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自带规则是什么(觉得抽象一次搞懂)

常常听到专业音乐工作者说调整 EQ,那到底 EQ 是甚么呢?看似陌生的名词但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跟 EQ 离不开关系,像是当我们在用手机播放音乐,或是家里有比较高级的音响的朋友,可能都会搭载 EQ 的按钮让你手动调整。

甚么是 EQ ?

EQ 是英文名词 Equalizer 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均衡器或是均衡器,功用为调整频段的增益值,而增益值也可以想象成音量大小,所以简单来说,EQ 就是调节频率的放大或衰减。

甚么是频率?

而调整 EQ 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了解声音的高低频,所谓 "频率" 直观的说明就是 "声音的高低",我们都知道女性的声音的高频含量比较多,男性的低频含量比较多,而人的听觉能够感觉到声音频率的范围为 20 到 20,000 Hz;而不同的频率高低会带给人听觉上不同的感受,多一点的高频会让人觉得音色的明亮,多一点的低频会让人感受到浑厚、饱满。

eq自带规则是什么(觉得抽象一次搞懂)(1)

EQ 的功用

由于频率会对音色产生极大影响,所以当我们透过 Audition 或是其他混音软件调整 EQ 时,就能依自身需求去选择在特定频率上做调节,进而影响歌曲的情绪、张力,或是乐器之间的平衡、配合,让整首歌曲呈现完美的和谐。

调整 EQ 的技巧

说实在,调整 EQ 真的是非常艰涩的一个领域,因为没有一个既定的规则,我个人认为要调出完美的 EQ 至少需要好几年的功力才能达到,而且一般初学者也很容易调着调着就迷失了 XD 因为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动了哪些参数,感觉好像比较好听就 OK 了(笑)。

所以到底初次接触 EQ 可以从哪些方向调整起、以及须注意哪些技巧呢?以下几点跟你分享:

1. 避免过度调整

有时候当我们发现录制的原始人声听起来糊糊的,会想要在高频处像是 3000 到 5000 Hz 去做增益,调整完之后确实明显发现声音往前跳了出来,但仔细一听发现声音的饱满感也因此消失,所以这时候我们又往下调整,把低频调高,结果发现声音变得很嗡嗡感,这时发现原始的音色已经被破坏掉了。

所以,除非音频的状况真的很极端,否则建议避免太大幅度的调整,建议每次提升或调降都以 3到 5 个分贝为范围,从细微的调整去感受音色的变化,才会避免放大很多部必要出现的杂音。

2. 结合其他轨道进行调整

当我们在进行 EQ 调整时,建议要搭配其他乐器或人声一起调节,不要只单独听一个声音,毕竟我们是希望整首乐曲达到平衡,而不是只有完美的吉他、或是爵士鼓的音色。

3. 先调整 EQ 再加入混响

因为我们需要非常原始的声音才能判断哪部分频率好听、哪部分需要被消除,所以如果在 EQ 阶段你已经先加了混响,我建议可以先拿掉,或是调低,避免影响你进行 EQ 的调整。

4. 去除太多的低音和超低音

你可以使用"低切"去除太多的超低音,因为这些不必要存在的频率只会占用你的 Headroom。

5. 避免不必要的调整

有时候我们会参考很多网络上的懒人包,它会教你针对鼓类乐器要怎么调,针对电吉他要怎么调,甚至告诉你一个确切的数字像是加上 15 dB的高频可以让你的音色更好听,可我想表达的是,千万不要依样画葫芦地去做!因为每个音频录制当下的状况不尽相同,适用于它的不一定就适合你,所以即使调整 EQ 的过程相当地耗时且痛苦,但相信我,比起参照别人的技巧,不如自己慢慢地微调把声音调整到最好的状态,魔鬼出在细节里这句话肯定不会错的~

好啦,这篇文章就先聊到这,以上这几点以及观念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希望让你对 EQ 不再那么闻之色变,透过练习调整 EQ 的过程,去锻炼自己的听力,假以时日你也能做出更好听的音乐!

eq自带规则是什么(觉得抽象一次搞懂)(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