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4-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2)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发展

十一世纪后经济复苏城市兴起,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世纪后期的繁荣更是迅速造就了环地中海的一些富裕贸易城市。同时新兴贵族对于人文艺术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这种相对富裕和活跃的气氛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时代文化的大发展,也促使了当时社会中真正的出现了建筑师这个行业。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3)

受到文艺复兴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建筑上也形成了新的风格,在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发展,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4)

建筑师们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将这些都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一方面采用古典形式另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在古典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如立面分层,叠柱的应用等方式。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5)

十五世纪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十八世纪末,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6)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建筑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又名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世界第五大教堂,同时也是佛罗伦萨的主教堂,出自佛罗伦萨的建筑师先驱者布鲁内莱斯基之手。大教堂是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是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象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标志性建筑。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7)

教堂建筑群位于主教堂广场,由大教堂、圣乔万尼洗礼堂和乔托钟楼构成。教堂及钟楼外立面以色调深浅不同的白、粉、绿色的托斯卡纳大理石砖贴面,色彩斑斓而和谐,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8)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出名的是那神乎其技的大穹顶,教堂高91米,巨大的穹顶直径45米,人们可以登464级台阶可以到达穹顶,从这里眺望佛罗伦萨的街景。穹顶内部没有任何支撑设计,而是通过拱顶内壁砖块以鱼骨般的人字形结构螺旋式的互相搭叠而成,形成自我支撑,这精妙的设计方式令人惊叹。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9)

佛罗伦萨育婴院

同样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先驱者布鲁内莱斯基建造,佛罗伦萨育婴院是欧洲第一座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育婴院,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令人感到舒畅无比的宽阔广场和底层漂亮的长廊,其8米高的拱券让人一见难忘,没有使用大理石镶嵌作为装饰,建筑物高贵而素净,是早期文艺复兴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0)

育婴院建筑规模不大,但立面构图丰富,比例匀称。一系列连续的半圆形拱券架在柱廊上,完全摒弃了中世纪尖拱券廊的风格。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逐间用穹顶覆盖,下面以帆拱承接。拱廊上部由几层简洁的线脚过渡到二层,浅黄色墙面开着矩形窗,与一层的拱廊形成虚实对比。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1)

圣洛伦佐图书馆

圣洛伦佐图书馆位于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二层的回廊上,由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设计建造。图书馆由来自美第奇家族的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投资兴建于1519年到1534年,用于存放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代文献资料,藏书中有一万零五百件手稿,其中七百件的年代早于11世纪,有些是世上珍贵的古籍抄本。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2)

图书馆由门厅和阅读室组成,门厅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空间,长为19.3米,宽为20.3米,高为14.6米。米开朗基罗的设计风格是在完全掌握了经典理论之后创造的新经典,不去讲究平衡,而是利用透视突出了上下两部分的不对称,从而有了一种阶梯通向隧道的感觉,后世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借鉴了这种设计方式。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3)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梵蒂冈大殿,始建于公元1506年,最终于1626年建设完成,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同时也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重要仪式。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4)

圣彼得大教堂整体呈现长方形,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室内面积1.5万平方米,大教堂穹顶直径42米,呈现出一个希腊十字架的结构,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大圆顶上的十字架尖端距地面约138米,是罗马城的最高点。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5)

圣彼得大教堂先后由数名意大利当时最优秀的大师主持设计施工,包括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等。圣彼得大教堂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因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也被视为一座伟大的艺术殿堂。教堂的建筑、绘画、雕刻、藏品,都称得上是艺术珍品,凝聚了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巨匠的心血。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6)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7)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8)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19)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20)

文艺复兴建筑艺术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21)

ps:图片来自网络

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