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歌曲,羌笛何须怨杨柳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写了两首《凉州词》,其中一首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所说的“羌笛”是一种什么乐器?它的声音为什么会如怨如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歌曲,羌笛何须怨杨柳(1)

要谈羌笛,先要谈羌族的发展。我们知道,现在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但王之涣所指的“羌”绝不是现在四川的羌族。其实,现在的羌族源自“古羌”。“古羌”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西部游牧部落的泛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才进行了远距离的迁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歌曲,羌笛何须怨杨柳(2)

所以,唐代王之涣所写的“羌笛”应是西北玉门关以外的西北游牧民族的乐器,即古羌人所吹奏的乐器。那么为什么会怨呢?一是该乐器本身音色决定的,羌笛是竖吹乐器,由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在西北那荒无人烟的沙漠之地,这声音飘荡在广袤的沙漠上空,显得苍凉,自有一种悲凉之感。二是王之涣写此诗时,正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环境背景之下,此时皇帝的关怀还达不到这里(“春风”暗指皇帝),戍边将士的处境令人堪忧啊,在这种情况下,听到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悠怨的情绪。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歌曲,羌笛何须怨杨柳(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