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何炳林院士纪念馆(他建议为特区建设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早期来深建设者立碑)
来源:读特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深圳经济特区草创之际,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林博文被分配到深圳工作,参与和见证了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近期,已经退休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原骨科主任林博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所经历的“留医部故事”。谈及那些早期付出青春和牺牲生命的来深建设者,他认为深圳市应该为他们立碑,以纪念他们当年的付出。
2006年,林博文在科室。
承担来深建设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深圳只有人民医院这一家综合医院,承担了全市来深建设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甚至临近深圳的东莞凤岗民众也过来求医。”林博文介绍说,其是广东汕头潮阳人,1958年出生,1978年考上中山医学院,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深圳市人民医院。
在林博文的印象中,他刚到深圳经济特区工作那几年,特区正处于第一波飞速发展阶段,“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尘土飞扬,那时候属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初期,可以说生产安全意识很薄弱,安全防护很不到位,建筑工地上受工伤的人员很多,主要是颅脑创伤和骨折创伤,所以我们骨关节外科每天都要参与救治这些病人”。
随后,深圳又大量办起“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来打工。林博文回忆说,当时这些工厂对“打工仔”“打工妹”的安全防护也非常差,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几乎每天都有受伤的工人被送过来救治。他们都是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小伙子、小姑娘,年纪小的甚至才十四五岁,让人看了很心酸”。
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离医院不远处有一家加工皮带、袋子的外资工厂,经常有工人手指受工伤送来救治。“那些工人都很年轻,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们每天都要上班十几个小时,不加班工资就很低,所以天天都加班。工厂用来生产加工的机器又很危险,基本没有什么防护装置。因此,工人一犯困,手指就容易被机器刺中或压坏。”他痛惜地说:“那些被机器刺穿手指的工人已经算‘走运’的了,有些工人是三四个手指被压烂,送来后只能切除掉。都是十多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我们真的觉得很可惜和痛心。”
林博文认为,深圳经济特区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这些早期来深建设者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他建议深圳市政府建一个纪念碑,用来纪念当初为建设特区付出青春和牺牲生命的早期建设者们。他表示:“我认为,不能把他们遗忘了!特区光鲜的外表背后,有他们付出的血汗,他们是特区的‘拓荒牛’。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特区的今天。”
负责救治转运过来的“汶川地震”伤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及其周边发生一场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全国人民的关心。5月下旬,为使大量伤情较为稳定的重症伤员得到更为充分的治疗,卫生部、四川省和有关省(区、市)制定了伤员转运治疗方案,计划到5月底向20个省(区、市)转送伤员。其中,根据上级安排,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深圳市中医院这4家三甲医院被定为深圳市的定点收治伤员医院。
5月22日凌晨,来自灾区的首批60名伤员抵达深圳机场。伤员中,17人送到市人民医院,15人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11人送到北大深圳医院,17人送到市中医院。这些伤员大部分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人,全部由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转送来,多半为骨伤伤员。随后,深圳又陆续接收了几批来自灾区的伤员。
“当时,我们医院骨科是深圳市接收汶川地震伤员最多和伤情最重的科室,最后的治疗效果都很好。”林博文告诉记者:“人民医院总共接收了40多名汶川地震伤员,全部集中在骨科,由我总负责。因为我当时是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在创伤骨科和关节骨科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市卫生局指名由我总负责。”
“当时,为了努力给伤员们营造一个‘家’的温馨环境,我们在各个细节上都考虑周到。我们医院在骨外科专门腾出了60个床位的病房,都是全新的床单和被褥,甚至连病服也是全新的,每个床头都摆放着一束鲜花和一些生活用品。为了让病人及其家属吃得好,医院还特意请了3个四川厨师专门负责膳食。”林博文回忆说,当时全院全科室都进行了总动员,要求一定要圆满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
其中,有一位年仅十来岁的女伤员令林博文印象深刻,“她叫李露,是一名初二的的学生,伤势严重,右上肢和右下肢都做了截肢手术,术后伤口出现残端血肿,是深圳接收的伤员中最重的一个”。5月30日晚,李露随第三批伤员一起飞抵深圳,并因为伤势严重而被送到综合医疗实力最强的深圳市人民医院。
林博文告诉记者,李露送到医院时,瘦弱的脸庞上眼睛里充满恐惧,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截肢和离断的创面出现了严重感染,多器官衰竭,还出现高烧寒战、高热。随后,医院组织了三次专家会诊,为李露精心准备了医疗方案,并组织医护骨干对她进行治疗和护理。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精心的治疗、护理,使女孩的病情渐渐好转了起来。2008年8月4日,在医护人员的依依不舍中,已经出院的李露乘坐飞机返乡,“第二年,她还回深圳看望我们了“。
林博文近照。
特区成立后医院经历了两次大发展阶段
自1983年分配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林博文一直在此工作至2018年退休。随后,他又被人民医院骨科返聘为顾问。30多年来,他见证和参与了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他认为,自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人民医院经历过两次快速发展阶段,分别是:1983年-1984年和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这两次大发展、大建设,深圳市人民医院完成了从原来县级医院向更高水平医院的转变。”他强调说。
林博文回忆说,单是1983年年初和年中,深圳市人民医院就接收了两波大学应届毕业生,“1977级和1978级的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都在这年进行毕业分配”。在他的记忆中,其刚分配过来时,人民医院才400人左右,到1984年底的时候,一两年时间招聘了大批医生和护士,人民医院总人数变为800多人,增加了约一倍。
“从1983年开始,深圳市政府除了大量接收大学毕业生之外,还主动出击,到上海、武汉等地招聘各种人才。”他回忆说:“其中,也为人民医院引进了很多专家级人才,例如黄富成、王琰、陈灼怀等人,这为人民医院此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医院的另一次大发展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是‘引进来’,从武汉、广州、天津等地引入了一批医学博士和专家,另一方面是‘送出去’,把医院的人才送到德国、韩国等先进国家学习。”林博文认为,这次大发展阶段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奠定了人民医院此后二十多年的发展基础,影响持续至今:“这些‘引进来’和‘送出去’的人才,成为人民医院此后二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基本上都先后担任科室主任、副主任,有些人甚至还成长为医院领导。”
在他看来,近年来,随着“三名工程”的实施和国家级高水平医院的建设,深圳市人民医院又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的医学人才,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阶段。
必须面向国际才能与城市发展同步
“特区建立40年以来,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很快,而在医疗卫生方面,尽管也在快速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滞后,跟不上整个城市的发展步伐,仍要继续努力。”林博文认为,深圳的医疗卫生必须与城市的整体发展同步才行,这样才符合社会各界的期待和要求。
在他看来,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医疗卫生不能仅是满足于服务本市,也要国际化,要具有国际视野。而人民医院作为深圳医疗届的代表,就需要立足深圳,面向世界,这样医院的发展才能和城市的发展相匹配。
“一座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不能单看金融和科技是否国际化,文化、教育和医疗也要国际化,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国际化城市。”林博文分析说:“要做到这点,医院的负责人非常关键。他必须具有非常开拓的视野和面向世界的思维,这样才能带领医院前进,真正融入到世界中去。”
(晶报供稿)
编辑:陈章伟
(作者:读特记者 罗俊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