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

《西游记》赏读第三十四回

上回说到,在高老庄高太公的一再请求下,孙悟空前往云栈洞收服猪刚鬣。而猪刚鬣也被孙悟空被逼得没法,说出了自己等待取经人的事,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1)

这师徒三人便继续踏上了取经路。之前,书中只是提到收拾行囊,而这里,却有了一担行李。这挑担的事情,也落到了猪八戒的头上。走了几天,来到了一座叫浮屠山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乌巢禅师。

这个乌巢禅师,在西游记故事中,也是一位神秘的人物。全书中也就在这里出现了一次。而且,出场的怪,消失得也怪。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2)

浮屠山离高老庄不远,所以,猪八戒倒也是和乌巢禅师认识。而且比较让人有点惊诧的是,他居然要带猪八戒修行。猪八戒是谁?那是上面的天蓬元帅转世啊,他竟想收八戒为徒,只是八戒懈怠没有去。可他究竟有何资本敢收天蓬元帅为徒?

而且,这禅师修行在浮屠山,山很漂亮,可他既不住庙观,也不居洞府,却只在一个柴草窝里容身,这也就是所谓的“乌巢”—— 乌巢禅师也许就是这样得名的。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3)

再则,这禅师没见过玄奘却认得玄奘,高呼圣僧。对于猪八戒做了圣僧弟子也很高兴。但是问题来了,却明确表示不认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原因竟是:“因少识耳。”然而这禅师后面还念了一篇偈子,竟能预言西去路上的一些情节,而且《 西游记 》的故事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粗略的框架来上演的。其中“野猪挑担子,多年老石猴”,也是点出了孙悟空的来历。这明显就是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在交谈中,这禅师还传授了唐僧一卷《 心经 》(原为《波罗蜜多心经》,念作《波罗蜜多-心经》。佛教领书多叫《心经》,此经被三藏传之后世,成了“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可见此人绝不是一般禅师。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4)

不仅能如此,这禅师的“乌巢”竟能飞腾,而且他的神通极大,那猴子“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竟也徒呼奈何!

由于乌巢禅师在书中也就出现了这么一次,也引起了一些读者的解读。有人说他其实就是观音所化,先不说传给唐僧的心经本就是佛门著作。他对猪八戒十分尊敬,甚至对毫无法力的唐僧也礼貌有加,却不认识鼎鼎大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想考验孙悟空的心性。

抬一个,贬一个,这种故意为之的桥段,在很多小说里都会用到。猪八戒毕竟是天蓬元帅转世,那孙悟空是否对这个新加入的成员有什么猜忌呢?不过显然,孙悟空经受住了这个考验。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5)

不过,也有读者认为,这个乌巢禅师,其实就是陆压。陆压是谁?那是封神榜里大名鼎鼎的人物,破十绝阵之一,钉头七箭书咒杀赵公明,被三霄擒住后逃脱,在孔宣五色神光下全身而退,斩仙飞刀先杀余元,再斩丘引,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相传,这陆压是“羿射九日”留下来的最后那只金乌。《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写“太阳星原贞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而在佛教中的确也有将太阳称为乌巢的说法。例如《物初大观禅师语录》有云,“休论凤箭射乌巢,看取虚弓落九包。收放若为迩羿手,控弦傍助亦徒劳。”所以把这位乌巢禅师,说成是羿射九日留下来的最后那只金乌,倒也不是毫无根据。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6)

不过也有人认为,乌巢禅师是来源于历史上的高僧,经由作者根据他们的传说,艺术化创作出来的形象。乌巢禅师是一位居住在鸟巢上的佛教大能。历史上和鸟巢有关的高僧大德有两位,齐梁时期的宝志禅师和唐代的鸟窠和尚。这乌巢禅师正是他们的结合。

乌巢禅师是哪一集出现的(是有人客串还是情节需要)(7)

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作者随手写下的一个人物,故事情节需要罢了,因为取经的队伍刚组成,作为核心的唐僧,一个凡人,没有受过太多的磨难,取经的心也不坚定,还没有遇到过要吃他的妖怪,甚至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妖怪,面对即将到来的凶险,总需要有一些支撑。只不过观音才出来没多久,又让观音来,过于频繁,怕引起审美疲劳而已。

好了,今天的《西游记》,我们就分享到这,本文由风中飞鹤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飞鹤,大家一起交流!

#西游赏析#,#五棵松乌巢披萨#,#陆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