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十年征程显韧劲)
嘉元科技白渡生产基地一期1.5万吨、二期1.6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全面投产。梅县区融媒中心供图
封关运行半年以来,梅州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超5亿元。图为车辆通过综保区外卡口进入区内。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盈华电子高端铜箔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动工,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端铜箔项目明年下半年逐步投产,铜箔产业逆势突围;
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梅州综合保税区从无到有,封关运行半年进出口总值超5亿元;
2020年梅州营商环境居粤东粤西粤北首位,2021年持续保持前列……
从项目到平台再到营商环境,一系列争先进位的亮眼数据,并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增加,更是梅州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突围奋进的历史见证。
“十四五”开局以来,梅州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推动项目提速、平台提质、改革提效,朝着振兴实体的目标爬坡过坎、坚实向前。
●南方日报记者 黄韬炜
提旧育新
协同发力强链补链延链
“今年第二季度,我们签下了吉利汽车导航主机的单子,前期订单20万台,目前正在全力赶制。”走进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前装SMT车间,所见皆是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公司行政经理徐陶介绍,该公司正全力推进位于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汽车音响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上半年投产,打造汽车音响行业标杆企业。
围绕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十年来,梅州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技改项目有序推进。
数据显示,梅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45.9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08.0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65家。2021年,梅州规上工业增加值271.22亿元,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229.7亿元。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绝不能仅依靠单一产业的发展。坚持提旧、育新两手抓,在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改造提升的同时,梅州着力推动铜箔等特色产业“强筋壮骨”,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相得益彰,为高质量发展续航。
2022年,广东首批3家科创板企业之一、梅州首家科创板企业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发展“黄金期”:白渡生产基地一期1.5万吨、二期1.6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全面投产;总投资81.28亿元的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动工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逐步投产;梅州坑工业园区5万吨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正有序推进建设……
上述总投资160多亿元的项目全面投产后,仅嘉元科技一家企业,铜箔年产能便可达20万吨,产值可达200亿元以上。“全力以赴上项目、增产能、抢市场,向成为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企业迈进。”该公司董事长廖平元说。
放眼整个梅州,铜箔产业版图正加速扩大。以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产业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抓手,梅州着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动工建设、投产运营。
9月28日,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铜箔项目一期投产、二期动工。“项目全线投产后,预计可年产4万吨高端铜箔,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建立从高端铜箔、高端覆铜板到高端电路板的完整产业链。”望着挥舞着铁臂的挖掘机,该公司董事长李剑明信心满满。
传统产业发力,新兴产业布局。未来,梅州还将推进稀土精深加工,打造稀土应用产品特色产业园,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培育互联网、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促有向优
建好平台强化发展支撑
“我们把企业整体搬迁到梅州综保区,在梅州和周边辐射地区增设线下门市,建设酒文化酒店和酒庄,做大做强‘酒名片’……”望着高速运转的灌装生产线和厂房外繁忙的园区,广东希佰尼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纯超畅谈企业的发展蓝图,也对企业在梅州的发展充满信心,“开拓国内新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在筹划产品出口东南亚的事宜。”
2015年5月,梅州市政府向省政府请示设立梅州综保区;
2020年6月28日,梅州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
2021年12月2日,梅州综保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2022年3月28日,梅州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
从无到有,广东省首个内陆型综保区、粤北生态发展区首个综保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将成为梅州经济发展主战场之一,承载着苏区梅州振兴的发展潜力和希望。
从有向优,封关运行半年以来,梅州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超5亿元,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初显,正迸发出无限的活力。
综保区内,发展正酣;综保区外,协同发展。
“去年开工建设以来,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几乎没有休假,大部分施工人员已经连续奋战数月。”中铁十局松棚铁路物流基地项目书记曹王华说,当前项目部正全力抢抓工期,推进梅州国际无水港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内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可以预见,未来在区港联动、海铁联运的“加持”下,梅州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机。
振兴发展,关键在产业,重点在项目,核心在平台。梅州深知,只有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基础,才能形成对资本的集聚力、项目的吸引力、产业的承载力。
近年来,在广州对口帮扶下,全市10个省级园区聚焦产业园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生产要素,着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招商引资,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发展。
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比2016年末增加66家;上市公司从8家增至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从7家增至20家,数量均居粤东粤西粤北第二;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3.5%和16.6%……上扬的曲线,见证梅州建好高质量发展平台的坚定步伐。
立足促有向优,梅州直面园区规模小、效益不高、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着力实施园区提质增效行动,大抓基础配套建设、大抓园区亩均效益、大抓招商引资、大抓服务保障,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梅州工业振兴发展主战场。
去繁就简
改革提效优化营商环境
总投资40亿元、集中动工的3个项目,从摘地到落地建设,需要多少时间?
梅州给出的答案是20天——7月20日摘地,8月10日动工建设。
“这主要得益于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的推动,并联审批实现了少跑腿、快速办。”梅江区东升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捷电子、鸿泰电路、鸿宇公司3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2亿元、税收2.05亿元。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多年来,梅州持续加强项目储备、洽谈、评估、签约、审批、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推进“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真实、最客观的反映来自企业。
“在嘉元时代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梅州速度’,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嘉元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享受“拿地即开工”服务外,政府部门还在固定资产投资、场地平整等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仅过去一年企业就获得各项奖补资金1749万元。
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壮大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建设是绕不过的坎。聚焦去繁就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便民服务,梅州始终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发力,成绩可圈可点:
2020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中,梅州居粤东粤西粤北首位;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总指数位列全国292个城市第43位,居进步最快城市榜首。
2021年,梅州营商环境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继续保持前列水平。
2022年,在广东省市、县(区)标杆政务服务中心评估中,梅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获评“2022年度全省市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五华县政务服务中心获“2022年全省县(区)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称号。
“营”在路上,“商”向优聚。
完成改革任务500多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市场主体增至31.5万多户,比2016年增长54.4%;2021年引进合同项目127个,计划投资额582.03亿元……一组数据足以窥见,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才、资金、项目、产业落户梅州。
奋力推动实体振兴,梅州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找准“用户需求”、坚持“用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凝聚起高质量发展最大向心力。
发展亮点
揭榜挂帅聚合力 联动共享促招商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招商引资能带来外来资本、新观念和新技术,是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于现阶段的梅州来说,招商引资是拉动梅州经济增长最直接、最管用、最有效的途径。
两个月前,梅州通过揭榜挂帅,在全市范围内选拔41名优秀干部,组建全市招商工作专班和驻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珠海等6支市级驻外招商队,肩负起“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使命走出围龙,重点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厦漳泉、珠三角开展招商。
此次行动力度之大,为梅州近几年来所罕见,更是梅州招商引资工作的一次创新突破。“突破部门壁垒、地域壁垒,真正实现全市‘一盘棋’抓推动、‘一张网’抓落实、‘一股绳’抓实效。”梅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李洪涛说。
何谓“一盘棋”“一张网”“一股绳”?不仅体现在队伍组建范围上,更体现在联动共享机制之中。
李洪涛介绍,除了6支市级驻外招商队,目前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蕉岭县、梅州高新区已组建起22支招商队,梅州已初步建立起市、县(市、区)招商队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项目的研判进行梅州市域内的跨县(市、区)流动,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在招商引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表扬、嘉奖或记功”“对表现突出并且一贯优秀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值得注意的是,梅州舞好激励机制指挥棒,进一步释放出“能者上、优者奖”的强烈信号。
与招商队相配套的,是梅州市先后制定完善的“1 1 X”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第一个“1”是指《关于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招商重点、体制机制及要素保障;第二个“1”是《梅州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其中招商引资政策是重中之重;“X”则代表围绕《意见》和《措施》,制定完善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其中,《措施》共设置制造业项目奖、物流业项目奖、外资项目奖、总部经济项目奖、数字经济奖、综保区项目奖、一事一议等7个奖项,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扶持。此外,《措施》还明确提出,至2025年,市县两级计划筹集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记者观察
以实干之姿谋发展之实
非凡十年,非凡巨变。
回望梅州十年发展之路,一个“实”字贯穿始终。
这个“实”是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过去十年,梅州咬定目标、实干苦干、久久为功,举全市之力,优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强化发展平台“硬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以实干之姿夯实发展之基。
这个“实”是狠抓实体的积极探索。过去十年,梅州敢于涉险滩、过深水区,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而行,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敢于顺势谋篇布局,力促铜箔等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发展之效书写苏区振兴之变。
话往昔催人奋进,展未来任重道远。
迈向新征程,实体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不够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投资规模较小、要素支撑不足等仍是梅州通往实体振兴之路的一道道坎,需要梅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采取有效措施迎难而上、闯关迈坎,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更高水平发展。
一要抓实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烟草、电力、电子信息、绿色建材、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力促做大做强;要抢抓机遇,加快培育互联网、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要抓实工业平台建设。坚持企业入园、产业集聚,组建专班提升广梅园、综保区、经开区、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管理水平,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抓实项目要素保障。梅州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盘活项目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做大总量,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地用林、能耗、环境容量、资金等要素资源,向“打粮食”的项目倾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