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照顾一只还没长毛的幼鸟(路边的幼鸟到底该不该救)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路边的幼鸟其实并不需要你救助”。7月22日,一则关于幼鸟救助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遇到幼鸟落单,救还是不救?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在南京六合的一次幼鸟救助的全过程给出了答案。近年来,随着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增强,如何救助、守护大自然的“精灵”们,动物保护志愿者提供了一份来自民间的思路。

教你如何照顾一只还没长毛的幼鸟(路边的幼鸟到底该不该救)(1)

5月的一天晚上,在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镇大陈庄一位农户家的后院,志愿者卞金明躲在不远处,紧盯着眼前被黑暗笼罩的树林,仔细分辨不时传出的声音。他要帮助一只猫头鹰幼鸟找到亲鸟。

教你如何照顾一只还没长毛的幼鸟(路边的幼鸟到底该不该救)(2)

夜深了,小猫头鹰瞪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卞金明担心:亲鸟会不会出现并接走自己的孩子?

每年的五六月,都是幼鸟离巢学飞、长本领的时候。有些幼鸟可能一时贪玩暂离父母的视线,有些可能因为学“艺”不精,飞起又跌落,偶然出现在人们身边。这时,千万不要将它们带回家饲养,因为此时,幼鸟的父母可能就在不远处。人为过度干预,可能会让幼鸟彻底离开父母,又或者因此断送生命。

教你如何照顾一只还没长毛的幼鸟(路边的幼鸟到底该不该救)(3)

掉落在民房上的猫头鹰幼鸟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让幼鸟停留在原地,等待亲鸟。因为亲鸟肯定没有走远。”卞金明说,因为极少遇到这种情况,捡到幼鸟的好心人,往往会把幼鸟带回家饲养,或者送至派出所等,这样,亲鸟寻找幼鸟无果后,会造成幼鸟和亲鸟的永久分离,如此一来,很多幼鸟无法正常成长,从而丢掉性命。

那天晚上,亲鸟迟迟没有现身。无奈,卞金明只能把小猫头鹰转移到农户家的阳台栏杆上后离开。几天后,卞金明告诉记者:“救助人说我们走后不久听到几声较大的叫声,应该是亲鸟和小鸟(猫头鹰)的交流。再出去看,小鸟(猫头鹰)已经飞走了。”他解释,“不管有没有看到亲鸟,只要那里是第一救助地,都大可放心的。亲鸟一定就在附近。”

可以顺利回到亲鸟身边的小猫头鹰是幸运的。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做与保护鸟类有关志愿工作的卞金明认为:“民间保护最大的优势是自主性比较强。在被救助个体最需要的时刻,我们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民间保护的形式相当于专人一对一的康复服务,对于难度非常大的鸟类救助来说可以算是最大的优势了。”但是卞金明也坦言,“日常的科普宣教、普及保护是必须做的,需要持续加强。”

教你如何照顾一只还没长毛的幼鸟(路边的幼鸟到底该不该救)(4)

2019年卞金明记录的画面

卞金明在救助鸟儿的时候,有意无意间,会给女儿讲讲那些关于鸟的故事。他认为最好的护鸟科普就是言传身教。2019年救助猫头鹰幼鸟时,卞金明用图像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瞬间:清晨,他的小女儿站在窗前,凝视着被救助的小猫头鹰。卞金明给这张照片写了一段话:“两个‘雏鸟’阶段的小家伙打了个照面。这应该就是‘自然教育’最初萌芽的模样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编辑: 李爽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