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厂提质增效宣传报道(做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通讯员 田真 张立江 东营报道

仅用52天,完成永21储气库选址征地等准备工作。仅用51天,完成3座储油罐、34座采出水罐、18座工艺池的臭氧污染治理工作……2022年度,东辛厂实现危险废物减量12%、绿色物料使用率100%、碳排放量下降11.8%的绿色提升。这是东辛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效率。

历时85天,勘查459个井场、124处油水生产管线、92台设备、7个节能项目,完成178项资料清单。提前7天,报送自评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2022年12月26日东辛采油厂捧回首个“绿色工厂”荣誉。这是东辛采油厂申报“绿色工厂”的效率。

“效率源自责任。”谈到绿色转型建设任务的推进速度,东辛厂厂长卢惠东说,对标集团公司安排部署,油田坚决扛起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新使命。作为油田的老厂、大厂、城中采油厂,东辛必须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承重墙,做好绿色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

采油厂提质增效宣传报道(做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1)

突出思想引领,以高度的责任感落实铺就绿色发展路径

“绿色工厂”的评选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要求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于一体,技术含量高,更需要高度责任心。

“地处城中,上班走绿道,工作在花园。环境上,我们很多井站比偏远井区更能享受到城市建设的红利,责任上,也要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参与到生态建设中。”这段话出自东辛厂2022年6月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记录,集中学习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后,卢惠东一句开场白引领专项研讨,不久后土地环保依法合规排查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全面铺开。

有关绿色理念要集体研学,事关绿色发展要集中研究,相关市政建设要集智共建,东辛始终把落实油田绿色低碳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为绿色油田建设贡献东辛方案。

明细职责锤炼扎实作风。由员工结合岗位初定,单位集合业务修订,部门全链条统筹,东辛厂制定了全员《岗位安全生产(HSE)责任和工作清单》,压实生态环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引领力,落实“三管三必须”和全员HSE岗位职责。

锚定目标形成严格标准。“城中采油、绿色家园”既是东辛形象更是东辛目标,他们坚定目标,落实环保“三同时”,完成18个项目509口油水井、21条管线的环评批复,规范排污许可,申报登记,做到持证依法、绿色低碳。

针对问题制定有力措施。按“分类治理、全面管控”原则,他们从注采、储油、采出水、缓冲等方面分类治理臭氧;推行“日产日清、动态清零”模式,台账化管理保障固废收集、转运、处置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核查,实现“零贮存”“无死角”。

采油厂提质增效宣传报道(做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2)

强化全过程管控,以前瞻的发展理念指引构建绿色生产模式

去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现代能源体系”几个字让这一规划明显区别于以往。

“这体现了更为成熟、科学、务实的能源发展观。‘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正是体系的核心内涵。”卢惠东说,围绕“奉献清洁能源”,东辛厂更加坚定“建设规划有绿色模式,技术应用有绿色标准,生产管理有绿色制度”绿色发展思路,并沿着思路,在油气生产全过程探寻绿色管控升级点、绿色循环突破点,“在低碳甚至零碳模式下推进高效生产”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

他们树立“清洁化多能互补,高效化用能转换,价值化再生循环”理念,探索打造能源投入、利用、回收、再投入利用的开发利用闭合循环模式,推进油气生产的绿色低碳循环。

围绕建强能源投入圈,逐步打造气水电热剂 光电、风电、光热、余热等新能源“多能互补”的绿色低碳供能模式,推动“向上建”屋顶光伏,“地面建”围栏光伏、分布光伏,“向下建”井筒余热换热站,“源头建”新能源一体化井场的绿色发展模式,推进空气、余热再利用,多元绿色供能,仅去年就新建光伏6.7兆瓦。

聚焦绿化能源利用圈,精细油藏、生产、集输、注水四大系统的每项规划、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形成高效用能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创新精准的靶向补能模式,精准用水,对8条用电线路实行“一增一降”柔性用能机制,精益减碳,创新“地下井工厂”开发模式,实现断块组团创效、土地集约增效,保障油气生产的过程绿。

立足打造无废回收圈,变“从业务看问题”到“从价值看问题”,重新审视低效井、废弃井、余热、CO2等“废弃物”,通过变废为宝、价值转换,建设地下储气库,推进“CCUS ”技术延伸,让“废弃物”回归能源投入圈,探索形成绿色闭环。

采油厂提质增效宣传报道(做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3)

深化科技创新,以明确的导向性持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

“每天至少可以回收60立方米套管气,太见效了。”让东辛厂营一管理区注采一站站员工赞不绝口的,是东辛厂基层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全国劳动模范代旭升研制的“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使用见效后,东辛厂围绕废气不上天的蓝天目标,按排放量形成回收技术系列,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主要针对微排放回收。

在东辛,基层职工围绕绿色生产想办法搞创新并非个例,“强化需求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明确目标导向”的创新标准已成全员共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关键环节。东辛采油厂以新理念新技术引领绿色新发展,在勘探开发上,形成配产配注、注采耦合、分采分注、采出物再利用绿色开发技术序列,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在生态保护上,开展生物酶解堵、非酸解堵等绿色环保解堵体系研究,实现残酸返排减量化,减少生态环境隐患;在城市融入上,推进就地分水、就地处理、就地回注“三就地”,以区域内“小循环”替代系统内的“大循环”,降低环保风险。

“更加突出全链条价值引领,更加突出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融合发展,更加突出地质、注水、集输、基建工程四大系统管理提升。”谈及“绿色工厂”的深入推进,卢惠东说,绿色转型发展要着眼油气生产全产业链,更加注重智慧储能、光热储能、一体化配电等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产业化融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