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三大问题(孩子厌学的心理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学习自觉性等有限,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有的学生精神恍惚,产生学习焦虑症,重负下的孩子习惯于被动应付,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差,对学科厌倦。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当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到你这样的学生?” “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 “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对你讲话就是对牛弹琴!”……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自我否定,最终引发厌学症。

孩子厌学的三大问题(孩子厌学的心理的原因分析与对策)(1)

学生本身的因素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增加许多阻力,不断的挫折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

就拿我自己作个例子:初一的时候物理考年级第一,学习劲头十足,到了初三,物理试卷经常一片空白,想到深更半夜也下不了笔,太痛苦了,后来就对物理彻底厌烦了,讨厌上物理课,看到物理试卷就开始焦虑,就是所谓的厌学症。

2,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将学习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不愿学习。

孩子厌学的三大问题(孩子厌学的心理的原因分析与对策)(2)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正

1、老师和家长要默契配合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他的学习策略,鼓励孩子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相信自己。比如,教师家访时,不要总是“告状”,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万不可两面夹攻学生,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绝望了,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2、减轻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上有轻松感,成功感

每当克服了种种困难获得了某种知识时,人的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很棒的,就会产生继续探求的动力。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对学情充分了解,并且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

我是彭华勇老师,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教育与传统文化,专注于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咨询解决!孩子厌学叛逆等问题欢迎关注我,欢迎私信咨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