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会变迁多少次(河北省省会的历史变迁)

1949年7月12日,河北省全境解放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冀东、冀中、冀南区党委,组建中共河北省委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也发布命令:决定重新恢复河北省行政区,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撤销原各根据地性质的区划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和华北人民政府命令,7月12日、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省会驻保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河北省会变迁多少次?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河北省会变迁多少次(河北省省会的历史变迁)

河北省会变迁多少次

1949年7月12日,河北省全境解放。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冀东、冀中、冀南区党委,组建中共河北省委。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也发布命令:决定重新恢复河北省行政区,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撤销原各根据地性质的区划。按照中共中央决定和华北人民政府命令,7月12日、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省会驻保定。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考虑到保定工业的缺陷和石家庄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石家庄在解放战争中曾发挥的重要作用,于是1954年 1月 8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请示:河北省自建省以来, 省会就设于保定市,该市虽经几年来的恢复与发展, 但由于建设工业的条件缺乏, 将来也很少可能成为工业城市。而石家庄市, 地处平汉、正太两铁路干线的交点, 工业比较发达, 也将是全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 且为军事要地,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 该市势必成为全省经济文化中心。为了便于领导工业,推动全省建设工作, 特呈请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市。同时提出:省会搬迁,势必要新建房舍,而石家庄系新兴城市,住房缺乏,需要投资进行建设。为了不影响国家预算,资金可从年税收超额留成中解决,并采取逐年建设的方法,到1957年正式建成。1954年中共中央华北局和政务院批准这一请示,同意搬迁。 为做好省会搬迁准备,省委、省政府还成立了省会迁移筹备委员会,开始着手前期工作。根据石家庄城市规划,确定省府建在桥西,并进行了部分的建设工作,如地基勘测、征地及部分的工程建设。后因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央建筑工程部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车站、仓库、市中心聚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的矛盾,于防空不利;铁路贯穿市中心,人声嘈杂,车马拥挤;炼焦厂、化学厂等有害工厂,对卫生影响很大等。于是,确定变更原计划,省府驻地由桥西改为桥东。就是现在的博物馆及其周围的东、西大街,并规划了裕华路为省级办公集中路段。按照规划,在其规划区域,陆续建设了一些建筑物。但是,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为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受当时经济状况的制约, 1955年 8月 ,经省委多次研究,为贯彻中央“厉行全面节约, 反对一切浪费”,集中一切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精神, 决定:河北省省会暂时缓迁石家庄。

随着时间的推移,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天津市改为河北省省直辖市。4月18日,河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根据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决定将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当时,“大跃进”的狂涛席卷中国大地,河北省也不例外。省会搬迁也大打“大跃进”需要的旗号。于是,河北省委就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指出了省会迁往天津的诸般好处:“(河北省)仅依靠中央调拨和我省现有工业,不能解决生产大跃进的需要,有天津这样一个大工业城市作为依托大有好处,1956年春合作化后,没有省级大城市的依靠是很困难的;农业跃进,工业也要跃进,省会搬到天津,工农业可以更好地同时并举”等等。基于以上诸多原因,便成立了搬迁委员会,作出了搬迁的各项安排,把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往天津市。

1966年1月,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鉴于此种情况,同年4月24日河北省委决定又将省会由天津迁至保定。并认为,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面向基层,面向前线,实行精简,改进领导,促进省级机关进一步实现革命化。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面向农村,尽快把粮食生产搞上去,以便执行毛主席“备战、备荒”的方针。通过搬迁,可以使省委、省人委逐步成为亦工亦农的机关,从而扎扎实实地领导好三大革命运动。这次制定的省会搬迁原则是:大分散,小集中,省委的几个部,省人委的几个委(办),省军区搬保定市;部分厅局搬保定市周围各县;部分厅局搬到所属的基层事业单位。搬迁时间从4月份开始。搬迁顺序:省委、省人委、省军区等领导机关先搬,其他单位根据实际陆续搬迁。1966年5月后,省委、省人委及省直各机关等先后搬回保定。

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市后不久,便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1月,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委被省会各路造反派非法夺权,河北省地方政权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减少混乱,形成一个有权威的、全省统一的领导核心,1968年1月16日至28日,北京军区在京召开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会议。会议认为,“石家庄市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头,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议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1968年1月28日,郑维山、李雪峰署名向中央呈报《北京军区关于建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批准成立河北省革委会。同意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至石家庄市。2月3日,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遂成为河北省省会。实际上,省会迁至石家庄还有其客观因素:一是省会刚从天津回迁保定才一年多,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容易继续搬迁;二是到1967年底,保定两派造反组织矛盾激化,冲突四起,社会环境极其混乱,严重影响了作为省会领导全省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作用。 省会迁至石家庄后,到1970年后半年,河北省革委会又有迁回保定的动议。9月29日,毛泽东主席到南方视察路过石家庄,找省革委负责人李雪峰等谈话,问及河北省会设在石家庄好,还是设在保定或天津好?李雪峰出于战备考虑,回答说石家庄离太行山近,太行山很深,认为还是在石家庄好。到1971年1月,当时的省革委会领导人刘子厚等向中共中央请示,认为河北省省会还是搬回保定为好。但这个问题经中央政治局讨论时,周恩来总理批示,河北省省会不要再迁。于是,刘子厚在3月24日的“河北省批陈(陈伯达)整风会议”上传达了河北省省会不再搬迁的决定。从此,河北省省会便一直设在石家庄直到今天。

河北省省会从1968年1月29日由保定迁往石家庄,到1987年,列为对外开放城市。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现在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大都市正在中原大地迅速崛起。

资料来源:

1、《河北省志.政府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2、《河北省志.大事记》,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3、《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大事记》(1949.7-1978.12)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12年12月第一版;

4、《河北省志.共产党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张平均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