成这两种物质之间的一些极限粒子的空间消失,导致距离拉近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给人形成一种物质吸引力的感觉。正是基于此,人们便误以为物质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吸引力,并把这种吸引力称之为万有引力。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万有引力只不过是基于极限粒子自身衰变而产生的空间收缩现象而已,这个结论和相对论关于引力的时空理论有些类似。不过,相对论的关于时空弯曲的理论只是基于一种假想的猜测而已,而这儿所叙述的时空观却是基于合理的理论推测。

据此我们可知,科学上所谓传播引力的引力子其实本不存在,它只是人类基于极限粒子衰变而造成空间收缩的一种假设,如果科学所谓的引力子存在的话,那么,这种引力子也就是指那些引起空间收缩的能够衰变辐射的极限粒子,只是由于其质量和空间结构极小而无法被观测到,故科学将质量均视为0而已。

2、物质对极限粒子衰变影响程度的公式与万有引力公式具有一致性

正是由于物质的自身特性,物质对周围极限粒子的衰变辐射影响也会与其距离成反比。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物质之间对极限粒子的自身衰变辐射影响与其物质质量成正比且与距离成反比的结论,可以推导出物质之间对极限粒子自身衰变影响程度的公式:

假设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别为m1、m2,距离为r,那么,甲物质对极限粒子的衰变影响程度为c1=m1/r,乙物质对极限粒子的衰变影响程度为c2=m2/r,由此而导致它们共同对极限粒子衰变辐射影响程度公式为:

C=C1×C2= m1×m2/r2

很显然,这个公式与万有引力公式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由于物质对共同对极限粒子衰变辐射影响会直接导致极限粒子的分解,从而使极限粒子的空间消失,导致甲乙两种物质之间的距离拉近而形成力学上的引力错觉。因此,如果我们把它们共同对极限粒子衰变辐射影响程度也看作一种作用的话,那么,它就与万有引力常数完全一致,只不过需要在其中同样加上万有引力常数G(G=6.67×10-11N•m2/kg2)即可,这个时候的物质之间共同对极限粒子衰变辐射影响程度C=G×C1×C2= G×m1×m2/r2。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物质之间的所谓万有引力应该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当距离为0时,物质之间的所谓万有引力应该无限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相邻的极限粒子因其距离为0而不存在极限粒子,它们之间当然也就不会因极限粒子的分解而形成空间收缩现象并造成吸引假象了,也就是说它们之见的所谓引力现象根本不存在;此外,物质之间也存在在某一时刻没有衰变辐射现象,它们之间也会因此而并不产生基于衰变而形成的空间收缩现象。因此,所谓的万有引力并不在所有物质之间存在。

四、证伪原则和测不准原理是现代科学及其标准模型的主观自洽产物,不适用于更加先进的新文明认知体系及其理想模型

科学与哲学、宗教等认知方式一样,都是一种认知体系和知识形态,它们应该在认知上具有平等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科学的渲染,许多人已经把真理等同于科学,而非科学的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邪恶的,但是波普尔把数学和逻辑学也划分为非科学的,难道它们也是不合理的邪恶的吗?

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科学和非科学划分的证伪原则。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在波普尔这里得到了明确界定而且是一反常识的。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它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因为它们具有自洽的不可证伪性。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它们都不可被证伪。

证伪原则其实反映了科学家们对科学体系漏洞百出的现状的无奈,因为现代科学体系的错误太多,以至于不得不把谬误纳入其体系并美化为证伪,这相当于说“我是错误的但我很合理”。公开科学的证伪性,其实还反映了现代科学体系已经走向了没落。

固定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标准模型正在走向危机)(10)

测不准原理一般指不确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除以4π(ΔxΔp≥h/4π)。测不准原理其实反映现代科学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测不准并非基于自然规律的天然属性,而是反映了现代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局限性和弊端。

新文明是一种全面先进的全新认知体系,它将从根本上彻底颠覆科学体系,全面克服科学体系的巨大弊端,当然也就会扬弃证伪原则和测不准原理。就像许多宏观规律在微观世界不能适用一样,证伪原则和测不准原理等这些现代科学的规则也对新文明认知体系不能适用。

统一信息论公开宣布:理想模型是不可证伪的,但不接受科学体系上的证伪原则。

统一信息论公开宣布:理想模型在极限视野中能够测得准,而且在某种定量分析上做到百分百准确(另文说明)。

理想模型其实在2012年《统一信息论》出版时就已经产生,现在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历练,证明它完全经得起任何质疑和冲击。现在郑重宣布:理想模型诞生!在新文明的世界中,它最终必将取代标准模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