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保障房(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

坪山区保障房(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1)

坪山区最大的保障房项目聚龙花园。朱洪波 摄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以及党和政府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

位于深圳东部的坪山,当前正着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针对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等公共住房在公共服务配套上存在的普遍问题,今年以来,在坪山区委、区政府统筹领导下,坪山启动“完善群众住房公共服务配套需求改革”工作,正式出台《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实施意见》,以行政指导的方式加强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项目全流程管理。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住有所居,居有所宜,对于城市新市民而言,更意味着期待与梦想。”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坪山以完善和发展房地产领域的治理体系,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先行示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力争在完善群众住房公共服务配套需求上打造出一个“坪山样本”。

●撰文:徐剑 常瑛

▶融合联动 源头治理

探索保障住房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

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购物难……对于不少入住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的人而言,以往这些问题都是常态,如何破解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公共服务难题,让群众“住得进”后还能“住得稳”?

坪山区探索创新公共住房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工作机制,率先出台《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导意见》及配套工作方案,构建起了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项目用地选址、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分配、使用和运营维护等7个重点环节全流程管理体系,形成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制度先行下,坪山区对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建设过程进行全管控,并由区住房保障中心牵头,联合辖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完成管理机制建设,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根本上解决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的公共服务配套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例如在选址环节,明确所在区域内的交通、教育、文化等配套设施与新供用地项目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将管控重点提前至项目前期规划、方案设计等环节,堵塞监管漏洞,消弭潜在风险。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闭环管理。

针对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坪山区由区卫生健康局负责统筹规划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项目卫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卫生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周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环境及布局,为片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区教育局与住房保障中心协同推进保障性住房与学校项目,优化项目布局与建设时序,增加优质学位供应、引进优质教育人才,切实保障该片区居民子女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针对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建设质量问题,通过制定《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合理性设计要点》,合理量化和固化公共空间及单体住宅部分技术指标,对外鼓励和引导开发建设单位、对内约束各审批和管理部门。建立跟踪管理机制,推动市、区两级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面纳管,确保项目投入使用时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目前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完善,《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坪山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全流程管理指导意见的工作方案》出台后,现已全面指导坪山区公共住房建设、管理和运营。”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制创新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群众公共住房项目宜居度

今年5月29日,由坪山安居公司负责装修的坪山区聚龙幼儿园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幼儿园位于深圳市坪山区聚龙花园二期七栋附楼,计划装修成9班制公立幼儿园,总建筑面积约3234.76平方米,园区配有食堂、风雨小操场及儿童娱乐设施等。聚龙幼儿园项目正是坪山针对当前在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服务配套问题,推出“微设计、微改造”计划的一个具体案例。

针对现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商业配套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坪山选取试点小区,结合住户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按照“微设计、微改造”原则,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改善现有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现状,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公共住房项目宜居度。

以坪山区最大的保障房项目聚龙花园一期、二期为例,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通过对其现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调研及分析,得出商业配比失衡、现有商业体量过小与住宅面积不匹配,商业配套供求失衡,单一刚需业态与入住人群多样化需求不匹配,商业核心竞争力不足,项目现有商业形态以街铺为主,布局分散,难以聚集人气,客群容易被周边大型商圈分流等现状。

笔者了解到,“微设计、微改造”计划,针对现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商业配套供需不匹配等问题,选取试点小区,结合住户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按照“微设计、微改造”原则,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改善现有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项目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现状。并且在有资产合理分配、合规使用的前提下,以群众需求为基点,将需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调整经营或委托使用内容,调整出租或委托使用对象等,确保公共服务配套业态均衡,满足不同居住人群多样化需求。

截至目前,坪山区已按计划落实聚龙花园保障房项目幼儿园、“群众工作馆”、休闲酒吧等10项社区公共配套优化改造工作,已初步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样板小区”。在理顺和完善该小区内、外部配套设施工作机制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可在坪山区其他类似项目以及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进行借鉴及推广。

▶党建引领 三方联动

共同破解小区治理痛点难点

“花园小区是城市发展的‘生长点’,同时又是矛盾纠纷的‘交汇点’和组织体系的‘薄弱点’。”作为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坪山逐渐增多的花园小区同样面临着物业小区的共同问题,如何依靠党建力量,拉近各方的关系、协调各方的利益,探索出小区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通过借鉴推广坪山区马峦街道“党建引领”模式,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还探索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构建完善起了花园小区“党支部 业委会 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体系,形成了“早介入、早布局、早筹划”的治理格局。

具体而言,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在开发企业报备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临时管理规约时,着手介入摸排业主党员情况,并建立由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党员)组建的党支部,关注业主急难愁盼和小区治理突出短板,采取“线上 线下”业主共议小区议题、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共同研究、协商解决措施,实现公共事务公开透明。

坪山区已推动20个物业小区组建党支部,14个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将党建引领有机融入物业管理服务,将物业管理有机融入社区治理之中,引导物业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提升物业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巩固了“小区党支部 业主委员会 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的小区治理新格局,共同破解小区治理痛点难点。

此外,针对商品住房商业配套建设,坪山区住房保障中心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区域人群需求,区住建局按辖区街道办事处划分,结合各小区位置及周边商业配套分布特点进行问卷调查。需求调查对不同商业配套的需求设置优先次序及权重指标,从年龄、居住时长、职业类型、婚姻/家庭情况等角度出发,共收集了700余份问卷,深入分析了小区居民租购情况、消费习惯以及核心需求等特征,全面研判多元群体对商业配套的差异化、特色化需求,为后续完善区域商业配套设施奠定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